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与心理学之间有密切联系。充分运用好心理学,就能使广告取得成功,起到促销作用。 “引起注意”。这是广告中普遍应用的心理学原理。 注意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不随意的注意和随意的注意两大类。不随意的注意就是一个人的某种或某些有关的心理活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特殊条件,自然而然地对某种事物的指向。  相似文献   

2.
庾为 《江苏商论》2007,(11):103-104
"科学的广告术是依据心理学法则的",广告欲达成最佳效果,必须走进消费者的心灵之门,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广告活动,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产生适切的联想,刺激其购买欲望并最终促成购买行为。本文从注意、记忆、联想等心理活动过程入手,探讨广告创作中的心理学法则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这样阐释:"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可见注意在人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演唱或发声训练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注意贯穿着全部的学习心理过程。例如:听钢琴伴奏、音准、速度、节奏、歌词、  相似文献   

4.
冯涛 《商场现代化》2007,(16):189-190
广告是一种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其目的或是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或是打开目标市场;或是战胜竞争对手;或是促销盈利;或是传播一种思想和理念……能否实现这些目标,取决于广告创意是否符合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是否定位正确、立意新颖;是否便于广告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快速传递。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则广告只有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想消费者之所想,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先得征服消费者;欲要征服消费者,必先征服消费者的心。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怎样使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为消费行为呢?在商品所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以及商品品牌相差无几时,究竟是什么令广告“说服”了顾客?本文试图通过顾客心理特征及其范例的分析,阐述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机制及原理。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企业或广告公司都想利用"注意热点"发布广告,希望产生预期的轰动效应。何谓"热点广告"呢?当绝大多数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和关心的时候,借此机会所发布的广告,就是"热点广告"。利用注意热点发布广告,具有受众多、传播面广、注意集中、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等优点。正确巧妙地使用"注意热点"发布广告,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可谓大矣,然而  相似文献   

7.
<正> 消费过程,实际上是个心理过程。要成功地传递广告信息,首先必须使广告内容能刺激消费者的视觉,这就是所谓的"攻眼"。而引起注意只是广告成功的手段,完成"攻眼"及"攻心"的过程才能打动消费者。广告又是一门说服艺术,在了解消费者购买动机形成的心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广告说服——"攻心"。一、攻眼——引起受众注意如何使消费者注意广告?捉住其"眼睛"和"耳朵"是广告的第一步。引起注意是广告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广告界有这样一句话:能让人们注意你的广告,你推销商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美国广告大师威廉&#183;伯恩巴克也曾说过:"你没有吸引力使人来看你的广告,那么不管你在广告中说了些什么,你都是在浪费金钱。”这些话表明,广告必须要能引人注意,无论何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注意与企业营销策略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非  刘东明 《商业研究》2005,(16):11-15
消费者行为包括消费者的注意、理解、记忆、判断和选择。消费者注意是消费者行为的起点。消费者在对产品了解并最终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必须去注意产品信息。企业广告是消费者注意并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企业广告的策略,就是企业广告采用什么样的信息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便产生最佳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告促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普 《商业研究》1999,(9):131-133
促销组合策略是市场营销中最丰富多彩的策略,它包括广告促销、营业推广、个人推销和公共关系四个部分,其中尤其应该注意广告促销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广告业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品的需求了。如今,电视屏幕上、报纸杂志上到处都是广告宣传,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其实广告是很不被人们喜欢的一种形式,所以要想办法创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大家愿意看,广告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传统的广告模式太过于呆板,没有趣味性,很少人喜欢看。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很多广告商开始进行创新,更多的把网络流行语融入到广告中去,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因为网络流行语是比较喜闻乐见的,而且亲民、有趣、诙谐幽默,并且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因此得到观众的青睐。网络流行语在广告中的应用使得广告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注意,更好的达到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说,“巧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这话虽夸张,但幽默广告确实能更多地吸引受众注意,让人在心情轻松的情况下对产品有正面认知,并保持印象深刻,增强广告效果。基于此,幽默广告大行其道,很多医药和保健品选择这种模式,力求让娱乐精神赋予产品生命力,实现品牌的人性化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广告的飞速发展,广告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之一.广告的综合作用是通过广告效果来表现的,广告效果是衡量广告质量及成败的重要标尺,也是广告主实施广告策略的重要依据.本文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广告战略提升提供较有效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广告实践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问题,即应该注意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事实性感觉、注意提高消费者对广告的情感性感觉、注意其广告投放策略、注意广告主自身背景性要素的假设、注意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事实性判断、注意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情感性判断.  相似文献   

14.
浅论电影中的隐性广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传统的广告日益受到轻视,而一种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广告形式——隐性广告正逐步发展壮大。文章对电影中隐性广告的优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影中隐性广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廖哲 《广告导报》2007,(9):117-117
投放广告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增加品牌曝光度。诚然。一个创意无限的广告片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但是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的广告还不能够达到让人过目难忘的效果。这时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更加新颖的电视广告发布形式.让一个普通广告的实效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深圳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二月的一个晚上,八点左右,电视上出现了这样一则广告:大西北的无人公路上,一小伙子想搭顺风车,远远地开来了一辆车停了下来,里面至少5个人。他连忙问道:“知道马师傅吗?”全车人一脸茫然,考量许久,仍是迷糊状,脑子全是问号:谁是马师傅?没有一个人回答。随即车开走了,拒载了这个小伙子。然后一块大牌举起——“谁是马师傅?”  相似文献   

17.
我很讨厌看广告。譬如说电视广告。看它们是创作人的天职,也是天谴。十个电视广告中,过半不忍卒睹;两三个可看可不看;一两个值得一看;非看不可的百中难一。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为自己,为公益,大家都应该把广告做好。李奥贝纳叫人伸手摘星,认为至木济也不会两手泥巴。我等平凡人也,目标不用定得太高,想抓树上好几只鸟儿便是几只鸟儿,量力而为便人人可为。话说回来,在什么情况下不用做好广告呢?四大注意1.庞大预算  相似文献   

18.
<正> 世界上出现灯箱广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灯箱广告,只能贴上一些简单的文字。1994年即时贴刻字机的出现为广告灯箱增添了抽象的简单图形,1995年大型喷绘机的问世可称之为灯箱广告的一场革命,从此彩色图像广告迈进了招牌灯箱广告的主流,户外广告从此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然而,在一年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今天,人们陷人了广告的汪洋中,无论你的广告牌设计得多么漂亮,都很难再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包括灯箱广告在内的所有户外广告画面一律是平面效果。万人一张脸,平淡无奇的广告使无数的产品埋入广告的沙漠中。如此,广告对品牌的塑造力越来越小。立体艺术图像灯箱广告的横空出世,是在广告汪洋中倏然突起的一块神奇的陆地,是死寂的沙漠中闪出的一片  相似文献   

19.
刘宏  宋晓添 《商场现代化》2005,(25):163-164
目前,传统的广告日益受到轻视,而一种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广告形式--隐性广告正逐步发展壮大.文章对电影中隐性广告的优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影中隐性广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4)
在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占次要地位(从属地位)。广告是要通过诱人的广告意境(语言),活跃渲染广告营造的氛围,协调各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效果,利用语言的独特表现力迅速引导观众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使广告信息具有强烈的心理冲击强力,强化对观众德诱买力合深刻的印象,刺激观众购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