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6,(4):25-25,27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的诱惑之大,对整车企业如此,对零部件企业亦是如此。因此除了整车企业以外,跨国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攻城掠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德尔福公司1999年5月从通用汽车分离,主要产品为动力和驱动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系统,电子和移动通讯系统。德尔福于1994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目前拥有独资企业5家,合资企业多家,其中包括有与长江仪表厂合资的德科电子仪表、与上海汽…  相似文献   

2.
1月28日,美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宣布,已与总部位于英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科技达成最终交易协议,将以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8.9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德尔福科技。德尔福股东将以1:0.4534的比例获得博格华纳股票,而这比消息公布前一天德尔福收盘价溢价77%。收购完成后,原博格华纳股东占合并后集团股权的84%,德尔福科技则占16%。  相似文献   

3.
王东升 《汽车观察》2008,(1):100-102
德尔福派克上海A5工厂将其在华精义——"一种意识·两种战略"在中国进行了精准的本土化复制。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福派克中国)旗下的长春工厂以生产线束为主,这个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线束制造厂2006年营业额近10亿,2007年11月其规模扩大一倍搬迁到新厂区。像长春这样的工厂,德尔福派克中国旗下目前有8个,  相似文献   

4.
最佳时刻     
杨江 《汽车观察》2010,(12):97-99
【最佳时刻】 德尔福布局战线 全球十大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正加入到这一群体。11月9日第25届全球电动车大会更成为德尔福展示的舞台,在这次大会上德尔福向业界和媒体展示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全系列产品,也向中国展示德尔福在开发与可替代能源汽车相关的零配件技术方面20年的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5.
一辆显示德尔福7大汽车系统的透明车,数十种德尔福本地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及系统,在’99上海国际汽车展b亮相。作为世界最多元化的汽车零部件和系统供应商,德尔福此次精。乙布展,旨在展示其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并表明为中外汽车厂商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与系统的能力。该车以国际汽车模型为设计基础,用丙烯材料制成,由不同的颜色生动直观地介绍了德尔福零部件和系统在一辆汽车内的组装和构成,显示了德尔福电气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转向系统、底盘系统、热系统、内饰系统以及电子系统在汽车b的应用。与此同时,德尔福…  相似文献   

6.
印度公司的介入令中国万向集团收购美国德尔福的企图充满变数。去年,年近60岁的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放出豪言:“德尔福身处困境中,隐藏着我们的机会!”不久后, 便传出了万向欲收购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德尔福(Delphi Corp.)资产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摩配》2007,(10):36-36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让全球的汽车业零部件巨头都将淘金的目标瞄准中国。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目前在京落下帷幕.来自美国、德国等8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家专业客商到会采购。而大众、通用、丰田等世界8大汽车整车企业.以及博世、德尔福等43k:汽车零部件集团悉数到场。  相似文献   

8.
汽车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最近成 了市场人士打赌的对象。随着通 用汽车的股价不断下跌,人们纷纷议论 通用汽车在12个月内会不会破产? 可是,这家汽车巨头在今年《财富》 500强排行榜上的位置是第5名。如果连 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都不知道自己未来 12个月的命运,那么市场中就没有什么 不可能发生了。前不久,当由通用汽车分 拆出来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宣布破 产保护后,越来越多的人对通用汽车的 命运感到悲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整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从区域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中国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政府国产化要求和企业降低成本要求的双重作用下,零部件的市场机遇就在眼前。据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将达到88.4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5%左右。在福特和通用已经公开的目标中,至2010年,二者零配件采购总额分别为7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日本、韩国市场会更多的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零配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全球零部件洗牌中国迎来机遇近几年,在零部件体系中,三菱、…  相似文献   

10.
通用正在通过出口零配件从中国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近日,通用汽车全球采购主管博安德森明确表示,由于美元疲软已令美国汽车零部件恢复竞争力,因此,将不会再增加从中国的零部件采购。与此同时,通用向中国的零部件输出却在不断增长,而其中,上海通用是最大的客户和利润源。  相似文献   

11.
施雷思先生(Mr.RudolphA.Schlais,Jr.)自1994年10月3日起,被任命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兼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由1989年开始,施雷恩先生即出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一环球业务(现称德尔福汽车系统)属下的派克电气部门(现称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总经理,并于1993年7月成为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施雷思先生早在1960年加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当时的派克电气部门任见习生,同时获通用汽车保荐,入读杨斯顿州立大学。在派克电气担任过多个工程管理职位后,施雷思先生于1972年转任密西根州窝伦的通用汽车工程人…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日本电装将加大在华投资日本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日本电装株式会社(下称"日本电装")日前表示将加大在华投资,2010财年底之前把在华销售额提高至2200亿日元,而2006年年底日本电装的计划为1500亿日元。作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德国博世和美国德尔福。其实,日本电装在1994年就进入中国,在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摩配》2006,(10):35-35,34
光阴荏苒。1995年前后,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现在,不少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合资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10年中外零部件企业合资,为中国带来了产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方式,提升了中国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14.
《汽车观察》2009,(8):58-58
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是商务部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举办的唯一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已于2007年、2008年成功举办了两届。目前,面对金融危机,全球汽车业正在酝酿着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国汽车市场逆势上扬,连续5个月销量保持全球第一,成为汽车界瞩目的焦点。2009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此形势下,招展招商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前不久,该博览会组委会向全球采购商发布了一封鼓舞人心的公开函,本刊特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15.
王峰 《工业会计》2006,(4):58-59
2006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还会是个降价年:长安铃木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开始降价,紧接着国内最大的汽车厂商上海通用汽车也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大幅降价,之后是一汽……一个又一个的信号表明,如果汽车厂商想在国内市场继续生存下去,价格调整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竞争力     
2010年,通用汽车完成销售838万余辆,其中中国市场销售新车230多万辆,在中国的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这在通用历史上绝无仅有。近日,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克森在北京召开其首次中国之旅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中国是通用汽车王国皇冠上的明珠,将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加大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大的新闻之一莫过于,2004财年博世集团首次超过德尔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一年,博世汽车技术部创造了249.6亿欧元(约合2622.048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成为博世集团值得庆祝的一年,此后,博世在中国的关注度也迅速飙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6,(3):25-27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本人是DSI公司最大股东,适逢全球金融风暴DSI未能幸免,面临被他人收购和破产的困境。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深知DSI自动变速器技术属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技术行业,我有能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将我国极其缺乏的汽车工业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收购给中国企业。本人预言,谁掌握此技术谁就终将站在民族汽车制造工业前沿,领跑我国汽车工业,和世界垄断公司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世界零部件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欧美市场的萎缩已经使他们申请破产,而大规模扩张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我们国家出台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令他们坐立不安。美国企业的苦恼,大多来自沉重的福利包袱以及某些管理方面的劣势。而日韩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加上独特的管理方式,以及严密的配套体系,令美国一些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充分感受到巨大的市场压力。那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吸取经验,成功走出困境?欧美节节衰败德尔福、伟世通、李尔都是响当当的零部件巨头,可是在2005年销售额增长最多的10家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