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4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发展更加趋于活跃,服务贸易在各国贸易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3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但国际竞争力比较弱,与发达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选取比较优势指数CAI、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墨西哥五大蔬菜出口国的不同种类的蔬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并提出了提升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婧 《价格月刊》2012,(5):80-82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纸制品生产国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生产国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纸制品虽然目前国际竞争力不足,在企业策略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缺乏优势,但与领头国家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潜力,通过改变企业策略、应对政府政策,可以真正提升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何颖 《现代商业》2011,(24):88-90
本文选取了2002-2009年中国及世界的相关贸易数据,通过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商品价格比较指数等国际竞争力指标的计算,对中国酒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酒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比较优势指数(CAI)、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测算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与世界八个旅游贸易大国进行比较,从而提出我国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等指标对我国大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钻石”模型的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中国食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与世界主要食糖生产或消费大国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基于国家"钻石"模型范式,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业组织及政府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造成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1—2011年世界通讯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对中国通讯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进行国际比较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讯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竞争优势不明显,但近年来有较大幅度提高,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提出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深化电信和邮政体制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TPP核心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5个国家1961-2011年的贸易数据,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对称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中国与TPP核心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并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TPP核心成员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而中国和日本相对较弱;不过,新西兰、美国和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澳大利亚和日本下降很快;土地和劳动力生产率、土地资源条件提升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技术生产率和经济规模发挥了负面效应,虚拟变量TPP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此,中国应提高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率,保护人均耕地资源,降低农业经济规模,不宜过度增大技术要素生产率,尽早参与TPP谈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2-2010年的UNCTAD数据,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四个指标,测度中美两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但其差距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而言,中国影视产业尚处于全球影视产业价值链低端,核心价值链环节自我构建尚未完成;影视产业高端价值链运营能力不足,影视衍生品开发不够。因此,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影视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才是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分析了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因素以及制约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伟  刘秋  刘冬 《商业研究》2005,(13):92-94
加入世贸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从来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竞争优势比较,贸易竞争指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测度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以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吴钧 《价格月刊》2013,(2):46-48
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迅猛发展.通过对国际竞争力主要测量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化,分析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证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入世十年期间多次下跌.在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合运用多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出口贡献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及分部门竞争力进行了测算与国际比较,并动态考察了一段时期内中国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前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还非常薄弱,贸易结构相对低级;从服务贸易总体来看,各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动较小.在不同的考察期,三大类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指数有较大变化,服务贸易专业化模式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旅游服务贸易大国,每年吸引的外国游客超过1亿人,但中国还称不上是旅游服务贸易强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市场占有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结合美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启示,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