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李志献 《企业导报》2013,(7):174-176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灰色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施以缓冲算子,用GM(1,1)模拟值建立灰色生产函数模型。此方法有效解决了测算期内非技术进步因素的不利影响。测量和分析了广西“七五”至“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进而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达到49.29%,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科技进步39.25%,劳动增长贡献率最低,仅有11.47%。  相似文献   

2.
张云河  曹飞 《企业经济》2012,(12):190-192
以2000~2009年江苏省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据为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GM(1,1)主模型和GM(1,1)残差模型,对江苏省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时间序列进行了拟合、分析与预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GM(1,1)残差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劳动争议数量预测算法,模型预测结果可为劳动关系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1990-2006年间浙江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资本、劳动和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浙江经济增长属于外延式增长,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990-2006年整个期间R&D存量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88%,浙江R&D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不断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河北省2000-2017年间的官方统计数据,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的索罗残差法对河北省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和研究。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出,大量的资本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逐步减弱,而技术进步的贡献作用在逐渐增强。根据测算结果,本文还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5.
刘源 《物流技术》2012,(11):59-61
以灰色理论和灰色预测模型中的GM(1,1)模型的原理与方法为基础,运用GM(1,1)模型和MATLAB程序,以河南省为例,对物流需求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6.
传统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预测增长较快的电力负荷时预测效果会变差,为克服这一缺陷,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开次方处理使数据增长变平稳,再将差异演化算法与GM(1,1)模型相结合,利用差异演化算法求解GM(1,1)模型中的参数。电力负荷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政府技术标准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国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GB)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1979~1996年之间"投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GB目录总量,从而度量GB的"产出",由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给出估计。在一个所谓的协整框架的基础上,发现劳动生产率、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率以及内生性技术进步GB目录之间构成了一个具有统计显著性的惟一的协整向量。加入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技术进步因素后,从1979~1996年的"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经由"中性技术进步"逐步转向1990~2006年"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并且技术标准的产出弹性增长较大。这显示技术标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在所有样本点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以灰色理论和灰色预测模型中的GM(1,1)模型的原理与方法为基础,运用GM(1,1)模型和MATLAB程序,以河南省为例,对物流需求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红  汪军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0(10):181-182
文章针对地区间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比较分析了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及要素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以阜新为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阜新1987~2001年15年间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对阜新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合阜新的实际对所建模型中技术进步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负贡献作了更深入的成因阐述。  相似文献   

10.
灰色GM(1,N)方法在股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惟佳  孙涛 《价值工程》2009,28(11):152-154
对股票价格的预测,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股票市场特有的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给股票的预测带来困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股市预测的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已经采用过GM(1,1)模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等预测方法。文中拟采用GM(1,N)模型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并与GM(1,1)模型进行比较,证实了GM(1,N)拥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1991-2005年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拟合法对影响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三大要素贡献率进行计算与分析: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劳动要素对农产品物流行业的贡献相对有限。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面临劳动要素贡献低,而资本、技术要素虽贡献率高但起点较低的困境。因此必须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GM(1,1)残差模型的铁路客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桂英  王花兰 《价值工程》2010,29(18):252-253
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再用GM(1,1)残差模型进行修正,得出精度很高的预测模型,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对预测结果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GM(1,1)残差模型的预测结果比灰色GM(1,1)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基于此,对2009~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索洛余值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也等于资本生产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加权和,其权数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时变产出弹性。研究认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促进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黄元生  马洪松 《价值工程》2012,31(14):41-42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预测增长较快的电力负荷时预测效果变差及数据离散度越大导致预测精度越差这一局限性,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做进行改进。一方面,采用指数加权算子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处理,有效地减弱异常值的影响,强化了原始数据序列的大致趋势;另一方面,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与GM(1,1)模型相结合,优化GM(1,1)模型中的背景值,使其更合理,使原始信息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唐琮沅  景保峰 《物流技术》2007,26(12):35-36,49
用GM(1,1)模型预测了"十一五"期间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趋势,得出结论2010年其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一亿吨,最后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5,(28):52-54
根据气膜薄壳钢筋混凝土穹顶储仓的施工特点,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施工工期的因素及参数获取方式,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处理数据的优点,提出了基于串联型灰色神经网络(serial grey neural network,SGNN)的施工工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预测精度高于GM(1,1)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序列,借鉴离散化思想,基于原始数据序列与累减数据序列的关系,直接建立原始数据序列间的关系,得到新的GM(1,1)直接建模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新的GM(1,1)直接建模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高达99.99%以上,优于原始的GM(1,1)和GM(1,1)的改进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效率竞赛理论,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构建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并对1998年~2007年的江苏建筑业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江苏建筑业是劳动和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很低,粗放式增长明显,资本和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是江苏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瓶颈,进而针对资本、资源能源、劳动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提出促进江苏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设定模型,采用张军的方法构建固定资产投资隐含平减指数,估算广西物质资本存量,并结合人力资本存量回归估计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进一步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广西200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为0.31169534,并发现当前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的不足,提出淡化科技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发展绩效方面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采用C-D生产函数和Solow余值法对我国地区建材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地区建材工业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全要素生产率和贡献率,通过对比说明地区建材工业增长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