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的双赤字并不是一种必然。因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但是这些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生产率增长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的影响较大;外国国内需求的疲软又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美国财政政策的放松以及私人储蓄的下降对经常账户的恶化所起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
闫小娜 《金融评论》2010,2(6):64-80
本文试图对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不同因素的解释力,希望以此来促进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整体认识,并对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由于主要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的金融产品是刚性需求,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必然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并且.流入美国的资本显然已经弥补了经常账户的赤字;从2003年第3季度后,获取收益不再是资本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并且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入美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所进行的调整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除了应该调整贸易结构外,还需要更多地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金融体系的能力,发展国内外币金融市场,推动本币国际化,逐步减少对美元资产的刚性需求。  相似文献   

3.
孙婵娟  胡辉 《经济论坛》2009,(14):16-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加剧,持续流入美国的资本支持了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本文通过将美国和主要贸易顺差国股市收益对比以及流入美国资本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资本流入美国的动因,以及各种资本在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中所起到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晓波 《时代经贸》2010,(20):39-40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种新迹象,全球财富的双重的重新分配。首先,石油价格的飞涨,使石油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样地,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出现大量贸易盈余;同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经常账户年年赤字。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从前者流动到后者。结果,石油生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兴起为全球以及发达国家的主要债主。第二,这些大量的财富是由政府所有和管理,而不是私营部门。  相似文献   

5.
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自由流动紧密相联。回顾历次金融危机与风险事件,其均伴随跨境资本大量流入流出。资本账户开放下的金融风险可归结于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实证结果显示:资本流向对上述风险均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直接投资流出、证券投资流入均加剧了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因此,除保持较高速经济增长水平、提高本国贸易开放程度之外,需要关注美国利率走势及其对本国货币危机风险的影响,同时应加大对资本流向的跟踪与分析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在资本账户自由化下,信贷扩张与资本流入对于系统性银行危机风险的影响。利用89个国家1973—2016年的长面板数据,并控制影响银行危机风险多项因素后,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FDI流入能显著降低银行危机风险;适量的股权投资流入有助于增强银行业稳定性;但当股权投资大量流入时,伴随着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银行危机风险急剧增加;较低的债权投资流入对银行业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超过一定规模时,银行危机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在资本账户自由化下,信贷扩张与资本流入对于系统性银行危机风险的影响。利用89个国家1973—2016年的长面板数据,并控制影响银行危机风险多项因素后,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FDI流入能显著降低银行危机风险;适量的股权投资流入有助于增强银行业稳定性;但当股权投资大量流入时,伴随着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银行危机风险急剧增加;较低的债权投资流入对银行业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超过一定规模时,银行危机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景气降温的结果可能导致美国经常帐赤字扩大,一旦美国房地产景气出现疲弱迹象,将会引发大量的资金流出美国,其后果自然促使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9.
本期荐书     
《商周刊》2011,(1):106-106
全球经济失衡是一个持续多年的现象。为什么美国的经常赤字会迅速增长,从而积累巨大的债务?为什么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欧佩克成员国会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集中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的持续大量赤字与新兴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持续大量盈余。这种状态的不可持续性迫切需要相关经济体采取有序、有效的调整措施,尽快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经济体之间日益扩大的异质性决定了要达成令各方满意的国际协调方案十分困难,而具有共同利益关切的经济体开展区域协调更具可操作性。CAFTA具有巨大的贸易效应、投资效应,CAFTA的建立对东亚地区调节全球经济失衡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5~2013年47个国家(地区)27842家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资本账户子项目开放对以研发投入度量的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和股票资本流入显著提高了东道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而债务资本流入则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均成立。研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初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可以加强FDI和股票资本流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影响,同时抑制债务资本流入的负面效应。本文从跨国视角考察了资本账户子项目开放对东道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为理解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活动层面的新经验证据,也为一国加快金融开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方面表现为美国和中东欧国家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另一方面表现为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从2004年起不断恶化,在2006~2007年达到顶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全球总需求的下降,全球失衡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刊》2004,(3):12-13
2001年以来,美元对欧元和日元分别下跌55%和15%。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单纯是美元的急剧疲软,而是一个跌到目前仍属币值偏高的美元。美元下跌有助于减少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赤字(已占美国  相似文献   

14.
金融体系差异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金融体系的视角来解释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在资本市场发达的英美国家,“距离融资”的特征更为明显,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使得资金跨国流动比“关系融资”更易实现,因此资本大量流入造成资本账户顺差。同时,在这种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下,家庭与企业能够更方便地利用金融市场筹资,因而储蓄率普遍较低,而投资与消费却成倍增长,由此引起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发达的金融体制还为外国储蓄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投资机会,加剧了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出,因而造成银行主导型国家的资本账户逆差。近些年来,距离融资的特征在市场主导型国家得到进一步加强,资金跨国流动在国家之间的差异拉大,这又导致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5.
新兴市场国家发生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型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外投资者投资意愿显著下降,资本流入突然大量地减少,经常项目赤字显著逆转,国内生产和私人支出大量萎缩等特点。造成突然中断型危机的因素包括贸易开放程度、银行体系质量、金融市场不完全性、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的道德风险等。应对的政策措施包括有:实施最优财政与货币政策,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提高政府质量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投资者预期决策视角构建理论模型,以2001—2021年122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全球不确定性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不确定性上升降低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且持续时间较长;(2)国内不确定性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未造成显著影响;(3)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以及以出口为代表的贸易开放程度可以缓解全球不确定性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负面影响;(4)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高国内信贷水平可以降低全球不确定性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负面影响。所以,旨在降低全球不确定性的政策可以促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一国也可以通过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扩大出口、加大资本账户开放等措施来促进外国直接投资流入。  相似文献   

17.
碳关税的全面实施会通过净出口渠道和长期资本流入渠道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其中,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减少有限,不会改变其顺差格局;资本金融账户收支差额会大幅度变化,其顺差地位可能发生扭转。因此,碳关税实施有利于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节;但为了避免碳关税对资本金融账户的过度冲击,我们在当前应一方面积极引导FDI投资领域的转向,提升外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1—2021年各经济体间的双边股票类投资头寸数据,探究数字技术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研究发现,繁荣的全球金融周期会推动双边股票资本流动增加。从资本流入经济体的视角出发,数字技术发展增强了其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这一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凸显,危机后得以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新兴经济体、高资本账户开放度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更为繁荣的经济体需要格外关注数字技术发展在推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全球风险传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不仅是由来已久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对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心。本文就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展开分析,并探讨了美国改善“双赤字”问题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双赤字)状况不断恶化。财政赤字及双赤字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人巧妙的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美元特权地位,力图通过巨额贸易赤字来弥补财政赤字,但因为双赤字分别与美国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相关,对美国来说,很难达到目标。严重的双赤字不仅对美国经济,而且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