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发展小城市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发展城市需要大量建设资金,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金从哪里来,土地从哪里来,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冀州市运用土地收购储备这把“金钥匙”开启了经营城市之门,取得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建设已成为拉动冀州市经济发展的坚挺动力。  相似文献   

2.
那鹤  包喜利 《活力》2006,(4):36-36
当前,经营城市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土地作为城市载体,成为政府最大的资产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营城市土地成为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土地储备成为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形式,通过收购—储备—出让的土地运行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使政府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3.
高金玲 《活力》2005,(7):251-251
当前,经营城市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土地作为城市载体,成为政府最大的资产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营城市土地成为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土地储备成为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形式,通过收购——储备——出让的土地运行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使政府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4.
《上海土地》2010,(4):30-34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深化的产物,是城市政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是城市土地配置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土地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石柱县     
石柱县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建殴用地储备,自2003年10月成立上地收购储备中心至今.已收购储备城市建设用地526.12亩,已整治土地294.652亩。其中,已招拍挂出让11.88亩,收取土地出让金867.1万元。通过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既缓解了城市建设用地矛盾,节约了耕地,又体现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高度重视和管理力度,达到了为政府聚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储备土地供应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储备是指城市政府依法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收购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与储备,以供应或者调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它是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而产生和发展的。自1996年上海成立土地发展中心至今,全国已相继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机构2000多家。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政府为盘活国有企业闲置用地、促进企业改革和规范土地市场等目的,依法委托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对国有企业的闲置用地、旧城改造用地和其他类型的土地进行收购(收回、置换)、开发、整理和储备,并按计划进行出让的一项城市土地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运作伴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涉及大量有待盘活的国有划拨土地。现行城市划拨土地收购定价往往通过双方协商决定,即由土地储备机构和用地单位综合考虑地块现状用途的基准地价、规划用途的预期地价、拆迁改造难度、用地单位的经营困难程度及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等协商决定。我们认为,现行土地收购协商定价机制存在如下缺陷。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法制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鸿  达红 《城市问题》2005,(1):52-54
通过对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法制建设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土地与营销城市既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中三个全新的课题,又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中的三个重要子环节,它体现了我国城市资源的不断整合、增值。同时它也是我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展现所必经的发展阶段。其中,经营城市囊括了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经营策略,而经营城市土地囿于经营城市的范围内,是城市经营的核心,营销城市则是经营城市实施效果的外向型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杭州等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实践运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的政策环境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对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运作模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融资渠道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土地出让方式逐渐由协议出让转为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与之相适应,各地陆续成立了由政府出资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以下简称土地储备机构),专门负责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和出让等工作,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现政府经营城市的目标。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个市县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  相似文献   

13.
吕春 《上海土地》2010,(2):38-39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能有效改变以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土地管理模式.变多头管地和多头供地为政府统一管地和统一供地的新模式,走以地建城、以地养城的新的城市经营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土地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变得非常紧俏。文章对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的必要性 1.现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融资方式无法满足其巨额的资金需求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城市土地储备所需的资金,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土地收购阶段所需资金。在城市土地收购过程中,储备机构需要通过征用、收购、置换、到期回收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收购城市存量土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2)土地储备阶段所需资金。土地储备中心在完成对土地的收购后,就必须对集中起来的土地进行房屋拆迁、土地平整、基础设施配套等一系列开发工作,这一过程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刘洪凯  杜宇航 《活力》2006,(3):63-63
一、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垄断存量土地 城市土地是城市政府的财政储备,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政府对城市存量土地的供应不能垄断,是造成城市土地供应总置失控、土地招拍挂制度难以推行、土地资产流失屡堵不止的首要原因。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需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并予以储存,以适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土地一级市场,政府控制了土地的批发权,这样才可以实现土地的招标、拍卖,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内陆地和水域以及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它既是城市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城市的重要资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积极探索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大连最早提出城市经营理念,从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入手,取得巨大成功,现在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经营的试点和探索。城市土地资产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旧城改造与搬迁、城市扩容与提质以及招商引资的加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这都离不开土地这一经济建设载体,土地资源供给在宾县也显得的十分紧张。因此,推进土地收购储备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土地收储、出让工作,研究解决土地收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土地资产管理和经营城市的重要杠杆作用,从而不断加快城市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马宁 《活力》2010,(14):230-230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祝中  周巍 《上海土地》2007,(6):34-35
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的一个改革和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变成可建设的“熟地”: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招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