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3G牌照的发放、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侵入我们的生活。移动APP客户端凭借其不需大规模广告、行销人员,却依然可以粘住年轻消费者目光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关注。本文拟在通过对移动APP营销实例分析及现状研究,达到系统、全面认知并充分利用APP客户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不再是通话和短信的工具,还是各种资讯获取、娱乐社交等有力助手。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部分手机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流量已经逐渐超过了网站,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特征分析、市场预测、APP营销特点分析以及"加速宝"APP产品设计及营销案例研究,总结如何低成本、快速打造千万级用户量App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使信息和通信行业的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变化.手机制造进入智能手机阶段后,一些原先的知名品牌厂商一蹶不振,昔日的电脑厂商争相进入智能手机的领域,智能手机的巨额利润集中在个别的行业佼佼者手中.个人电脑软件巨头和互联网巨头不仅在手机操作系统方面下足了功夫,而且开始进入移动终端的制造领域,直接提供自有品牌的移动终端.终端制造商不光从终端产品的销售中获取收入,而且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了应用产品的经营.最典型的例子是制造商经营的应用商店红红火火,既借此扩大了终端产品的销售,又通过销售各种应用软件,直接向用户收取下载应用产品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IT业是一个急剧变革的行业,企业应紧随时代步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地培养相关人才,保证拥有足够的产业人才支撑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下班后想看电影却无法抽身买票?没关系,只需打开手机,一键搞定;想阅读最新的娱乐新闻?也没问题,下载一款APP,最快最新的资讯会即时推送到你眼前;想吃经济又实惠的美食怎么办?手机"团购"都帮你安排妥妥的……这些画面,想必读者并不陌生。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随时、随身、永远在线,移动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早已经和社会大众的生活密不可分,智能手机APP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必不可缺的开发产业。要想有效构建出和谐的老年人智能手机APP界面用户体验,技术领域要积极开发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操作功能,实现手机远程交互、智能关怀等体验。文章对老年人智能手机APP界面用户体验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奋龙 《数据》2013,(7):51-51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愈发迅猛。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底中国3G用户数达2.22亿,手机上网用户达4.2亿,手机上网用户在全体网民中占74.5%;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地普及,以浏览器为主的入口形式开始逐渐向各个手机应用(APP)分散,人们也正在逐渐习惯用手机上网刷微博,并将微信作为重要社交通信工具。统计信息公开,时代的呼唤面对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国家统计局全面推进统计"四大工程"和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背景下,各级统计机构也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部分统计机构还有了相应的官方认证微博。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政务微信——"统计微讯"的正式上线,更是令统计系统欢欣鼓舞。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统计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图书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利用。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用wap连接来访问图书馆的相关网页下载资源将被广泛使用,建立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昕 《活力》2013,(12):77-77
移动金融是指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互联技术处理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及对外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因为移动金融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它的内涵和外延仍在不断地扩展,目前主要包括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移动生活和移动营销四大业务板块。  相似文献   

9.
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当人们越来越依赖APP应用的同时,APP也给许多人带来各种威胁。2014年4~9月,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下架处置内容不良类移动应用(APP)超6000款,手机端APP乱象不容忽视:肆无忌惮盗取隐私、恶意应用偷窃资金、预装软件卸载无门、传播内容鱼龙混杂、消费者难维权等问题丛生。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36):63-65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络带来的营销契机,随之而来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应运而生。本文论述了微营销在汽车行业运用的现状,分析了汽车行业开展微营销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微营销在汽车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各行各业纷纷利用APP手机终端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以使工作流程更加通畅。通过设计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实时定位系统,来解决对野外作业监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异地办公信息实时性差以及流程审核审批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手机在商业中的应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分析了以手机为基础的移动营销平台所具备的主要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移动营销平台的构建步骤与保障移动营销平台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传统手机销售正遭遇寒冬。2008年,传统手机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呈现出下滑趋势。只有苹果一枝独秀。2007年6月,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苹果iPhone手机,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市,并得到市场的追捧,这让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等传统手机巨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iPhone智能手机的成功引发了业界的深刻思考。"3G时代,手机和互联网正在加速融合,未来占主导地位的小型多媒体终端将是可以实现无线互联的手机。苹果这个颠覆者威胁到的不仅仅是手机企业现在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包括未来的市场。"一位传统手机企业的高管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手机的巨头们纷纷转型,剑指高端智能手机,大力布局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  相似文献   

14.
继2011年小米科技、阿里云等互联网公司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手机后,近期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也竞相宣布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由此引发新一轮互联网手机热潮。专家认为,当前各大互联网企业争相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是由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和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趋势使然,其目的主要是为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通过自有品牌手机实现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圈地",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广其互联网内容和服务。——互联网公司押注智能手机近日,盛大网络在上海首次向媒体展示了其第一部自主研发的盛大智能双核手机Bambook Phone。盛大网络旗下果壳电子CE0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的客户已经从关注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转移到关注电脑、智能手机,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那种真实或虚拟的快乐。企业面临的销售环境变了,更多的客户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另一端,通过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浏览产品、购买产品。既然销售环境变了,人们的购买方式变了,我们的销售工作自然也要做出调整。本文对如何与客户开展互动、增加客户黏性,从而提升营销效果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对企业的营销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42012年8月16日北京伯豪瑞廷酒店欧阳修说自己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曰"马上,厕上枕上"。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带来新"三上阅读""车上,厕上,枕上"的移动阅读正在引领一场变革。8月16日,手机杂志运营商VIVA无线新媒体与艾瑞咨询集团联合主办"阅读新时代,营销大不同"一移动时代的阅读变  相似文献   

17.
一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进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正把我们带入一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世界。在移动互联网崛起之际,营销行业板块正在发生怎样的深层变化?又为企业提供了哪些独特而高效的新市场拓展工具?  相似文献   

18.
季芳 《现代企业》2012,(10):57-58
随着3G技术的推广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推陈出新,手机广告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广告形式之一。在广告日益强调"精准营销"和"有效到达"的大背景下,手机广告的覆盖面更广,主动性强,形式多样,资源整合能力强,以及定位精确、受众广泛等优势日益凸显。手机媒体与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统广告媒体联手创造出的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网站等新兴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19.
张娜 《中外企业家》2013,(3S):183-183
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基于计算机的移动设备已具备了越来越多的数字能力,从电子辞典、学习机、掌上电脑、PDA等到如今的学习手机、智能手机、3G手机,均得益于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教学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方便性、资源的多元化,但也呈现学习过程随意性和时间的片段化,成本较高的特点。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应用,学习者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息、在线实时信息交互和在线信息浏览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从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创建到2009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其主要载体就是商务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上网设备)开始广泛使用,随着网络速率的快速提升和3G向深度延伸和广度普及,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得到了井喷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