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     
《中国老区建设》2009,(1):25-25
浙江省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救楼市”不是为救房企、救财政。广东省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现在深圳政府不会出手“救”楼市!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是否需要救楼市的争议此起彼伏之际,财政部10月22日公布的一系列楼市新政,被坊间认为是中央全面救楼市的方案。当天中午,笔者在收看某电视台对这一新闻的报道时,特别注意到主持人使用了“救市不救价”来概括这一方案的主旨。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是否需要救楼市的争议此起彼伏之际,财政部10月22日公布的一系列楼市新政,被坊间认为是中央全面救楼市的方案。当天中午,笔者在收看某电视台对这一新闻的报道时,特别注意到主持人使用了“救市不救价”来概括这一方案的主旨。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4.
楼市要不要救?再来追究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没有意义。看看网络民意,每一项关于政府救楼市的调查,至少都会获得90%以上的反对,可即便如此,各地方政府救楼市的态势已经不可逆转。《南方日报》列了一份今年5A份以来各地救市采取的举措,从伊始的沈阳、成都,到后来的西安15条,南京的20条,杭州的24条。各地踊跃加入救市的队伍,至少表明了一点,地方政府确实认为到了非救不可的程度,否则也不会拂逆民意滔滔而一意孤行。  相似文献   

5.
陈体标 《沪港经济》2008,(12):31-32
拯救楼市 A面 事件回顾: 一夜之间,楼市重镇长三角的两大城市杭州和上海,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成交陷入“冰点”的楼市。而放眼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出手“拯救”楼市,方式各异、力度不一。这究竞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开始救市?政府究竞该不该救市?这引起了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广东终于出手救楼市了13月3日,广东突然公布了《广东关于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粤十五条”).被业内誉为“最彻底”的救市方案。以往被称赞由市场调节的广东为何在此阶段出手救市?由此前纷纷扬扬的“重庆买房退税”到最近广东省发布的的“粤十五条”,地方政府拉开救市大幕的动机是什么?而这些所谓的救市措施又将对房地产市场起到多大的刺激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10月22日,财政部和央行联手行动推出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措施,支持居民购房:购房契税下调到1%、买卖双方免印花税、购房首付款调至20%、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房地产新政一出台,即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街头巷尾、传媒网络都在讨论政府该不该“救楼市“。笔者认为,面对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政府出手救楼市有利于稳定市场;但从更深层次分析,不救楼市,  相似文献   

8.
弹劾高房价     
《浙江经济》2009,(2):27-27
近期一些地方官员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决心弹劾高房价的态度,通常被默认为房产开发商同盟者的政府,却突然对高房价说“不”。救还是不救?救市场还是救开发商?这些曾困扰地方政府的问题也将随热议变得清晰。  相似文献   

9.
闵蕾 《沪港经济》2008,(3):29-34
进入2008年,几乎所有人都看不清楼市的走向,楼市在政府、开发商、投资客等多方博弈中显得扑朔迷离。“左右观”和“拐点论”此起彼落。《2008,上海楼市向左走,向右走》与《2008,上海楼市会遭遇拐点吗?》这两组文章,试图从真实的视点破译这个重重迷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是直接救楼市吗?还是直接救股市?美国政府的做法是斩断工商链条。金融部门出现问题时,立刻设立防火墙斩断工商链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1.
阿江 《东北之窗》2010,(22):22-23
事实上.不仅仅是“国十条”远未达到目标,回想近年来楼市的历次调控仿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得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堪称密集.几次不断地调控也达不到目的。为什么?是政策根本就不对吗?不是。而是楼市调控政策在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左右摇摆中陷入了“令高一尺.价高一丈”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李刚 《宁波经济》2009,(8):26-27
一些房地产商几个月前还为楼市“量价齐跌”而苦闷,但进入今年5月,政策扶持带来的楼市“小阳春”,突然在一些城市急剧升温。很多城市楼市成交量和成交价双双创出历史新高,这在危机阴影下出乎人们意料。是什么兴奋剂让一度冻结的楼市陡然亢奋?涌入楼市的接盘资金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3.
【英国广播公司12月23日】中国中央政府继各地方政府出手振救本地楼市之后,上周公布了刺激楼市的新措施。但不少学者认为此举风险很大,恐为将来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4.
时寒冰 《新财经》2008,(11):33-33
最近,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出手救楼市。救市之风从西部的重庆、西安开始,一直蔓延到了南京、杭州和上海。无疑,地方政府救市已经形成“羊群效应”。羊群原本是一种非常散乱的无序组织,平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头羊动起来,羊群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楼市在市场、政策、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开发商资金诸因素作用下,势必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这种适应市场供求变化的适度调整,会使今后楼市更加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无需去人为“救价”。从趋势看,预期2009年我国楼市走势的格局将是整体稳定,局部调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房价会继续下降吗?”“究竞哪里才是楼市的价格底线?”“楼市何时回暖?”……与2008年初众口一词的“房价必涨”论大相径庭的是。2009年新年伊始,业界的“挺涨派”与“挺降派”出人意表地各自占据半壁江山,二者之间的言语交锋与观点碰撞也为扑逆迷离的2009写下了值得深思的“楼市第一章”。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政府推出了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地方挽救楼市政策。根据10月14日出台的政策,外地人在杭州买一套80万元或更贵的住房,不单会附赠一个杭州市的户籍,还可以享受包括商品房契税、印花税在内的种种补贴;  相似文献   

18.
梁志坚 《环球财经》2008,(11):42-49
“救美国的只能是中国。”这个声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着。然而,中国为什么要救美国?中国有这个实力吗?美国需要中国吗?中国救美,我们需要更多、更充足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新年伊始,房价仍然“跌”势不减,多数开发商还是理智地选择了以降价方式来适应市场。这其中,万科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2009年新年伊始,成都楼市依然未改2008岁末价跌量升的主要趋势,房价仍然“跌”势不减,但“房价究竟还会跌多久?”“成都房价的底线究竟在哪里?”这些萦绕在购房者心头的问题成为了左右2009年楼市走向的最直接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新月 《新财经》2010,(4):16-17
房地产问题,已成为当今民众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从今年全国“两会”可以看出,老百姓一直期待着房市维稳,房价趋于合理。去年房价的飙涨,市场普遍认为同四万亿救市掀起信贷狂潮有关。政府却不这样认为,为了证明此说法子虚乌有,还把话说得很绝,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四万亿投资没有一分钱流人股市、楼市。这种绝对说法,恐怕小学生都不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