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业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较大,巨大的不良资产和落后的银行管理是影响中国银行业稳定性的直接因素,为保持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美国在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方面的做法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银行间网络关联和经济波动是形成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经济波动影响内生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将SCCA模型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相结合,量化系统性风险中银行间网络关联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风险来源受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程度。本文以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间网络关联发挥风险承担和风险溢出的功能,且网络关联风险与内部脆弱性风险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经济波动主要发挥“增效器”的作用。同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大型国有银行风险和中小型银行风险的组合,系统性风险中的内部脆弱性风险和经济波动影响主要来源于中小型银行,网络关联风险主要来源于大型国有银行。因此,本文建议针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不同来源使用不同监管工具,并注重监管工具之间的配合,还需要结合具体风险来源,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定差异化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都郁  叶莉  于淼 《当代经济》2007,(7X):72-73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普遍开始注重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风险监管得到了重视并且迅速发展。与西方相比,我国银行风险监管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2006年起我国逐步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金融领域。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银行业将经历一个艰难而充满希望的调整阶段。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研究成为必然需要。文章通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风险监管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和技术,总结在外资银行风险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背景,得到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系统性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之间相互持有的风险头寸;二是银行体系集体性的风险转移动机。为了达到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发生的银行监督目标,应该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我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途径,一是监控银行体系的隐性风险头寸;二是建立问题银行的市场出售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监会把债权激励作为银行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理论上讲,债权激励存在防范风险、稳定金融的作用;而现实中,债权激励是否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其影响机制如何?文章利用CoVaR方法,测度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构建非观测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债权激励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1)债权激励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直接影响效应.(2)债权激励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间接影响效应有两种渠道:其一,通过缓解期限错配,弱化银行间借贷关联,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其二,提高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强化银行的收入稳定性,达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而衍生金融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和银行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过于谨慎.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银行业薪酬激励方案改革、优化审慎监管方向、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中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表明美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变化较大,风险的积聚与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一致。在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也受到多项指标的影响,比如单个银行的市场风险、单个银行的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款比例、经济增长率等等。因此,我国还应从政策层面上加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位数回归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并对其提出更高监管要求是金融危机后的监管重点。文章选取代表不同类型的8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银行,采用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2007-2011年实体经济和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从流动性方面看,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反而面临更高的流动性风险,其风险溢出效应更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聚集,发生危机时对系统性风险贡献较大;在宏观经济周期逆转时,中小型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更容易出现风险溢出效应导致系统性风险聚集;因此政策建议:银行业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在传统的资产规模庞大的银行,同时也要关注银行业务增长过快的中小银行,这些银行往往也是系统性风险聚集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8.
当代全球主流银行业发展的模式、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银行业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主流银行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作为主要发展模式选择,规模大型化、服务全球化、资产集中化、业务全能化成为全球主流银行发展的主旋律。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处在重要转折时期,应该积极探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政府应该鼓励银行对内、对外实施购并,做大银行规模;放松对金融业过于严格的管制,实施混业经营制度。我国银行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全球化步伐,占领全球银行市场的应有份额。  相似文献   

9.
胡燕 《经济管理》2005,(23):90-92
操作风险正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操作风险主要是一种内部管理风险,源于银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因此,委托代理理论为操作风险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给社会金融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银行业及其监管当局的重视。近年来各分支机构的各类大小案件,发生在操作风险方面的案件占了多数。尽管操作风险事件纷繁复杂,但操作风险管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关键要从银行内外部环境入手,从自身业务和管理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发现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8,(2):124-139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个连续累积过程,主要经由信用和信息渠道完成,本质上是通过流动性波动的形式进行的。我国银行业系统2003年前不良资产率一直很高,2003年后的流动性波动剧烈,尤其受近期经济下行等影响,系统性风险积聚一直较高。宏观压力测试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情境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都较高程度地累积存在且渐趋严重,而"社会性消化"机制——基于合作均衡的市场内在的风险"自我消化"机制和银行软预算约束对风险的外部"救助"机制,使我国短期内"规避"了金融危机,但其引致的道德风险、信贷扩张以及资产泡沫却在长期内使银行体系脆弱性增强,系统性风险积聚增加,须强化金融基础制度建设进行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银行业资产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的探讨杨效东构造我国银行业资产风险防御和规避的风险控制机制是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就我国银行业资产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问题进行探讨。一、全面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中,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最...  相似文献   

13.
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以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发展为背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跨国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并以数次跨国银行危机事件为例,结合跨国银行业整体稳定性问题,深入探讨了目前跨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深层次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加强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稳定的对策建议;完善跨国银行业系统性保护;加强各国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正确引导跨国银行的兼并和重组;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防范及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国有银行部门,地方政府债务对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2)土地财政、僵尸贷款及期限错配在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多重中介作用,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增大土地财政效应、提高银行僵尸贷款规模及加大银行期限错配渠道来促进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僵尸贷款/期限错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政府金融干预与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政府金融干预度与财政纵向失衡度的提高均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该成果将为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具有潜在的外部冲击,可能导致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暴露.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城市人口密度数据,通过实证检验人口集聚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方向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银行违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水平升高,即人口集聚加剧了金融脆弱性;而在银行业恐慌时期和低程度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分组中,人口集聚对于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更强.这表明人口集聚既能通过加剧金融恐慌导致银行风险升高,亦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风险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动的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区域性银行杠杆率和存贷比上升,进而加剧了银行风险.这表明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稳健存在.因此,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避免过度的人口集聚;需要提振公众信心,对人口密集地区的金融风险进行防控;需要重点加强银行业监管,以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并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风控升级的节点.本文使用2008-2018年中国68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银行风险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并且目前市场势力的提高导致银行风险降低的效应占主导作用;(3)整体而言,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银行的市场势力,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下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即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势力更强,其风险水平下降,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减弱,其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7.
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我国银行业亦未能独善其身。次贷危机的发生是众多银行的自身风险演化成系统风险的结果,我国银行业自身风险的防范在微观意义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宏观价值。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风险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等等,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在次贷危机下构建自身的行业风险防范体系,建立起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框架。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监测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反映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FSIC)。基于此,本文研究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商业银行将如何调整影子银行业务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当金融压力上升时,相较于国有银行,非国有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差异与两类银行对影子银行这一风险业务的调整有关。当金融压力上升时,国有银行会显著减少影子银行业务,而非国有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不会减少。本文提出了国有银行的双重职能这一观点来解释实证研究的发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术界对系统性风险研究的逐步深入,"风险溢出效应"1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中国金融业发展现实出发,采用GARCH-Copula-Co VaR拓展模型测度了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信托四个子市场对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以及各子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程度。研究发现:1每个子市场都存在明显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子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存在差异,银行业是系统性风险的最大爆发源,其次是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的贡献程度较小;2不同子市场之间也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呈非对称性,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远大于其它子市场,但应特别关注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业和信托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以上结论对动态监测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和传导,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具有实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