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业单位的固定基金,核算因购入,自制,调入,融资租入(有所有权的),接受捐赠以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固定基金是反映国家或其他投资投到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来源。它与“固定资产”是两个相对应的帐户,二的价值是相等的。影响物移,形影不离。但固定基金确不是“固定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形成固定基金的核算是这样规定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租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2.
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经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贷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按资金来源渠道分别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款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种账务处理方法,会计分录之间没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和必然联系,难以直观、清晰、充分地反映减少银行存款是用来购置固定资产的资产转换关系,以及购置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转化为固定基金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笔者认为,这两组会计分录,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上述会计分录难以理解和运用。不少的会计总认为:既然花钱购买固定资产,在制作会计凭证时,就应该是在减少银行存款(贷方)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借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用的会计分录却是在减少存款的同时,减少有关基金等。对这一点,绝大多数会计都感到难以理  相似文献   

4.
由财政部发布的于 1998年 1月 1日起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试行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影响是深远的。笔者拟就执行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固定基金科目和投资基金明细科目设置问题 1.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既然保留固定基金科目,又增设了无形资产科目,就应该通过核算使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固定基金相等,可是制度中无形资产的核算不与固定基金发生对应关系。又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帐,而固定基金则按分期实际…  相似文献   

5.
一、存在的问题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财务会计处理都有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是预算会计制度的一个创新,它既保留了原制度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的对应关系,又借鉴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些会计处理方法,将计...  相似文献   

6.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以资产融通的方式由企业向租赁公司租入的固定资产,这种租赁方式租赁期较长,租赁费不是一般的租金、实际上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对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这样规定的: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当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方法仍然分作两步:第一步是报经批准前,先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估计出净值,然后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这与原制度处理方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第二步,即报经批准转销时的会计处理。原制度规定:盘盈固定资产净值经批准后作增加固定基金处理,盘亏则冲减固定基金。这种处理方法在建立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企业发展基金购建固定资产,在会计上可有两种处理办法:(1)直接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不需要通过“企业发展基金”核算;(2)在该科目下分设“增加流动资金“和购建固定资产”两个明细科目,在购建固定资产时,除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外,可再借记“企业发展基金——增加流动资金”,贷记“企业发展基金——购建固定资产”科目。  相似文献   

9.
现行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到报废清理结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基金”科目始终保持“原值”反映,不计提折旧。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形势的需要。为此,建议应参照企业提取折旧的办法加强管理和核算。虽然行政事业单位不必计算成本,折旧费用与拨款等不发生直接的关系,但可以正确反映拥有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具体核算方法设想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今年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了对外投资的帐务处理。《制度》规定对外投资业务,都需要作两笔会计分录。如: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除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外,同时还需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用货币资金、无形资产、材料对外投资,除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无形资产”、“材料”(一般纳税人还需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倍或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外,同时还需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行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论固定资产的来源如何,一律借(减)记“固定基金”科目,贷(增)记“折旧”科目;同时,借(增)记“车间经费”等科目,贷(增)记“专用基金”科目。如对其他单位投入作为联营投资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这样进行会计处理,会产生这么一个问题:即其他单位投资转入设备等固定资产时,借(增)记“固定资产”科目,贷(增)记“其他单位投入资金”科目,并没有增加“固定基金”,而计提折旧时,却要减少“固定基金”,显然是不合适的。若对其他单位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减)记“其他  相似文献   

12.
孙磊 《会计师》2009,(1):40-41
<正>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核算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除了清理报废外,一直不会改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问:国营工业企业交纳的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国营工业企业的“550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科目,应改为“550专项应交款”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等各种专项应交款项。本科目应按“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等专项应交款,分别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4.
问:本市国营工业企业试行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后,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应增设“502工资基金”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工资基金和工资增长基金。相应,取消原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的“工资包干基金”明细科目和“432应付工资”科目。“502工资基金”科目应设置“应付工资”和“工资及工资增长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应付工资”明细科目,核算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工资、津贴等。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合理化建议和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奖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5.
总预算会计如何设置收入明细账?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 “收入分类科目”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各项财政收入。因此.在设置改革后总预算会计“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等明细账时,不能完全照搬“收入分类科目”,应根据总预算会计各科目实际核算内容从“收入分类科目”中抽取有关科目进行设置。对于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地区,还应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明细科目合规性检查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及《内容介绍》规定固定财产的盘亏及毁损全部借(减)记“固定基金——企业固定基金”,我认为,应分别不同情况具体处理:固定财产由于地震、风、水、火灾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遭到毁损而招致固定资产减少时,一律冲减企业固定基金;其保险赔偿款、变价收入、清理费用均在“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目核算。也就是说:由于自然灾害所致的固定资产损失,要由企业负责,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会计》2002年第五期龚蔚同志《浅谈小规模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的核算》一文(以下简称《龚文》)指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规模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笔者认为有些问题值得商榷。一、小规模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的核算《龚文》提出:小规模事业单位投出材料时,应按合同协议价扣除材料的账面价值及应交增值税后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笔者认为:第一,按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应视同销售货…  相似文献   

18.
1998年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笔者认为有些条款尚需进一步完善。一、《制度》规定的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分录,既难以从会计角度上去理解、运用,又难以充分、确切地体现出所要表述的经济业务内容,有必要进一步修订。1. 《制度》规定“购置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分录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分录(1):(借)专用基金(专款或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分录(2):(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一是不少单位的会计认为:既然花钱购买固定资产,在制作会计凭证时,就应该在减少银行存款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9.
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进固定资产核算,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如何吸收企业会计做法,改进其固定资产核算,提些建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的特点(一)购建固定资产形成的实际成本直接列入当期支出。其原始价值同时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账户反映,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在通常情况下,两者的金额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从1998年1月1日执行至今四年来,令高校会计感到专项资金核算的要求与科目配套不全,在会计核算中增设“专项资金支出”、“专项资金结存”、“专项资金收报表”以及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核算中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