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外开放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通过与辽宁、山东沿海地区进行比较,分析了河北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落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沿海地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开发开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走上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概况 中国沿海地区,即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湾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重要区域,在全国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外商投资在我国不均衡的分布现状 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率先从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依次推进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南部沿海地区。1992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开放了陆地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1999年,中国政府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和外国资本投向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在发育市场中攀登国际分工阶梯──论甘肃省90年代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导思想裴长洪8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实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短短几年便获得了巨额的"开放红利",引起世人瞩目,也使内陆地区羡慕不已。进人9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提出了沿江和沿边对外...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保税区是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是河北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是全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标志,是唐山市乃至河北省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窗口和"金字招牌",是构筑和完善京津冀都市圈新的国际出海口的战略部署。加快曹妃  相似文献   

7.
刘波 《特区经济》2011,(4):42-44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处于沿海"经济低谷"的江苏沿海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融资机遇。综合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评价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14个市、县(市)的融资环境进行排序和分类,总结出江苏沿海地区融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同时,对进一步发挥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战略地位,改善融资环境,树立开放合作的融资理念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我国采取地区性开放战略与梯度发展战略相结合,首先给予沿海地区以优惠政策,造成地区之间的政策差,不仅首先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而且启动了市场经济,使得沿海地区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过去的计划补贴,去带动内地的发展。这种"以开放促改革"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九十年代以来,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将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模式以区域性开放为主,即主要以沿海地区为战略重点,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向内陆地区推进。到80年代末,已经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包括不同开放层次,具有不同开放功能的梯度推进格局,为90年代进一步扩大开放奠定了  相似文献   

10.
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广西以开放促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深化的。该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开发,而且带动了全区的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而开创了新时期广西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赵紫阳同志在视察沿海地区时指出:“为了抓紧利用当前的机遇,沿海地区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沿海地区一亿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外资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无疑是对外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八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  相似文献   

13.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它意味着,第一,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二,国内所有地区都对外开放,包括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第三,众多产业对外开放,包括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金融、保险、商业、外贸、旅游、房地产业等;第四,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和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实行方位开放的条件下,在全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过程中,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淡化了,与内陆地区的政策落差缩小了,海南经济特区还有什么“特”?海南应如何进一步在“特”字上作文章?这是海南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一,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即将让位于先行作用、示范作用和桥梁作用。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从对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到现在实行全方位开放,从对地区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所说的内陆地区或内地,是指既远离海洋又无边疆条件可以利用的、我国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贵州等省、区。一、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迫切性 1.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咄咄逼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在沿海地区展开的。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地,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特区经济》1991,(3):36-38
<正> 福建省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有利时机,加速沿海开放区经济建设的步伐,198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扩大福建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范围,使之形成了厦门经济特区、福州开放城市、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3个县(市、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台投资区等多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成了一条由南至北的沿海开放地带。扩大后的沿海开放区土地面积4.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9%;人口1850万左右,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3%。开放区自然条件优越,有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科技开发力量,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又是侨、港、台胞重要的祖籍地,经济比较发达,在福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扩大开放以后,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从河北沿海地区的建设基点和发展规划出发,瞄准城镇化、现代产业体系和沿海开发开放的结合点,建立了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提出了河北沿海地区实现双重演进的战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开放效应”是指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变化程度的影响,其量化分析则是以统计指标和相应统计方法,从数量上把握开放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从而深化开放政策与经济发展逻辑关系的认识,通过调整与完善政策加快沿海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与沿海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农业的实际出发,就加入WTO后如何选择出口主导农产品、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层次、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阐述,为加入WTO后,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是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我国今后5年建设和改革提出的十大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沿海地区物资主管部门和物资企业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任务。物资企业如何实现这一经济发展战略,参加国际大循环,现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