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正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作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方兴未艾。碳交易作为舶来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多年。自2005年欧盟启动全球首个碳交易市场以来,国际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其中,主要碳交易市场包括欧盟、美国加州、新西兰、瑞士等。  相似文献   

2.
正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首笔全国碳交易快速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交易系统将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积极应对国际社会的舆论和压力,做出了巨大的减排承诺,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低碳减排政策.其中,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是中国低碳减排之路最为重要的举措.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还处于萌芽期,市场搭建工作还未全面完成,这对低碳领域的从业机构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越来越多的非试点省份逐渐加入到全国碳市场,中国将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到2017年中国将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全国碳交易总量将达到50亿吨,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2.5倍,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相似文献   

4.
刘江波 《中国石化》2013,(12):46-47
中国石化积极参与碳交易,搞好碳资产管理,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在北京环境交易所鸣锣开市。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购买了京能集团2万吨碳配额,完成了基于配额的首笔碳排放权交易。此前,碳排放权交易已经在深圳和上海启动。12月,天津和广东也将启动碳交易市场。有专家表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在全国各地开启,作为一种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碳减标手段,碳交易将给中国环保带来新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欧盟碳市场作为全球首个也是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建设碳市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碳交易试点虽取得较大的发展,但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市场,仍缺乏一个统一的市场交易体系。基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内涵,对欧盟碳市场的运行机制、发展阶段、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及特点做出梳理,并结合我国碳交易试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得出其对我国建设碳市场的启示。探讨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全国碳市场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细化碳市场交易机制和进一步提高碳市场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1 155家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交易对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可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在其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碳排放权交易对国营企业和小型企业低碳转型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促进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为我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试点城市;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5个试点省市先后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创了我国碳交易元年;2014年,湖北启动试点,碳交易在各地继续推进.据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发布的消息,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进展顺利,下一步还将研究尽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虽然中国的碳市场发展落后于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但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从世界和中国范围来看,电力行业都是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也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随着下一步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电力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最近,记者走访了深圳、北京等地的碳交易市场和有关电力企业,从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在这里与读者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和工具。本文基于全国8个试点碳市场的碳交易数据,分析了试点碳市场的交易和运行状况,并选取2017年1月9日至2023年2月10日碳交易价格数据,采用Bai-Perron方法和R/S分析方法对我国试点碳市场的结构突变和市场效率进行分析,测算了各试点市场的Hurst指数以及基于结构突变点划分的局部Hurst指数。研究显示,深圳碳市场达到弱式有效,上海碳市场接近弱式有效。基于结构突变点划分后各市场阶段运行效率及趋势各不相同。本文详细探究了导致各碳市场结构突变和运行效率差异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碳市场建设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根本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各类节能减排资源中的作用,从而取得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减排的效果。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11月26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  相似文献   

10.
<正>欧盟等国内外碳市场的实践表明,碳市场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是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碳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探索,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体系。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交易以来,总体运行健康有序,碳交易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发展,《暂行规定》等碳排放权会计准则的初步建立,有助于在碳会计核算方面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暂行规定》的发布是碳交易会计管理工作的一次突破性探索,应继续将会计理论与交易实践相结合,针对有争议和可优化的问题不断完善,以期制定和出台正式、具体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出台即将满周年之际,有媒体质疑,一年来,没有完成一笔交易。言下之意,效率低下、进展缓慢,让心系"碳交易"的人士牵肠挂肚。质疑之问一方面说明,舆论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心、关注。其正面意义十分明显,有助于大众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暴露无遗,难免让人产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错觉。所谓碳市场是指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产生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配额分配是碳市场运行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对碳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度和碳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我国强化气候行动,国家自主决定实施的重要措施。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指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于2017年启动,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等重点工业行业。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碳定价迫在眉睫,碳排放成本的增加将给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一、研究背景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启动全国碳市场,实行碳总量交易机制,电力行业亦成为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重点行业之一。"减排二氧化碳是有价值的,而排放二氧化碳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理念",碳总量交易机制将融入到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电力企业在分配碳额度基础上,通过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卖家,但由于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CDM项目主要是“出口”,国内市场几乎为零.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将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2013年6月18日,我国首个碳交易平台在深圳成功上线交易,国内其他“四市两省”碳交易试点市场也陆续启动.这一战略性的举措,标志着中国将通过碳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来影响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的形成,掌握国际碳交易市场定价的主动权,引导全球碳减排活动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尽管国家发改委将这一阶段定义为我国碳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因此备受世界关注。碳市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1997年,全球100多个国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该条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7 家碳交易试点公布的碳交易价格为样本, 利用 EEMD 方法将碳交易价格分解, 并运用 FGLS 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碳价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受到市场内在机制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双重作用的影响; 市场内在机制下, 能源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其中石油价格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最大; 市场外部环境下, 各地区发展的季度GDP 增长率、 气温以及降水量均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我国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鸣锣开市。这是我国以实践行动履行国际减排承诺的《巴黎协定》,也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实践。作为碳市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方案》明确了我国碳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碳市场的建立,碳金融随之诞生。为分析碳金融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本文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例,构建了一个企业转型与银行贷款的决策模型,考虑碳市场和碳金融对于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本文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代表的碳金融可以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帕累托改进;(2)碳市场中碳价的剧烈波动会阻碍碳金融的发展。本文根据钢铁行业数据、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发展碳金融与促行业转型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