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中存在大量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的纠纷,《公司法》对此类纠纷的相关规定尚不完善,实践与理论上存在很多争议。基于对北大法意06年之后案例的总结,公司归入权行使的对象除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外,应引入受益所有人为公司归入权行使的对象;对于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应有所限制防止滥诉;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
裴绪胜 《价值工程》2010,29(14):239-241
本文界定了公司归入权制度,指出这种制度设立的目的是防止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忠实义务的违反,以及防止内幕交易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归入权行使的条件和行使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归入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实施以来,有限公司股东权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诉至人民法院的纠纷中,相当高的比例是股权纠纷。如何确认股东权,在股东权的确认中,股东名册和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各具有何种意义?公司法修订草案第32条第二款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但是,股东名册所记载股东未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这一规定是现行公司法中所没有的,它将对认定股东权产生影响。本文试就股东名册登记和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不同意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独立董事也被称为外部董事,是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的。独立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盛行于美英大公司。这种制度在股权极其分散,对公司实际控制者监督乏力,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中能够起到监督执行董事、高级经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丽霞 《会计之友》2012,(16):102-103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项法定权利,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请求权。相对于实务中出现的因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提起的诉讼而言,我国《公司法》中对其规定还比较粗陋。由于我国《公司法》中未对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可能造成转让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归纳总结部分优先购买权不宜行使之缘由,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思路,以便对实务中出现的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公司自身缺乏必要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使股东或查不到账,或拿到的是残缺不全、真假难辨的账簿,难以通过行使账簿查阅权维护自身合法的财产利益。为此,若将加强公司会计规范化管理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项法定义务,不仅有利于真正落实与有效保障股东账簿查阅权,而且对快速有效地处理此类诉讼纠纷也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公司自身缺乏必要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使股东或查不到账,或拿到的是残缺不全、真假难辨的账簿,难以通过行使账簿查阅权维护自身合法的财产利益.为此,若将加强公司会计规范化管理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项法定义务,不仅有利于真正落实与有效保障股东账簿查阅权,而且对快速有效地处理此类诉讼纠纷也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子宽 《企业研究》2011,(3):127-128
查阅权是股东权利的重要内容。股东查阅权的行使是实现股东知情权、参与经营权、收益权等权利的基础。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股东滥用查阅权,损害公司利益的可能性。本文从股东具有竞业身份入手,明确限制查阅权的合法性并尝试提出一个初步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股东知情权是指公司股东所享有的对与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信息进行了解的权利,主要包括积极主张的权利和消极获取的权利。本文以佳德公司与四位股东的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为分析对象,对此类案件涉及的三方面争议焦点包括股东知情权行使的前提条件、"正当目的"的判断、知情权范围进行分析,并延伸考虑我国引入检查人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一、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 (一)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受聘的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不存在可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除了董事身份与公司没有任何其他契约关系,他们既不是公司的雇员及其亲朋好友,也不是公司的供应商、经销商、资金提供者,或者向公司提供法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服务的机构或代表,与公司没有任何可能影响其对公司决策和事务行使独立判断的关系,也不受其他董事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股东派生诉讼,也称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董事或者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行使诉权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对侵害人提起诉讼,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维护公司利益和监督董事、监事、经理层等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12.
<正>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内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设立独立董事的初衷是通过独立董事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受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影响,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维  相似文献   

13.
股东知情权是有效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基础,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由于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主体资格及对现实中存在争议的几种股东是否享有查阅权这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监事会的功能缺陷我国传统的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是依法产生的对董事和经理的经营管理行为及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的常设机构,它代表全体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行使监督职能,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监事会制度功能的发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审计月刊》2007,(12):55-55
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向全体股东负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监事有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保密义务。监事会可以独立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上市公司应采取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为监事正常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协助,任何人不得干预、阻挠。  相似文献   

16.
刘纯林 《企业导报》2012,(12):140-142
公司章程是公司中最基本的规范性文件,公司管理者行动的指南。制定章程应注意从公司僵局防范、机构权力配置两方面的问题。防范公司僵局对策有:改造表决制度;设计合理的股权转让机制;设立股份买卖协议;股权比例、公司组织机构的科学设计;股东资格继承问题的约定。在机构权力配置方面应注意: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自权力边界清晰划分;建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相似文献   

17.
周建军 《活力》2008,(4):51-51
一、我国股东知情权纠纷形成原因和所面临解决的问题 股东的知情权是股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享有和行使知情权是股东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股东其他核心权利得以实现和落实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公司侵犯公司股东权利的情况仍然不断发生,导致股东知情权纠纷日益增多,但真正通过法律途径诉讼到法院的案件又相对较少。笔者分析知情权纠纷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股权对外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设计里蕴含着深刻的法学理论,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操作性不强、"书面通知"的规定欠妥以及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没有规定等诸多问题,因对其从"同等条件"的设置、意思表示多样化,确立法律责任并对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9.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大股东或董事的侵害,应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该诉讼权利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进行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徐敏敏 《企业导报》2014,(8):107-108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规定尚属原则性与指导性的规定,缺乏规则性的指导,对实践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带来的诸多难题与争议,使得股东优先购买权之诉日益增多,并且伴随着问题复杂化的趋势。本文在深入剖析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实践中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认定以及如何救济股东优先购买权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