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民工荒",员工缺口超过两百万.企业为了吸引员工,纷纷提高薪酬待遇,放宽限制条件,希望以此招到足够的工人完成订单."民工荒"问题由来已久,从2003年开始,我国南部地区的"民工荒"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致今日,"民工荒"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春天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爆发了"民工荒".根据托达罗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与成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成本却在上升.因此,"民工荒"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劳动报酬集体议价的表象,在实际报酬低于预期报酬时的理性反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对"民工荒"的产生、影响和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对解决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出路等问题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闽东南地区的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揭示"民工荒"和"用工荒"形成的原因."民工荒"是因为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工资水平上升,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因无法提高工资待遇而造成的缺工现象;"用工荒"是因为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改造,而目前劳动者素质提高缺乏普遍性,造成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的缺工现象."民工荒"和"用工荒"现象是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就业结构问题,因而应实施针对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就业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5.
由"民工潮 "一下子变成了"民工荒 ",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的结构性、局部性的民工短缺,影响了生产,暴露了社会不公,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民工荒 "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蒋儒标 《全国商情》2009,(19):101-103
温州是全国闻名的轻工业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使这座城市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输入大市。由326万多人组成的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成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解决好对其困难人员的社会救助问题,事关温州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温州坚持以和谐共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实施对其困难人员在教育、医疗、住房、生活、就业、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救助,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责任、媒体联动、民间参与、民工互动、政策超前”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救助的“温州模式”。本文还就如何完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救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春节前后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产生极大影响.本文从后危机时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出发,通过对"民工荒"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析了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工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托达罗预期收益理论,对2004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工荒”是农民工对预期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后做出的选择,并提出,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入手。  相似文献   

9.
杨燮蛟 《全国商情》2009,(22):121-124,136
农民工犯罪状况一直以来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而通过农民工的管理模式来分析其犯罪状况更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对象。杭州市建筑业农民工人数占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部分,通过对他们的调查,能更好地反映该群体的特征,更是农民工状况的典型模式,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建设"平安浙江"和应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轩君 《大众商务》2010,(8):261-261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民工荒",员工缺口超过两百万。企业为了吸引员工,纷纷提高薪酬待遇,放宽限制条件,希望以此招到足够的工人完成订单。"民工荒"问题由来已久,从2003年开始,我国南部地区的"民工荒"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致今日,"民工荒"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