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静娴  褚畅 《商》2014,(49):191-19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效力价值的规范体系,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而司法体制改革也是涉及宪法体制的宪法问题,司法改革是为了完善司法体制和制度,就是在宪法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那么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即如何根据我国现状进行改革,就是这篇文章主要陈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2016,(3):241-242
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根本性的地位,同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法治传统的缺失、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宪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宪法的作用和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制掣了我国宪政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如何让宪法真正成为"权利保障法"从而树立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这对于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从宪法的效力以及宪法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宪法的效力及其对私法的影响这一问题,对于突破当前中国宪法和宪政发展的桎梏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亚红 《品牌》2014,(5):112-113
在中国现代转型的初期,省制构建是一个综合的政治问题,它涉及到各个层面和方面。从宏观的层面来看,首先应该研究省制在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因为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是确认民主制度的法律,具有最高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1]宪法对省制的规定具有原则性,是其他一切制度安排的合法依据。另外宪法作为"众所周知的规则",它原意即指"组织结构",因此,勿庸置疑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地方政府的权力架构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在现代国家中,宪法是约束和规范省制最基本的、最具权威的制度安排。[2]因此,研究省制在纵向权力关系中的地位及特点,宪法是首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馨 《商》2013,(20):241-242
随着社会的日益飞速发展,对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活动随之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也即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行政领域的体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对依法治国的落实。行政机关不但在制定规范、实施立法活动等抽象行政行为时应做到依法行政,而且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过程中也必须严格遵守。依法行政对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维护宪法的权威、对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诺  周鹏 《商》2014,(40):222-222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依法治国,就是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依法治国的精神反应到经济建设领域的要求就是,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形成合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使市场机制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高效运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曾文澜 《商》2013,(22):250-251
宪法是用来描绘一国政府的整套体制,即建立并调节或通知政府的规则之汇总,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同时,宪法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的属性,是一类特殊的法律规范。政治性与法律性便成为宪法价值的两大基本属性,在效力与地位上各有各的层次,不过在我国,尤其是宪法学的学习中,似乎政治性略强于法律性。笔者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宪法’’特征与“法”的特征,旨在归纳出宪法应有的法律之义,为宪法学教学提供新的导向,同时更好的推动宪法适用问题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对于我国私法领域直接适用宪法权利规范的合理性需要进行反思,确定宪法介入私法领域的方式,在本质上是要明确宪法价值的取向。本文从宪法的规范效力出发,再论述宪法规范效力对私法影响的学说、域外关于宪法效力对私法的影响和我国宪法规范效力对私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制建设日益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习惯是形成法律的主要来源,在法律适用以及法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合同法中对于交易习惯已经赋予了正式规范的效力,而且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法源整合到了我国合同规则体系中。本文主要介绍了交易习惯在合同法中的法制意义及其司法适用范围,同时分析了我国合同法中交易习惯的相关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慧 《商场现代化》2007,(13):339-340
<正>我国的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准则。这就为我们的行为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在市场经济下,我们的一切经济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在面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背景下均试图通过法律改革救国图强,制定《钦定宪法大纲》和《明治宪法》就是两国法律改革重要内容。前者以后者为蓝本,但效果却截然不同。法律的制定背景是法律移植后能否发挥效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梁岩  陆琳 《消费导刊》2014,(6):198-198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在位阶上高于其他法律规范,因此,其他一切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都将无效。法律的合宪性解释,是一种愈来愈受到我国法学界关注与重视的法律解释方法。然而我国却对法律合宪性解释的认知不无片面和肤浅,甚至存在着重大误解。  相似文献   

12.
陶然 《商》2012,(12):102-102
宪法作为国家法律之一自然也同样具有法的适用性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宪法抽象的法律规定及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宪法的司法适用。而中国现实中下位法的缺位让宪法司法化成了热点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实际法制环境以及可能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彭玉凌 《商业时代》2012,(10):114-11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移植可以使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和吸收最优秀的宪法文化,通过长时间的本土化,形成既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又能体现宪法普遍性价值的宪政文化。宪法移植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快捷而高效的过程和途径。当然,研究宪法的移植,首先应探讨其优势、隐忧和本土化问题,以提高宪法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什么是法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强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规,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所谓法制经济,就是指国家在宪法的基础上,制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法律确认的,并受到宪法、法律的保护;同时它又受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广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乔新生 《商界名家》2006,(11):77-78
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财政联邦主义:一种是财政集权主义。前者试图通过宪法和法律,将中央政府财政与地方政府财政进行适当的区隔,并且用地方财政权约束和抗衡中央财政权。在联邦制国家,宪法和法律一般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进行明确的划分。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增加税收或者减免税赋。不过.在不同国家财政联邦主义的含义有所不同.有些国家的学者认为财政联邦主义只是宪法的理论描述,中央政府可以随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后者是一种强调中央政府起支配性作用的财政分配理论。财政集权主义主张“先集中、后返还”.实行收支两条线。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受制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地方政府不能根据当地生产力发展需要.主动制定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度十大法制新闻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反分裂国家法首次提请审议;行政许可法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审计署依法强力推进审计;两高出台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陪审员制度步入法制化;《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式实施;西安体彩案曝出黑幕;阜阳劣质奶粉案敲响食品安全警钟。法制日报评出2004年度十大法制新闻  相似文献   

18.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洁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备业、方方面面的努力,对于行政执法机关来说,就是要做到依法行政。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星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凡法律、法规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管理职…  相似文献   

19.
杨雪飞 《消费导刊》2011,(1):128-12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行政法使得宪法的有关规定得到落实,同时让宪法的基本理念广泛传播。一方面,行政法对宪法起到补充、发展作用,回忆了宪法的改善。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带来相关消极影响,阻碍了宪法的实施。宪法与行政法不是单独存在,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在现今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的中国来说,正确理解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现状分析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合理性方面做一个肯定的同时,提出相关意见,来确定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目的标。  相似文献   

20.
司红波 《现代商业》2012,(32):275-276
如何把握案例指导的性质、效力、技术是案例指导工作需要解决的难题。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依据及其定位问题无以回避,成为该项制度能否得以有力推动和有效发挥实际作用的关键。基于司法审判适用法律的统一,案例指导制度逐渐形成"同案同判"是其法律诉求的通俗表达。随着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逐步达成共识,一个根本的问题浮现出来,即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该如何确定?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依据和约束力是讨论案例指导制度一切理论问题的基点。本文就其参照效力在司法实务中的应用就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