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通行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卡工程》2003,7(5):32-34
目前全国各省市,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都在加紧实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程。少数省份已基本实现全省联网或者省内区域性联网。在已实施或正在规划中的联网收费系统中,一股都以非接触式IC卡为联网收费通行券。虽然联网收费通行券可以选择多次重复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一次性使用的纸质磁性券或一次性使用的纸质二维条形码券,但非接触式IC卡正逐渐成为主流通行券。由于非接触式IC卡相对其它两种通行券来说,成本相对较高,必须进行回收重复使用,随之带来了很多管理问题。因此本文就非接触式IC卡通行券的流通管理问题作一些探讨。(下文对非接触式IC卡通行券简称为通行卡。)  相似文献   

2.
袁茂峰 《金卡工程》2003,7(5):15-20
非接触IC卡,又名感应卡,诞生于90年代初,由于存在着磁卡和接触式IC卡不可比拟的优点,使之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推广应用。 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无外露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相似文献   

3.
一、龙岩市金融IC卡推广应用现状 (一)受理环境日趋完善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市所有的ATM终端及POS终端均可受理接触式金融IC卡,所有的ATM终端支持电子现金跨行圈存功能,78.6%的POS终端可受理非接触式金融IC卡,同比提高了26.5%.全市选取商业繁华地段建设5个非接支付商圈,商圈内所有的POS终端均可受理非接触式金融IC卡.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03,7(12):24-25
IC卡技术应用日臻成熟,在国内各行业日益深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的认可与向往,得力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专业提供IC系统的集成商已在企业感应式IC卡一卡通技术商做出优秀典范。DLX非接触式智能卡系列产品,主要包括IC卡与非接触式ID卡两大系列应用产品,是我公司应用国际先进的非接触式IC/ID卡专利技术而专门设计、研制的高科技系列化产品。 DLX非接触式IC/ID卡的不同特性及比较DLx非接触式IC卡,我公司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金融IC卡推广应用总体规划,为了深入推动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改善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的非接受理环境,衡阳市开启了金融IC卡非接触式受理商圈建设工作,顾客可以在商圈内使用金融IC卡非接触式快速支付结算,即“闪付”。本文拟在非接商圈建设思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非接触式IC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实现了射频识别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的结合。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和天线组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非接触式IC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低压、低功耗电路,静电保护电路,高速、大容量存储器电路和高安全性的认证体系,以及能够满足柔性传输要求的IC卡。本文介绍了“卡”的发展历程及非接触式IC的优点,着重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各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非接触式IC卡(Contactless IC Card)又称射频卡,该类卡与读卡设备无电路接触,通过非接触式读写技术(如无线技术或光学技术)进行读写。其内嵌芯片除CPU、逻辑单元、存储单元外,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非接触式IC卡相较传统接触式IC卡的根本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8.
《金卡工程》2003,7(5):21-21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与条码卡、磁卡、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 1、新技术 非接触式Ic卡,又名感应卡,诞生于90年代初,由于有着较诸条码卡、磁卡和接触式IC卡不可比拟的优点,使之一经问世,便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以惊  相似文献   

9.
智能卡     
《金卡工程》2007,11(12):4
新疆2008年缉枪治爆拟采用IC卡技术;武汉首个IC卡垃圾计量系统启用;东莞明年起健康证明将统一使用IC卡;上海医院为牙齿病人提供智能卡;索尼公司将要成立非接触式IC卡合资公司  相似文献   

10.
非银行多功能储值卡的规范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银行多功能储值卡是指由非银行机构发行的, 可以在多种领域充当支付工具的电子钱包,也称为小额支付卡。小额支付卡系统通常采用非接触式IC卡脱机交易方式,由于成本低,交易快捷,适用于交易频繁且交易额度小的场所,特别是交通工具这样的移动单元。  相似文献   

11.
徐业军 《金卡工程》2005,9(8):41-44
公共交通IC卡系统,是指在消费者与公共交通服务营运商之间以IC卡(主要是非接触式IC卡)为载体,作为传递消费、服务和结算信息的核心手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安全及IC卡技术建立的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的电子收费管理系统。通过在城市范围内推广使用统一基础平台、统一清算系统、统一密钥体系、统一技术标准的IC卡,使消费者手持一张IC卡,即可方便地替代现金结算,任意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2.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秀丽 《金卡工程》2005,9(2):46-50
Mifare 1非接触式IC采用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制作、内建有高速的CMOS EEPROM、MCU等。本文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组成、主要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Mifare 1非接触IC卡与其读写器进行数据通信的操作过程,及其在公共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3.
智能卡     
《金卡工程》2005,9(6):10-10
第八届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在京召开;安徽交通违章扣分采用IC卡;ASK向台北市提供70万张非接触式IC智能卡;复旦大学校园一卡通正式上线;杭州“市民卡”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使用;全球10亿张VISA卡将换新装。  相似文献   

14.
一、双界面智能卡简介 双界面智能卡是一种集成了接触式、非接触式两种通信界面的CPU卡.它结合了接触式和非接触IC卡的优点,接触式IC卡以它存储容量大、可靠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它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公交、社会保险等领域,目前的银行IC卡均采用接触式CPU卡;非接触式IC卡以它无需插拔卡、操作方便、交易快速、抗环境污染和静电能力强等特点明显优于接触卡,因此,它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它在公共汽车、地铁、轮渡等交通一卡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丽  梁楚樵 《金卡工程》2005,9(10):55-57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是非接触式IC式技术应用的主要部分之一.文中给出了基于MF RC500的Mifare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设计方法,具体阐述了基于MFRC500的Mifare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给出了硬件接口电路图和对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操作流程图,并对其作了详细阐述.经实际应用证明,该读写器运行稳定,功耗低等良好性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引言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为"集成电路卡",是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的形式,其外形与覆盖磁条的磁卡相似.IC卡作为一种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工具和轻便、详实的个人信息资料库,在现代的社会中已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特别是非接触射频IC卡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克服了传统的接触式IC卡触点容易磨损、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正降级交易是指当具有借贷记应用的芯片磁条复合卡在具有芯片受理能力的终端上交易时,由于芯片或终端芯片受理功能不能正常工作,终端引导持卡人通过刷磁条进行的交易。降级使用的交易必须得到发卡机构的授权。降级交易在POS和ATM两个渠道都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受理终端处理不完善或部分商户收银员操作不规范。另外,卡片和终端设备故障造成芯片读取失败也导致少量降级交易。降级交易的频繁发生使金融IC卡难以有效发挥安全性的优势,从金融IC卡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4年末,安徽省蚌埠市近17 000台POS机具金融IC卡受理改造率达97%,非接触式受理改造率达54%;全市近千台ATM的金融IC卡受理改造率达99.7%;金融IC卡发卡量已超过300万张。金融IC卡的应用环境基本建成。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菜市场里只能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辖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04,8(1):57-58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SHC1102集成电路(IC)是非接触式IC卡芯片系列中面向低成本应用的产品,它能够使用小型天线完成与读写终端之间的射频通信,其技术和测试标准符合ISO/IEC 14443-TypeA的国际标准。SHC1102芯片具有兼容性强、使用便捷、性价比高等特点,特别适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1日,“公交非接触式IC卡储值票系统”首先在深圳市投入使用,成为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用并大面积使用非接触式IC卡储值票系统的城市。该系统是深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引进国外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