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19个亚洲国家、1960-2010年的面板数据,比较了印度和中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预测了中印两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样本期内,中国人口转变因素解释了人均GDP增长的35.3%,而印度为29.1%,态势上,印度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平稳上升;而中国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高点之后开始下降;未来发展趋势上,中国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会在本世纪30年代变为负数;而印度在2050年前一直维持较大的正值.  相似文献   

2.
陈玮冰 《现代商业》2014,(20):62-63
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也在逐渐增高,而中国的基尼系数的影响对于人口预期寿命水平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国外学者进行过世界范围的研究,对于低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等收入国家分别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而这一结论对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来说是否成立呢?这篇文章将会带着这个问题来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牟玉梅 《农机市场》2010,(10):44-45
你知道吗?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65亿增长到90亿。为满足新增25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到2050年全球必须实现农业产出翻番。  相似文献   

4.
潘欣怡 《浙商》2010,(24):38-39
这个世界人口第四大国,拥有1200多万华人华侨,在文化上更接近中国。中国企业如何选择国际化的下一站呢?也许印尼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印度作为金砖国家之一,市场潜力大机遇多。近年来,莫迪政府在税收制度、减少许可证数量、提高产权登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印度的营商环境。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印度的营商环境从2018年的第100位提升至第77位。中国企业在开拓印度市场时,既要抢抓人口红利带来的不断增强的消费群体和城镇扩容带动消费市场的扩大等机遇,也要规避基础设施落后、工业配套能力差等原因增大在印度的投资成本等风险,做到有备而去。  相似文献   

6.
张斌 《商》2014,(30):45-4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果惊艳全球。在促进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口红利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拐点将近,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增长?本文通过论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发,结合目前学者们认为的人口红利拐点已经显现的看法,本文提出提升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逐步放开劳动力流动限制可以延缓红利消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金砖五国"和G20国集团成员,也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系和全球第六大经济体,拥有约12亿人口。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邻近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印度政府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维持着GDP的高速增长,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工业2014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从概念的提出,到手机、汽车和太阳能板等生产项目的落地,"印度制造"正从梦想步入  相似文献   

8.
中国、印度和巴西均属全球城市化进程发展快速的国家,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70%的人口将会在城市居住,其中一百万人以上的城市会有221个。在印度和巴西,城市也呈爆发性增长。  相似文献   

9.
刘阳 《市场周刊》2014,(11):68-75
自从托马斯·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论文,在过去的两百年,大思想家们就一直在考虑地球居民会不会最终耗尽粮食。今天,全球科学家小组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环境难题——我们能否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保证粮食供给?  相似文献   

10.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民主世界吗?这个全球系统是兼容并蓄的吗?我们可以从现今的全球系统中找到民主和兼容吗?  相似文献   

11.
印度式管理     
由于受到海外华人企业的迅速增长所鼓舞,德鲁克曾经在上个世纪末这样发问:“2005年最畅销的管理书籍会以《中国式管理的秘密》为书名吗?”遗憾的是,对未来充满洞见的德鲁克这次失误了,中国式管理并没有风靡全球,反而是“印度式管理”一词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12.
李晶 《商务周刊》2010,(6):20-21
仅仅在几个月前,全球还对中国的经济乃至资产市场充满信心,但目前却对去年迅猛的信贷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忧心忡忡。最近,在全球路演时,我首先向投资者们提出三个问题:你是否担心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你认为不良贷款会增加吗?你认为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收紧吗?  相似文献   

13.
李迅雷 《新财富》2007,(6):36-37
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人口的年龄结构来判断中国和印度竞争力孰高孰低。中国在人口红利阶段恰好遇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移,而当印度的人口红利窗口打开时,这一趋势已近尾声,难以与之对接。因此,尽管中国可以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不长了,但与发达国家及印度比较,仍有望继续享受“人口相对红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超低生育率”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引言目前,一种新的人口现象正在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切的关注,这就是“超低生育率”(lowesl-low fer tility)现象。最近,联合国人口司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目前生育率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到2050年将出现人口下降。联合国人口司把妇女生育率分别列为高、中、低三种类别。高生育率主要出现在非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巴基斯坦和阿曼等国,这些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5个以上的子女。中等生育率指的是妇女生育介于2.1到5个子女之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4个国家处于这个行列,大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巴西、孟加拉国、伊朗和菲律宾,它们占了世界人口的很大部分, 其生育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全球人口未来的走势。生育率较低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不超过2.1个子女,具  相似文献   

15.
《进出口经理人》2006,(2):10-10
中国会出现购买热吗?外国广告商发愁中国太大太复杂,全球生产率增速:东风压倒西风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风雨,中国由弱而强,中华民族已经走进世界大舞台的中心,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没有人怀疑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更没有人怀疑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到成功,一些头脑发热的人可能会说,中国已经成功崛起,赶超美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真的可以轻松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吗?中国的崛起之路如此平坦吗?  相似文献   

17.
陶冬 《新财富》2011,(6):32-33
虽然印度有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优势,但中国在人力资源上的进步速度快过印度,城镇化的步伐也更大,至少今后10—15年,中圜相比印度仍有经济增长势头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生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三个相关的生育问题需要作些深入研究,第一个是究竞我国当前生育是在什么水平?第二个是假如总和生育率的水平是1.8,这个水平能在今后三十年保持不变吗?第三个是假如未来三十年总和生育率过高或过低于1.8是不是会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一个问题应该可以用现有的但没有发表的生育数据作更深入分析和举办一次追踪调查去了解妇女生育的历史,追踪同样样本妇女的妊娠结果(活产、死产、流产)和出生儿童的性别。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不鼓励生育而能保持正在下降的出生水平。我国社会具备了生育水平继续下降的一切条件,特别是小家庭社会制度的普及更在促进生育水平下降。第三个问题用人口预测的方法比较未来不同生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显示出不同预测的人口总数和年龄结构相差不大,无法得出过高和过低于1.8生育水平的未来人口会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印度和巴西均属全球城市化进程发展快速的国家,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70%的人口将会在城市居住,其中一百万人以上的城市会有221个。在印度和巴西,城市也呈爆发性增长。一、巴西和印度城市规划政策比较(一)巴西城市规划政策通过巴西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就城市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介绍和代表团内部讨论,调研活动总结  相似文献   

20.
《创业家》2013,(11):65-72
周鸿祎:以色列军队是世界上最好的孵化器 以色列的面积和北京差不多大,人口不到800万。但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最多的,甚至超过了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一个这么小的国家却有这么大的创新能量,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