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剧表演过程中,要想把剧中人物演好,必须深刻理解剧中人物.也就是说,只有正确把握理解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性格变化.才能正确生动的表现人物,塑造出更丰满,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那么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剧中人物?本文就此话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多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他首创以人物为中心写历史的先例,雕刻出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画廊,率先为中国传记文学树立了崇高的丰碑和不朽的典范,也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了有理有据的资料考证.<史记>多写悲剧人物,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悲剧荟萃之作. <史记>全书130篇,其中写人物的篇目就有112篇,所以<史记>称得上是第一部记载历史英雄的人物谱,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莫言以其独特视角,给读者以深刻影响.他在塑造许多光彩照人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刻画大量的残缺人物形象:阐释了残缺人物顽强的生命力;探讨了残缺人物形象与生命苦难;展现了残缺人物所处的社会边缘状态;透出残缺符号背后的关怀与悲悯.莫言先生之所以关注残缺人物的苦难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传达出对人物命运的关怀和真实的生命关照.  相似文献   

5.
评书艺术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电视评书是传统评书艺术与电视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电视评书的出现,使评书这一古老的艺术样态在新时代焕发出了生机.电视评书精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描摹全面深刻,体现出风格独具的方法论价值.“开脸”,是评书艺术值得传承和借鉴的艺术方法和手段.在电视评书的平台上,“开脸”技法得到了全方位的绽放并凭借现代传媒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具体而言,“开脸”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包括面貌、穿着打扮和外在特征.“开脸”主要运用于人物出场或特定情景和场合之中,通过相关人物相貌或简或繁的描写,提供人物外在模样的基础形象,以收先声夺人之势.某种程度上,电视评书的人物描摹可以说是一种“以貌取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人物通讯,是具体而形象地报道各种人物的事迹、经历的一种新闻文体.在20多年的专业新闻写作中,笔者对"人物通讯"比较偏爱.究其原因,那就是"人是万物之灵",尤其是在变革的年代.人,创造着历史;人,推动着历史.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光和热,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闪当点";那么,如何写好人物通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7.
论《红楼梦》人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讨论<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个,一个是杨宪益夫妇的,他们主要采用了音译人名的办法;另一个是霍克斯的,他则采用了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这样做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得知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特征.当然,面对这么大的姓名队伍,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雨果作为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娴熟地运用了美丑对照的手法,其中《巴黎圣母院》堪称是其巅峰之作.他在这部小说中采用多重对照的原则,即人物之间的美丑对照,人物自身的美丑对照,将作品中人物的"善良"与"邪恶",社会的残酷与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问题小说"作家中颇有个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往往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古典审美气息.他在《沉船》 中运用了虚实互见的表现手法,构建了三大悲剧性意象:中心意象沉船、 人物意象老主人、 景物意象深秋环境.这三个悲剧意象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内涵,而且又丰富了小说主题的外延,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具有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卢泽无 《黑河学刊》2012,(10):66-67
《世界政治中的反美主义》是著名政治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彼得.J.卡赞斯坦和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O.基欧汉这两位研究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权威性人物合作的一本巨著。全书针对"谁在反对美国?"和"为什么反对美国?"这两个看似浅显,却有其深层次原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总结,这对研究反美主义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清末历史人物所想到的 自从美术明信片发明以来的100多年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大多在美术明信片上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
齐鲁诸子的服饰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折射,在其相关著作文献中都有反映.总体来看,齐鲁诸子的服饰思想分为三派:尚俭、尚奢与中庸.尚俭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和晏子,尚奢派的代表人物是管子,而孔子、孟子则主张“文质彬彬”的中庸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20日晚,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在经过评委会的多轮投票后,所有奖项都各归其主.   今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首推“责任“二字,将社会责任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20日晚,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在经过评委会的多轮投票后,所有奖项都各归其主.   今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首推“责任“二字,将社会责任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大连经济舞台热潮奔涌,异彩纷呈,谁是2001年大连经济的代表人物?在这个年终岁尾之时最大悬念终告破解.1月18日晚上,在大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直播现场,备受关注的"2001大连经济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暨十大经济事件"评选揭晓,当选的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登台亮相,为2001年的大连经济画上一个令人回味悠长的句号.  相似文献   

16.
《白鲸》中亚哈的性格特征及其行为方式都和圣经中的亚哈趋于一致,善于伪装,善于谋略,自我神化,这是作品中的人物与圣经人物自觉靠拢的结果.这体现了麦尔维尔的圣经情结,反映了他超越宗教寓意之上的超验主义而又无法彻底摆脱正统加尔文教义的宗教困惑.  相似文献   

17.
《左传》 这部被称为"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比较成熟的史传.它的"言事相兼"的叙事文体体式,使《左传》 中的人物更加鲜明、 事件更加完整.使用人物对白和叙述者评论性语言展现左传的实录原则和生动性原则,这些干预性评论做到了褒贬事件人物,表明作者的立场,让读者领悟到《左传》 的叙事宗旨和窥见作者灵魂,体现了叙事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和作者对于事件叙述有着强烈的介入意识.  相似文献   

18.
祥子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后来学者对祥了的悲剧结局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如社会角度、婚姻悲剧、对身体的过分依赖、对性的需求和错误等诸多因素.本文尝试从祥子个人性格角度分析来揭露祥子的这个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介绍了各条战线上优秀人物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20.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对白、独白和停顿是这部剧作人物言语特征的三个主要方面。奥尼尔通过运用对白、独白和停顿,深刻表现了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