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应用Riou(2006)的研究框架,分析转移支付对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发现转移支付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但地区间竞争会降低转移支付效率;同时转移支付存在一个最优规模。利用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的转移支付水平与产业集聚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转移支付和地区竞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效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综合利用政策手段,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2.
肖文 《价值工程》2019,38(7):33-36
针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以合肥市房价为研究对象,根据价格理论,构造了商品房均衡价格模型,并从供需两侧选取了INV、CPI、LC、以及CA四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运用1997年-2016年合肥市各变量年度数据,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得出所选取的变量与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次,利用合肥市2013年4月-2017年11月部分变量的月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进一步分析合肥市CPI、INV、CA以及LC几个变量对合肥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影响,最终得出除了房价自身以外,INV与CPI对房价的波动都做出了贡献,而LC与CA的贡献度很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我国1996~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银行业竞争结构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银行业竞争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等差异后,各省份国际贸易的增长符合条件β收敛假说,表明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各省份对外贸易差异的原因,缩小省际间银行业结构差异,加快落后地区中小银行的发展,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度有利于国际贸易差距的减小。本文为通过改善银行业的结构关系可以促进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提供了理论及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32组包含中国各行业近11万个数据的大型面板数据集,分行业系统测算了我国各区域的资本配置效率,并对区域和省际资本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我国各地区的资本形成更加依赖于金融机构贷款的支持;绝大多数省份的资本形成存在自我约束、收敛的机制;不同省份间金融要素对固定资本形成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我国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二手房定价模型,文章分析了不同特征因素对于房屋价格的影响,探讨了房屋定价的理论与面板数据相结合的分析,还利用浦东新区60处房源面板数据信息进行实证检验,分层处理不同类型住房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总结出购房者趋于利用房屋成本与交通成本进行交换;卖房者趋于利用卖房收益与空间成本进行交换;以及空间差异是房价刚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选取1993—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基于俱乐部收敛的视角对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各省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分为东部地区的富裕省份俱乐部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省份俱乐部。这种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效实施。本文进一步选取教育、科研、制度、收入差距等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著表明它们是影响地区间俱乐部效应的主要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和失败的国家都离不开同以上四要素的联系,也正符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1年1~12月的月度数据,对国际初级产品分类价格对中国物价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应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动态机制特征,其对PPI和CPI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分类价格指数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燃料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非燃料价格的影响较小且持续时间相对短。燃料价格和农业原材料价格对PPI的影响显著,燃料价格、农业原材料价格和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显著,其他子成分的影响力很弱。  相似文献   

8.
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中国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第4~第6次人口普查中的跨省人口迁移数据,在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之上,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基于Hausman-Taylor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分别是迁出省份的“推力”因素、迁入省份“拉力”因素、迁出省份人口迁移“能力”因素和迁出迁入省份人口迁移的“成本”因素。进一步地分析表明影响中国人口跨省迁移前四位的决定因素依次是:迁出省份的人均GDP、迁出省份的总人口、迁入省份的人均GDP和迁移存量。由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仍然存在,而人口迁移的成本正在降低,本文认为中国将面临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制定合理的人口迁移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洪梦 《价值工程》2021,40(32):194-196
本文通过2003-2015年的省级数据首先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2003-2015年各个省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比较相似,没有明显差距.但从2005年开始,用于衡量空间相关性的莫兰指数正在逐渐上升,且统计量非常显著.再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实证检验了对外贸易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显著促进了各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17个重要产粮省份1992—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影响粮食产量;技术进步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最明显也最有潜力;受灾面积明显不利于粮食生产;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这一作用相对较弱。在小麦和水稻的对比研究中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但这两个主粮品种的回归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小麦产量对土地面积、化肥使用、气象灾害、财政支农支出更敏感,而水稻产量对劳动力投入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