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馨  李慧敏 《改革》2015,(2):60-68
P2P网络借贷具有贷款期限短、金额小、重视贷款者信用材料、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现阶段,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政策法律风险、监管风险、洗钱风险、操作风险、网络风险、信用风险。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明确监管主体,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扩大征信范围,完善全国征信系统建设。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角度来讲,应完善网络技术,降低网络风险;明确金融职责,强化操作流程。从借贷者和贷款者角度来讲,应建立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的互信。  相似文献   

2.
苗宁 《特区经济》2009,(5):270-271
房地产金融创新是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金融创新也会产生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了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现实风险,引起了金融界关于加强监管的反思。本文认为:对于房地产金融创新,我们应正确认识其价值和局限,全面协调推进创新,有效防范风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推进创新,改善监管,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棠悠 《开放导报》2023,(2):109-112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创新的新兴力量以及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构筑金融、科技、产业紧密合作框架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通过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加速资本市场数字化变革,有效发挥资金引导和协同作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驱动数据要素应用,强化金融风险监管与防范,更好地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数字化、创新、绿色发展、要素效率、风险监管等方面的需求,有助于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赋能。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的蓬勃发展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正处于监管不完善及风险伴随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正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在实际的监管、风险防范与控制以及政策法规等层面均尚不配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出现了个别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如何解决其风险防范与控制以及进行有效监管等问题便成为了当下广泛而又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虽然杭州在地方金融要素市场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但面临着专业特色不突出、区域优势未充分发挥、监管体系存在缺陷、风险隐患较为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分类设计交易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监管以及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朱治豪  吕乔 《特区经济》2014,(7):112-114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和市场。但是互联网金融业有相应的信用风险、市场选择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这些风险都加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可能性。故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安全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政府加大立法力度,共同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俞勇  郑鸿 《开放导报》2021,(1):61-71
金融科技使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凸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科技产业及发展进行打压等,使我国金融安全面临较多风险.通过金融科技风险事件案例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对金融基础设施、主权货币、金融监管体制、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应通过以人民币国际化和"新基建"建设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安全边界,以监管机制改革及法律法规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系统安全边界,以金融安全审查机制建设强化金融安全防御边界,以金融科技行业标准及全球治理机制的建设强化金融安全攻击边界,构建国家金融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国内外金融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金融产品创新成为当代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才能吸引客户、增加收益、有效应对竞争,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地位。但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实践中与之相伴的金融风险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金融产品创新在规避原有的金融风险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风险,因此防范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成为重要课题。对此,本文从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内部风险控制以及制定金融产品风险约束机制等,分析加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策略,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风险与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为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同时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新的风险.本文将探讨如何从金融创新监管、金融创新主体、行业组织和监管国际协作角度对金融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营经验不足,监管缺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很多风险隐患,整个金融业的监管依然扮演着消防警察的角色,缺少对金融业较为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构建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体系,很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各自的风险监管指标进行甄选和整合,从而提炼出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目标权衡及其模式的递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及其优化是一个涉及整个金融体系诸多相互矛盾变量的复杂问题,但在根本上是还原金融监管的目标、价值与哲学。它涉及安全、效率与公平竞争目标的多元权衡,以及合规与风险监管模式的权衡。金融生态优化的目标是通过金融监管的制度化构建,确保不同规模金融机构在产品或业务平台上平等竞争,为国民提供财富增长载体与手段,为我国通向金融大国之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面对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事件频发的紧迫形势,合规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但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合规还是一个新的理念,合规风险管理还是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有效风险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在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规风险管理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作用,并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3.
金融风险关系到整个经济系统的安全,互联网金融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构成,成为金融风险新的诱发点和“灰犀牛”。以互联网金融风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1年353篇相关文献,对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互联网金融风险协同监管研究的概念性框架。该框架以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的行为机理为逻辑起点,以监管问题的调查研判-监管问题的成因剖析-协同监管为逻辑主线,进而提出由协同监管范畴、模式和策略等3个层面构成的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体系。研究结论有望为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提供有益思路,并为相关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雷珊 《科技和产业》2023,23(5):63-67
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不同形式的金融风险,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挑战。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为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治理问题,可以从政府与市场、政府自身及政府与社会3个层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信息技术水平与安全因素导致了治理的信息和时机差,需要政府加强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及经验因素导致了治理的层级差,需要政府科学划分央地权责;风险意识及信用水平因素导致了治理的规模差,需要政府建立风险评级体系和征信体系。这是金融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新的研究范式,在政府治理维度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治理策略的深入探究将会有效推进互联网金融治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和监管缺失研究,认为防范新型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必须通过明确界定金融衍生品依托的基础资产标准,强化标的资产质量的基础环节监管;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将所有创造风险和掩盖风险的机构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同时,应加快对新型金融衍生品风险监管技术的研究,打破分业监管职能,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做到监管技术上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背景下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金融监管诱发了金融创新,没有金融监管制约的金融创新将影响金融安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金融在缺乏有效监管下的无节制创新密切相关。我国应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遵循审慎监管的原则,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采取规制性监管与原则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跨业合作以及国际协调,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43 个发展中国家357 家银行数据,运用系统GMM 方法,研究银行分项监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其中,银行监管包括12 类分项监管,银行风险包括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和破产风险。回归结果显示:资本监管、内部管理监管、存款保险监管、信息披露监管和监管效率5 类分项监管均能降低3 类银行风险。其他分项监管能降低1 到2 类银行风险,即准入监管能够降低总体风险,增加信用评级风险;所有权监管会增加信用评级风险,降低破产风险;外部审计监管增加银行总体风险和破产风险,降低信用评级风险;流动性监管降低银行破产风险,对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不显著;资产分类和处置监管降低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但增加破产风险;退出监管增加银行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降低银行破产风险。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加强银行监管,降低银行风险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文  宋瑞敏 《特区经济》2008,228(1):204-205
地方金融对解决当前县域金融相对萎缩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其信用风险已成为当前影响金融安全、制约经济发展、危及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普遍性的大问题。本文结合广西地方金融机构具体情况对其贷款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减少地方金融机构贷款信用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 2013-2020 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程度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范围规模效应、信息效应增强了企业的经营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3)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信用环境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不同会对数字化转型的风险抑制效果产生影响。横向看,法律监管可以提高数字化的风险抑制效果;纵向看,经济政策波动越小、不确定性越低,可以显著强化数字化的财务风险抑制效果。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内部管理、人才培养、政策激励、全要素生产率四个角度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