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郊失土农民就业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民市民化、就业非农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把周围城郊农村农民大量融入到城市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之中,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但是,城市化同时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郊区农用土地被大量征用,城郊农民因城市化失去土地这一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条件。尽管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的扩张,会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但由于郊区农民特殊的经济、地理和社会背景,许多失土农民未必能…  相似文献   

2.
进城农民面面观———百户进城农民调查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既是农村城市化的首要因素,又是城市的建设者。因此,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进城农民的多少。最近,我们选择正定县城关镇,对进城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对影响农村城市化的因素进行更细...  相似文献   

3.
非农化:西部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黎霞 《经济师》2003,(9):9-10
西部的贫穷主要不在城市 ,而在农村 ;农村的贫穷主要在于非农收入低。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上分析了西部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非农化 ,并指出西部农民非农化的理想形式是“离土又离乡。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使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也就是要加快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的步伐。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以1500多万人的速度向东部地区大中小城市转移。据统计,我国城市化水平已从1989年的26.2%提高到2001年的37.7%,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正在迅速减少。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62.3%。估计到2020年农村人口比重将降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其主体是农民,农民可以通过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而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可以就地实现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不仅是城市化本质和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克制和治疗传统进城城市化局限性及其引发"城市病"、"农村病"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解决中国"民工荒"引发问题和农民"被上楼"等伪城市化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1·以城市化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途径。通过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吸纳出来,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通过职业的转换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城市准入的门槛,允许和鼓励这部分人口在城市里定居下来,切断他们与农村和土地的脐带关系;在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珍 《经济纵横》2006,(4):74-77
城市化并不简单地等于城市规模的扩张,也不简单地等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即随着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也发生了深刻转变。所以,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要求,而且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姜作培认为,农民市民化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城乡现实来看,我国要在二十年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农村的任务更为紧迫,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全面建设小康,途径有多条,本文认为,必须要超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范围,以“非农化”的视角,即通过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形成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农村非农化过程,它通常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城市不断向外"摊饼"式地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聚居.另一种是在非农人口聚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城市.城市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经济活动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化是世界性的社会发展趁势.当前,我国正面临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国民的生活方式向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全面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又是重中之重。城市是人类进步、明的象征,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而现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口还在农村,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现代明,最终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型,这是实现城市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毕元贵 《经济师》2010,(5):25-26
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因而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但因农民增收难而出现的"买不起"难题却严重制约着农民的消费。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用新的思维来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户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客体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组织化必然从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两个方面来构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本文以农户经营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探寻我国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机理及其运行模式,进而推进农户经营的组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农民特征与时代发展背景、中国特色情境相互交织,为农民创业带来机遇与挑战,也为农民创业研究带来新的主题.基于国内核心期刊的农民创业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农民的特征及中国情境导致的农民差异,梳理近20年来国内农民创业研究所关注的主流问题.基于前因-过程-结果逻辑,提出了中国特色农民创业研究框架,指出了中国农民创业研究的研究热点和主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民创业研究的未来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黎翔 《发展研究》2009,(1):61-64
由于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现实差异性等原因,中国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出路与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作为全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的厦门也成为吸引省内外农村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城市。本文根据2006年11月在厦门市进行的关于思明区农民工培训需求情况的调查数据,探讨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口规模、文化程度、收入等相关人口统计学数据以及来厦门年限、住房成本、职业、融入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对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2013年CHIP数据中的农户个体,研究农民群体中从事自我雇佣收入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结论有:农民自我雇佣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前者只有后者的68.24%;农民从事自我雇佣具有许多低端特点,低雇佣规模、低资本投入、且集中在低技术含量的行业;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初始投入资本、雇佣规模和行业等对农民自我雇佣收入有积极显著影响。最后,揭示了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中国农民培训需求的内容、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政府、企业和非盈利性组织在农民培训供给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所提供的农民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框架,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农民培训系统和市场导向型的农民培训系统两大部分,探讨其运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我国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催生的新型居民社区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不同于现有的城镇居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该文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规划选址、社区规模、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管理体制、配套服务、居民身份转换、社区经济和就业等十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破解之道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48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并探究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总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兼业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是否参加新农保、是否有农业补贴、是否为家庭农场、是否加入合作社、近年耕地质量变化、相关信息获取难度等9个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生态耕种行为采纳的均值只有4.74项,总体偏低,生态耕种行为有待推广与应用。论文探究了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耕种的推广、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激励农户生态耕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农业、农村、农民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劳动力风险和人身疾病风险入手,论及农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风险防范要采取政府,保险企业和农民个人一齐上,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建立一套可行的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寿维  阮文彪 《技术经济》2007,26(6):107-112
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者认为,适当减少农民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最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告诉我们,农民的数量不能盲目的减少,必须在搞清新时期农民的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步骤的去减少农民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安徽农村经济的变化来说明减少农民数量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