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修船中心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造船国家快速转移。随着中国修船业的异军突起.当前世界修船业形成了新加坡、中国、中东、西欧四大修船中心。由于地处海上交通要塞.中东地区的迪拜干船坞和巴林阿拉伯修造船厂承接了大部分离开阿拉伯湾向西航行的船舶的修理工作。向东航行的船舶由于通过马六甲海峡.所以优先选择新加坡作为修船地。欧洲曾是传统的修船中心,但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以及远离热门航线.所以已经不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修船市场相当活跃,世界修船中心逐渐东移,我国修船市场占全球修船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加大.面对难得机遇,中国修造船企业如何利用自己的航线优势、人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将中国修船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航运的快速发展给世界修船业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从价格、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世界修船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而建设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更是从技术、人才、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给中国修船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西部长江经济带需要快速发展和崛起。分析了中心节点城市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武汉为例,分析其在湖北长江经济带中的能级,并指出发挥武汉龙头带动作用的四个着力点是: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增长极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协调与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对外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及外贸运输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港口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修船业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各类运输船、工程船、港作船、军船及海洋石油平台等修理的需要,每年还承接600艘左右的外轮修理业务.现在,中国主要修船企业日换板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所占市场份额也在一天天扩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以坚实的步伐向修船大国迈进.英国劳氏船级社等权威机构认为"中国已是个修船大国";世界业界普遍认为,在国际修船市场上,中国修船具有工期短、质量优良、价格低廉三大优势.毫无疑问,中国修船已经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修船业历经20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修船能力不断提高,修船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实现船舶修理产值超过500亿元。主要修船企业共修理船舶约5310艘、1亿载重吨,在修船产值方面已经超过世界第一修船强国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修船国。  相似文献   

7.
杨怡靖 《现代商业》2023,(14):110-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力量,当前,我国不同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不尽相同。本文通过从各方面比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带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带,分析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差异的原因:一是中心城市凝聚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好;二是城市间交通网连结度,交通网越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三是产业聚集与产业趋同度,产业聚集度越高,一体化发展越好,但与此同时,产业趋同度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障碍越大,周边城市产业独立化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修船业发展与全球航运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所以在全球航运市场仍然比较脆弱且区域修船产业能力继续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初以来全球修船业总体上并没有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尽管如此,全球修船业和主要修船国家或地区仍然呈现出一些值得业界关注的特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9.
潘志 《商场现代化》2015,(5):154-155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包括中国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在内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具有其发展特色和特殊作用。新疆作为中国最西部的行政区域,与中亚邻国直接相连,对西部大开发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结合而言,格外具有重大典型意义。今后新疆应该在明确五个中心建设前提下,采取各项措施,参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整体战略规划下,我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从外贸大国转向外贸强国,助推并加速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建了我国和中亚、东欧、东南亚等国家的外贸合作网络,也助推我国外贸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我国外贸发展新格局,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输出的增加、大工业出口的增加、资本项目输出的增加三大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提出以来,我国积极倡导参与、建设经济带,形成了我国外贸新格局,不断深化我国和经济带沿线国家外贸深化、外贸优化和外贸变化,是中国梦伟大复兴构想战略,助推区域大合作,联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筑牢外贸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袁方 《广告大观》2009,(6):100-101
中国的市场很庞大.同时自己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地区为界的区域经济带已经逐步形成,从珠三角、长三角到近期政府提出的海西经济发展计划,可以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已经很鲜明,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包括修船业也要成为世界修船大国、强国的宏伟目标,重点分析我国船舶修理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经济指标、修船竞争力,同时,剖析我国修船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构起我国修船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韩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修船国家,但随着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修船市场竞争,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也大力发展修船业。而亚洲这几个新兴修船国家的修船成本要素,诸如劳务费、土地使用费、税收、环境投资费用等.比韩国低廉许多.这使韩国修船企业逐步丧失了修船价格竞争力。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韩国的一些大中型修船企业开始向造船转产,个别大型修船企业将修船基地转移到国外,自己则在韩国国内转产造船。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2)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联动亚欧沿线各国经济共荣,协同发展的多边发展战略的核心。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丝绸经济带,各处经济发展不均衡,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并且金融投资、经贸开发与生态链建设等配套机制未能无缝连接。互联网正是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步的最新体现,兼具资源配置和经济创新。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区域业态整合优化,将贸易交流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联,从而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带,推进丝绸经济带不同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融合和飞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航运事业的繁荣发展,带给了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机遇.利用航线、人工成本和技术优势,在修船总量增长的同时,大型化、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修船,使我国修船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2006年我国修船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近40%,占世界修船总量已基本与世界第一修船大国新加坡持平.修船由过去的以常规修理为主转向以修理大型、高附加值船为主,大型船厂已能够修理VLOC、VLCC和30万吨散货船;船舶改装总量逐年上升,最高单船产值达到2.4亿元;外轮修理比例大幅上升,已有7家大型船厂外轮修理比例超过90%;修船换板水平、VLCC坞修期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就当前国际修船形势来看修船业已逐渐东移 1.国际航运市场对修船业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航运市场的低迷状态仍将持续,另外,由于环保和航运法规对船舶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在这种情况下,船东就会采取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船舶修理和船舶改装的办法来满足需求,这为修船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7.
谷继建  赵锋 《商业时代》2007,(10):98-99
次级中心城市建设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仅从渝西经济带的中心城市永川城市人口数量、城建厚度这两点探讨永川对本区域带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为龙头的徐连经济带,地处江苏北部,北接山东,西邻安徽,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东陇海铁路横贯其间,与沿海形成交汇区域,成为海陆运输衔接转运的枢纽,我国中原、西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和门户,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区域拥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面积17682平方公里,人口1212万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正在崛起为江苏新的经挤增长点。连云港地处中国南北、东西经济带的结合部,是重要的海陆运输交汇点。自1984年成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以来,国民经济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5年全市经济总量为开放前的10倍左右,出口商品由原来的10多个品种发展到500多个。目前,连云港已成为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外贸、旅游、港口城市,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同西亚各国共同建立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的区域上。包括了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及中西部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四省相关县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是就在巴耶夫大学讲到:"这一路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但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的这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金融发展十分滞后,且沿线诸多地区是贫困的农村,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就更加的滞后。因此,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以此为契机,大力促进沿线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唐坚 《北方经贸》2020,(1):24-27
湾区经济作为当前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全球著名滨海城市群与经济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湾区及湾区化的经济区域正以新的经济组织形态被高度重视,现通过对世界三大湾区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以此提出编制大湾区发展规划并加强对大湾区建设指导;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并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等,以推动中国大湾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