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人刑罚从宽处理原则是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重要内容。这一原则不仅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具有现实的法律意义,而且顺应了当代法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进入手,介绍了该原则含义、基本要求的内容,在我国刑法中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虽然罪责刑相适应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上得以较充分体现,但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从而明确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进入手,介绍了该原则含义、基本要求的内容,在我国刑法中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虽然罪责刑相适应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上得以较充分体现,但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从而明确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海英 《活力》2012,(17):36-3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民事诉讼,故其调解与单纯的民事诉讼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把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对于有效贯彻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现刑罚的公平与正义,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减少当事人的上诉、申诉和上访.  相似文献   

5.
刘子赫 《活力》2014,(22):59-59
罪刑相适应是简单机械地将罪行与刑罚相适应,不能体现刑法的公平正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公平的渴求,不能满足刑法的的需要。刑法个别化可以使犯罪人得到与其罪行相适应的刑罚,然而在实践中由于自由裁量权的多大使用会产生很多问题。二者具有利弊。需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科学、公平的将罪与刑相结合的更好的原则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公平的渴求。  相似文献   

6.
论间接处罚     
孙书强 《价值工程》2011,30(5):306-307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间接处罚现象,加重了对犯罪者的处罚。这种与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违背的现象,使刑法介入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侵犯国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7.
身份犯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主体利用自己的特定身份而进行的与其特定身份相关联的危害社会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因其身份而异其刑罚的一类犯罪.我国近些年才把身份纳入刑法的研究范畴.我国在现行刑法中规定了大量的身份犯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加之我国刑法中对身份犯的规定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身份犯的立罪与制刑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中的犯罪暴力现象依然猖獗。而以转化型抢劫为暴力犯罪代表之一的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于转化型抢劫行为的司法适用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出发,廊清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以求更好解决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姜作文  赵世莹 《活力》2010,(12):128-128,130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为根据的刑罚裁量制度中的一种。自首制度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势力,鼓励犯罪人犯罪后改过自新。减少侦查机关破案的困难,有利于犯罪案件的及时处理,符合刑罚的经济原则。我国现行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自首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葛景富 《活力》2012,(10):83-83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包括两类,但是,由于刑法在两个条文中对本罪的错综规定,使本罪的对象出现了一定的复杂性,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争议,从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实质出发,立法机关应对挪用公款的对象,在挪用公款罪中一并作出明确的规定。使我国刑事法律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规定更趋合理、科学,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遏止挪用公款、公物的犯罪活动,保护公共财产所有权,推动反腐倡廉斗争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葛景富 《活力》2013,(15):67-67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洪池 《活力》2010,(12):51-52
一、对未成年人适用刑罚的指导思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确定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一方针和原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所确立的刑罚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4.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我国现行刑法引入经济刑罚观,扩大了罚金刑适用范围,无疑是立法上的重大进步。但是修订后的刑法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本文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我国罚金制度的现状与执行制度的完善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5.
徐彦梅 《活力》2005,(10):110-110
罚金刑的数额直接标示着罚金刑的轻重,体现国家对犯罪行为人惩罚的强度,有关罚金的数额“1979刑法”在总则和分则中对其均未作规定,采取无限额罚金制。修订后的刑法,总则中仍没有对数额作出规定,分则中对多数可适用罚金刑的罪名也未作规定,但是对有的犯罪采用了限额罚金制(如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倍比罚金罪(如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虽然“1997刑法”已作出上述一些规定,但司法实践中确定罚金的数额却“问题百出”。  相似文献   

16.
对各种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主要的是如何适用刑罚,因为刑罚是刑事责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实现方式)"。然而,现行《刑法》第100条作为刑法总则的一条,既不是规定什么是犯罪,也不能对如何量刑做出解释,突兀其间,对刑法体系的和谐,实在大有伤害。  相似文献   

17.
侯静 《价值工程》2011,30(19):286-287
由于现行刑法的明确规定,单位成为和自然人并列的一类犯罪主体,这为打击实践中纷繁复杂的单位犯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然而,刑法在肯定单位犯罪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刑罚制度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单位累犯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对单位累犯相关问题的探析,为完善单位犯罪刑罚制度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主体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一道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未成年人主体犯罪刑罚适用价值取向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纳了国外教育刑论的优秀理论成果,以非刑罚化与非监禁化为理论基础,并以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政策导向为背景,从教育刑与边缘化两个角度对未成年人主体犯罪刑罚适用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王芬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140-14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刑、德被视为治国安邦良策的核心。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本文浅析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对古代刑法的影响,及古代刑法中的德治思想,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管制刑普遍被认为是我国刑法之独创,作为我国刑罚主刑之一,在我国刑罚体系设计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多年来的"低出勤率"导致了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争论管制刑的存与废问题.有人主张废止,亦有人主张保留,争议不断.从管制的发展历程,从主张废除派与主张保留派之间的争论夹缝中思索与再解剖,坚持主张管制刑应废止而非续存,力求通过废除管制刑进而实现我国刑罚体系现实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