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1996年6月1日首先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由于目前我国外币存、贷总量仅占全部存贷总量的7%,所以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以减少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一、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改革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通知》正式颁布了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文件,9月21日正式放开各商业银行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外币(300万美元或等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始于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革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通知》,该通知正式放开各商业银行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外币(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存款利率,由各行自行决定利率水平。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仍采用单一利率的方式实现外币资金的内部转移,这种简单的外币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商业银行必须对外币内部资金管理进行改革,建立以外币内部资金拆借市场为特征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2000年9月2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外币大额存款(300万美元及以上)利率,其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及自身经营目标等因素自行确定,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为其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市场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实力包括营销机制、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考验。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逐步探索中:1996年国债开始尝 市场发行,部分国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同年6月,同业拆借利率放开,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1998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实行利率招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央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同年10月以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5年以上、3000万元以上存款的利率;随后,对股票质押融资及其利率确定也在原则上放松了管制。从2000年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货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直辖市确定。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其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调确定,这一改革措施的出台,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作为资本的价格,利率通过对资本的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形成利率的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产品市场价格理顺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从金融深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金融业应对WTO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净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随着我国境内本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而外币贷款已完全放开.  相似文献   

7.
王诏惠 《时代金融》2012,(33):164-16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尤其是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已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发钞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定价基础,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走势变化,境内外金融市场本外币利率差异,综合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建立起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林柯荣 《福建金融》2003,(10):24-25
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利率改革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外币利率市场化后出现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利率风险管理基础以及相关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经营理念、实施金融创新策略、构建和启动外币利率定价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决定从2000年9月21日起,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2、大额(300万以上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报当地人民银行备案,小额(300万以下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9月5日宣布,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中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放开外币贷款利率.这一政策的宣布表明我国正式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实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加入WTO、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行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进程.那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商业银行有何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和外部提出一些建议性的防范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遵循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其中,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可在人行规定的幅度内浮动,并正通过进一步扩大浮动范围,以最终实现贷款定价的自主化。随着贷款利率逐步市场化,贷款定价权将逐渐从中央银行转移到商业银行,而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  相似文献   

12.
外币利率市场化以来,外币贷款不增反减,而居民外汇储蓄存款不减反增。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3.
人民银行2000年9月5日宣布,9月21日起进行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外币贷款利率,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作为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参与者的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新的挑战,而且,根据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先市场性金融产品利率,后传统性存贷款利率的顺序,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从业务到经营机制,从行业内部到外部客观环境,从内控机制到金融监管,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在改革中调整、完善,积极应对,寻找潜在的发展契机,并利用改革的推动作用以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相似文献   

14.
中资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金融纵横》2003,(7):39-41
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9月21日开始的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中国整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按管理层的公开讲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将首先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也作了实质性安排。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来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自由的经营环境,这将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李建营 《新金融》2004,(2):34-36
一、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按照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则上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目前外币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已经放开,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的改革正在试点。 利率市场化初期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指导性利率,最后过渡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1996年6月1日首先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由于目前我国外币存、贷总量仅占全部存贷总量的7%,所以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以减少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外币储蓄利息怎样算? 是储蓄就会有利息,只是外币储蓄利息的计算与人民币储蓄有所区别.作为国家外币利率的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币储蓄利率为法定利率.而各商业银行对外挂牌公布的外币储蓄利率,一般是在法定利率基础上上浮5%后的利率.起存金额在2万美元或等值于2万美元的其他外汇存款,由银行开给记名定期大额存单,利率在同档次存款利率基础上再上浮0.5个百分点.如,按一年期美元定期储蓄计算,2万美元的存款将给您带来100美元的上浮收益.  相似文献   

19.
从2000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外币贷款利率,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迈出坚实的一步。本围绕利率市场化形势下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分析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在防范利率风险、开展金融创新及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着重阐述了规避利率风险、完善资产负债机制的一些主要管理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银行家》2014,(11)
正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利率市场化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一直在不断推进,目前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只剩下人民币存款利率管制这一最后的"堡垒"。从市场层面看,随着近年来理财、信托产品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存款利率的竞争实质上早已开始,只不过名义上还没有放开,并且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市场力量在不断积聚,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