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侵权责任方式与物权法规定的物权保护方法有立法上的重合,学者们有不同看法,通过分析各类观点,笔者认为,立法上虽然有一定重合,但意义不同,而且更突显出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权利保障法和救济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任祖荣  刘玉杰 《经济论坛》2006,(23):133-135
一、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之争议 物权请求权又称基于物权而生的请求权,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侵害或有被侵害之危险时,物权人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恢复物极圆满状态的权利,具体分为返还请求权、除去妨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在《物权法》的起草过程中。关于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我国学者争议颇多,概括而言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否定说,以王利明先生为代表,认为物上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3.
动产抵押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担保物权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坚持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和学习动产抵押制度。由于其对传统法的突破和自身固有的特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对动产抵押在立法主义上系采混合主义(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主义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国侵权法都日益强调对受害人的保护,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不作为侵权行为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不作为侵权行为问题,不仅有利于立法和司法的良性运行,更有利于受害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  相似文献   

5.
动产抵押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担保物权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坚持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和学习动产抵押制度。由于其对传统法的突破和自身固有的特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对动产抵押在立法主义上系采混合主义(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主义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6.
侵权性占有的法律依据是债权,因为债权而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行为被称作侵权性占有.当债权人基于债权而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之时,他人无法要求债权人返还原物.如果债务人用指示交付的办法将债权人所占有的动产交付第三人,债权人可依据对债务人的债权,主张第三人无权要求其返还原物.理由为,第三人对于侵权性占有人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和债法当中的返还请求权,如果第三人行使物权请求权,侵权性占有者可以使用对抗动产原所有者的抗辩理由对抗该第三人.理论上,当第三人的返还原物请求权和债权当中的请求权并存之时,应适用请求权相互干涉说.承租者依据买卖不破租赁对抗租赁物买受人的依据是,出租者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概括性转移.  相似文献   

7.
典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古老制度,与其它类似制度相比,其融资安全性更高,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满足融资者保留不动产所有权的愿望,并在保护弱者、平衡各方利益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充分认识典权制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典权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特殊他物权,应在立法中作出使其独立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规定,并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科学地确立典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被侵害产生的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为填补受害人的损失而产生的请求权,原则上财产性的请求权应当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而非财产性质的请求权不适宜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实务中要注意把握单行法规定的侵权责任特殊诉讼时效期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侵权之诉的诉讼时效可以直接适用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刘亮  王建海 《时代经贸》2014,(4):319-320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故意违悖善良风俗,积极实施侵害的行为并给债权人造成损害。从各国法律实践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成立基础来看,其请求权基础规范只能是侵权法一般条款,但具体的请求权规范又有差异。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的考察,我国法院在适用一般条款处理此类案件时,法律推理的过程不明,说理不足。笔者认为,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性质认识不清,惟有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的层面物权化的结果,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共同产生。从另一方面讲,侵权责任为不法侵害他人权利之行为,违约责任为债务人不履行契约上义务而生之责任。若债务人之违约行为同时构成侵权行为之要件时,即发生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在任何契约关系中均可发生。责任竞合是以不法行为人(债务人)角度观察而产生的概念;而请求权竞合是以受害人(责任人)角度观察而产生的概念。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共同的内容,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可以说,责任竞合与请求权竞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反洗钱法》构建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钱犯罪的日趋猖獗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立法等各种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打击。虽然我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正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但缺乏一部独立的《反洗钱法》,这给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提出我国《反洗钱法》的构建措施,以此作为完善我国反洗钱立法的选择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Centralization: A Constitutional View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overnment centralization is not a law of nature. It can be explained on the one hand by the endeavor of lo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of national assemblies to form tax and expenditure cartels, on the other hand by the constitutional power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take over state tax legislation and to act as a cartel enforcer. A case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moreover shows that such cartels generate a higher tax level and perform badly in interregional equalization of per capita income. The relevance of constitutional power for explaining centralization seems to be confirmed in variou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The tort reform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reached its peak during 1986, when 39 states passed legislation to limit court awards. The explosion of litigation and jury awards in the US. frequently was stated as the cause for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cri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s of the tort reform crisis. It concludes that the crisis was produced by the natural instability of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industry and by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pecific coverage lines.  相似文献   

14.
发展基金业的关键是基金业立法,而基金立法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部简单的所谓的“基金法”。本文通过对德国基金业立法的核心法——《投资公司法》的全面剖析,概括了其立法的市场基础和逻辑关系,并结合我国已在进行的基金立法工作,从而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或结论。  相似文献   

15.
作为民法的重要制度及物权的取得方式之一,取得时效制度有助于确定权利归属,促进物尽其用,提高诉讼效率并完善民事法律制度。目前这一制度已被大多数国家所确认,因此确有必要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构成取得时效,须自主、和平、公然、持续占有他人之物,并须达到一定期间。我国宜采取区分并存的立法体例,以利于民法体系的健全与优化。  相似文献   

16.
公司合并对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实现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应以损害公司合并效率为代价。新《公司法》很好地确立了这一立法价值取向,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制度的具体设计上,却存在诸多的缺陷,特别是没有规定债权人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对债权人的保护殊为不利,需要立法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7.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研究其他国家对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的规定,横向考察国外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法律渊源,广泛涉猎国际条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具体规定。可以看到这些国家早在一个世纪甚至更早之前就对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当警告损害竞争对手的问题提供了各种保护和救济途径。中国应该借鉴和吸收这些国家的规定,完善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相关制度,这不仅是遵守《巴黎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急迫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纠纷日益增多,而对于金融消费者的立法保护仍是一片空白.金融消费者由于其自身知识的缺乏和监管部门职能的缺陷在金融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金融纠纷就会出现投诉无门的窘境.因此借鉴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有益探索,我国有必要从立法、监管、教育等方面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保障其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同时对于金融机构应加强其义务与责任,促进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的规范化、人性化.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莹 《经济研究导刊》2014,(17):291-293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后半叶法学界对传统法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相对于传统法学定性的研究,法经济分析把定性、定量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法学研究。由于经济学交易成本、外部性和潜在利润的存在,侵权责任法为侵权立法指明取舍标准,平衡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并且促成个人福利的最大化,以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