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近日,中央财政下拨45.68亿元,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毕节市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的困境和成因,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试行教育券法制化,突围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户籍限制;推进制度设置合理化,简化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手续。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毕节市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的困境和成因,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试行教育券法制化,突围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户籍限制;推进制度设置合理化,简化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手续.  相似文献   

4.
数说教育     
《中国西部》2014,(24):8-8
<正>130.4亿元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4年城市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8.35%,用于对各地实施城市免学杂费政策给予奖励性补助,以及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78名2014年7月2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年中国高考新科状元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29个省市共产生78名高考新科状元,高考状元"阴盛阳衰"局面未改观:女状元占比高达55.13%,北京、广东等6省市男状元"全军覆没"。538分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彭超,6岁时因触电双臂截肢。2014年高考,他用脚执笔,这名19岁的无臂少年,交出了总分538分的答卷,超一本线3分(当地有5分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队伍,他们的子女多数会选择“家庭式”迁移,跟随新生代农民工父母流入城市生活,而适学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随之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下称“随迁子女”)能否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关系到人口流动中第二代移民的发展问题,而用制度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进城务工农民不断增多,学龄随迁子女比例不断扩大,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政府职责不明确、家庭劣势环境等,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面临入园难度大、费用高、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为保证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权利,政府、社区、家庭应共同努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改善家庭条件,提升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或主动或被动流向城市,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 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接连发出系列文件,主旨是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与规定;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等。2004年,中央政府又发文要求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一是围绕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构建"五全机制"。实行进城务工子女全接纳,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等享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年均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0余名,实现全入学。实行特殊教育全覆盖,建立关注残疾儿童长效机制,三残儿童全部随班就读或送学上门。每年投入资金2400万元,实行"学生饮用奶"、贫困学生"营养午餐"全免费。建成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2,(30):6-6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谈到高考改革话题时表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省市,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异地高考”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人物     
“为索回这1000亿元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元的成本。”——截至2004年11月中旬,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欠薪1000亿元。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经过调查后发现,农民工讨薪要支付巨额成本。  相似文献   

11.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年耀 《特区经济》2007,(8):142-144
当前,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在不断增加,跟随他们进城的未成年子女形成了一个庞大群体。这些农民工子女在上学、管理、心理诸方面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同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公平的教育,真正融入他们所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既脱离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又没有真正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范围,国内相关研究将此问题原因归结为经费保障问题。针对此问题,部分学者提出建立教育券制度,但并未详细分析其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教育券制度在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与贫困地区儿童上学难一样,普通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整推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从边缘化走向平等融入城市,但进展很不平衡。仍存在违背政策进行歧视性收费、民办简易学校难以获得批准和扶持,没有安定的校址,多数只能在城市接受6年义务教育等问题。文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的理念源远流长,远到两干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淳朴公平到近代的无差别教育的平等公平,而现在的教育更是承继优秀传统理念,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指南。因为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我国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将近2亿,而紧随其来的是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由于受到城乡经济二元体制、教育体制不完善和社会理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致使这些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公平是整个国家教育政策存在问题的缩影,义务教育、普遍公平等主题词已无法掩盖教育公平受到公众质疑的事实。因此,探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具体问题及缘由,并寻求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路径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有近1.5亿的农民进城务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在旧的体制框架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愈显突出。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赋予他们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对于体现教育公平,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开放潮》2005,(11):27-29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或主动或被动流向城市,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接连发出系列文件,主旨是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与规定;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等。2004年,中央政府又发文要求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2005年的中央i号文件更是将农民工正式列入了产业工人的队伍。福建省各地市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民工问题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与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城乡发展与规划的不断调整,大规模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各城市随迁子女规模逐渐扩大,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教育需求也日益增加,国家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黄莉 《特区经济》2009,(8):153-155
未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储备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农民工子女将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生存现状以及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角度入手,论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也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农民工城市化必然带来许多的问题,其中就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农民家庭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的现状、问题、原因及意义,梳理并提出解决措施,意在能为国家和社会更好地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广东省为例,深入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现状,揭示随迁子女的医疗保障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