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由于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与TRIPS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仍不客乐观。为促进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本文就刑法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在理解和适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同时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出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闵红 《华东经济管理》2000,14(5):113-114
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 ,如何强化刑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功能 ?本文从刑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以及选择制裁知识产权犯罪刑罚方法等几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闵红 《华东经济管理》2000,14(5):113-114
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如何强化刑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功能?本文从刑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以及选择制度知识产权犯罪刑罚方法等几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虹 《特区经济》2010,(2):254-256
著作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用刑事方法打击盗版、保护著作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我国对著作权实施刑法保护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有缺陷。本文着眼于探寻我国现行刑法制度不能有效保护著作权立法方面的原因,就如何加强和完善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制度提出对策,以期增强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侵犯著作权犯罪,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刑法》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保护范围较窄、保护形式单一、保护对象模糊等弊端,文章通过对刑法保护理念的分析,提出完善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注重对附属刑法及罚金刑等制度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靳羽葆 《魅力中国》2014,(24):302-302
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屏障,应当在保护食品安全领域充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食品安全的概念、刑法保护的现状等介绍,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两个立法缺陷:法条罪名设置过于单薄和资格刑缺失。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保护机制,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扩充食品安全犯罪罪名和增设食品安全犯罪的资格刑。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5,(8):53-53
从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获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对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知识产权保护正呈现出五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丁娟 《北方经济》2011,(21):68-70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不断出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也彰显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随着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高发,我国正面临如何通过刑事司法实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刑事法律对知识产权犯罪以及处理的规定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9.
朱梦雷 《魅力中国》2009,(27):42-43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于人们对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成果所享有的权利。我国自1997年刑法修订设立专节的侵犯知识产权罪以来,人民检察院已经依法起诉了一批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从司法实践看,尚存在一些困扰司法的突出问题,本文拟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日益加深,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也逐步深入。20多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一系列法律和实施细则,并在刑法中规定了一些相应罪名。而且我国在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先后修改了涉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以期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一个民族兴旺、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现行刑法主要通过对生产、销售者监管主体以及关于食品安全非法经营三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规制。但是刑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仍旧存在着缺陷。本文从刑法保护食品安全的入罪规则和刑法设置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在犯罪归类、规制范围、过失犯罪、刑法设置、罚金刑等方面发现的缺陷。然后,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其他学者的学说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鹏飞 《魅力中国》2011,(7):305-306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以法律手段保护食品安全成为必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违法犯罪频发,现行刑法规制力不从心。刑法学界对食品安全犯罪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国外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法网严密,科刑趋重。我国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制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具备现实意义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体系,则必须对其作用下的社会效果进行经济分析,全面统筹并考虑其可能的社会代价和个人成本,以使对知识产权开展刑法保护的功效适应并达到社会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实现法律规则与公众道德观念的彼此适应。同时,在确立知识产权刑事司法政策时,还应考虑适用范围的合理界定和特殊情形的处理原则,关注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及其司法审判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古代起就有“恤老”、“矜老”的传统,在老龄化问题目益突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的今天,我国刑法对老年人犯罪处罚过于严厉,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明显不够。综观我国古代及当今世界各国及地区,都对老年人犯罪处罚作出了从宽的规定,因此,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构建老年人犯罪从宽的刑罚制度,符合刑罚目的和刑事责任,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我国“矜老”的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顺应国际法治发展趋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单位犯罪构成中若干要素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刑法中增设了单位犯罪,这是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完善。但是,由于受传统刑法理论的束缚,对单位犯罪构成要素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认识不清,操作困难.在定罪和量刑上影响了对单位犯罪的打击力度。一、单位犯罪主体的界定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与刑事责任的承担者,是犯罪构成的基础。无明确的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则丧失实质内容。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物质承担者。何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新修订的《刑法…  相似文献   

16.
<正>商标权司法保护正在进入较好时期。一个基本的趋势是:提高赔偿额度,且对商标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加大。据最高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675人,起诉侵犯商标权犯罪10384人,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受理人数的88.9%。在知识产权侵权犯罪中,商标侵权犯罪占比之高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17.
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关乎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精神的落实,也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于男性性权利保护的紧迫要求.我国现行刑法并未对男性遭受性侵犯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刑法理论界对与男性性权利被侵犯的观点已经达到“准犯罪”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李春芳 《特区经济》2007,216(1):218-219
本文从刑事立法着手,探讨了对商标权犯罪中“同一商品”和服务商标能否成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犯罪对象的理解,明晰商标权犯罪对象,并从驰名商标的特殊刑事保护和反向假冒行为犯罪化处理两个角度提出完善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陈海州 《发展》2011,(1):45-46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现状 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在处理上经历了一个从打击为主到挽救为主的转变过程,我国刑法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以及各类犯罪情况的实际出发,在刑法中区别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适用刑罚和量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的犯罪现象不仅在数量上逐年上升,而且案件种类不断增多,细化趋势也很明显。自1997年刑法典颁布至今的刑法立法实践证明,目前我国刑法立法的犯罪化特点突出,非犯罪化占得比例极少,犯罪圈扩大化特点明显,影响刑法立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影响因素诸多。本文主要对犯罪学的应然与实然之罪理论、刑法立法的谦抑性原则、犯罪圈扩大化的价值追求等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