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网上银行作为现代银行业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人民生活的便利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因为网上银行监管带来的经营风险突出,主要有网上银行监管法律缺位带来的风险、网上银行监管手段落后带来的风险、网上银行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对此,需要通过健全完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建立网上银行监管体系,实施多元化监管、加强网上银行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帮助和促进网上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处于初级阶段,但传统监管目标、模式与手段、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格局、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等面临冲击.完善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提高网络金融的技术水平、充分考虑网络银行业务的风险,建立统-监管模式,是促进我国网络银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模式、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业务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并提出了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等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其持续、高效、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网络银行从起步到发展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现阶段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文章从网上银行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网银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深刻剖析了现阶段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网络不安全、用户观念落后、监管法律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网上银行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树立网银发展意识,以客户为本,创新服务,改进网上银行监管和完善法律制度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4)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蕴含的风险日渐突出。P2P网贷平台运营面临的风险不仅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违约风险、道德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法律风险、监管风险和市场风险。防范网络借贷的风险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管机构以及建立信息共享的征信体系三方面入手;微观层面则主要是提高平台自身的运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黄正新 《经济师》2001,(8):86-87
我国网络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发展较快 ,但存在着风险加大、技术后进、人才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应采取建立网络金融市场安全防护体系 ,加快发展网络加密技术 ,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网络化建设投资的力度 ,切实加强金融机构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抓紧制定、完善网络金融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家荣 《生产力研究》2012,(8):70-71,129
网络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其以交易虚拟化、服务个性化、经营混业化、监管国际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引发风险的因素与传统银行有很大的不同。网路银行的3A(Any time,Any where,Any way)服务方式,使它更易于受攻击,且受攻击的范围更大、方法更隐蔽,致使网上银行的风险和安全问题成为阻碍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给网络银行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旨在从法学角度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6年我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限越来越近,将会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以入股方式与国内银行合资、合作,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正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较大的风险。为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竞争环境,有必要关注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带来的问题,检讨我国的相关立法,完善法律监管以防止外资银行在入股中资银行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交易风险的内部监控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马晓军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可分为政府及行业的外部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然而由于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市场,就算外部监控再严厉、再完善,如果金融机构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或是其自身就甘冒风险孤...  相似文献   

10.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内生金融需求催生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与农业生产内嵌从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用约束下降低交易成本、以灵活便捷的贷款方式为社员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但法律保障缺失、发展资金匮乏、风险防控薄弱等缺陷制约着其健康发展。通过现代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从制度构建角度提出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地位、加强惠农政策扶持、完善全面监管机制等法律保障;以联合外部企业合作、外部金融资本转贷、构建多层次资金互助体系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通过健全内部风险监督制度、扩展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创新农村贷款抵押担保制度进行风险防控。在外部金融环境的支持及制度激励下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高效、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用衍生品监管:理论分析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中,信用保护购买者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多种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巨大风险,随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危机,或者破产而导致金融恐慌。当前信用衍生品的市场统一监管模式应是中间型监管模式,即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交易市场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形式。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主要问题是信用事件的界定、资本保证金要求及监管归类问题。建立中国信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应从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市场准入监管和资本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基于网络融资能够较好地解决其运营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并减少融资成本。但是,由于网络融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及互联网征信体系不健全,使得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时面临一定风险。因此,可通过完善网络融资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以及健全互联网征信体系,来防范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张婧 《经济问题》2024,(5):76-82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蕾 《经济研究导刊》2013,(34):121-122,126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就越来越重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的现象会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究其原因主要有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松懈以及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失灵。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问题,应在健全相关法律监管体系的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和公司三方面入手,形成综合、完善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它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这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体制,一是加强外部监管体系建设,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晰监管主体、强化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监测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资本充足率水平等;二是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立防火墙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消费观念升级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实现快速发展。相对于无场景支撑的"现金贷",与消费场景深度结合的场景消费金融的结构、流程和参与者更为复杂。当前,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为用户信用风险、欺诈与套现风险、法律滞后纠纷频发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等。形成风险的原因主要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忽视行业风险控制;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套利与法律风险突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信用风险不断积累;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能力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金融知识匮乏;公司内部控制不足,导致内控风险高企。因此,我国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强对场景消费金融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石奎 《财经科学》2023,(5):34-47
强化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预防监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要求。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预防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穿透式监管”“冒烟指数”“监管沙盒”等监管理论,实践中探索出了“依托型”“嵌入型”“专属型”等监管模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机构预防监管工作仍面临法律、资源和技术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借鉴欧美国家夯实风险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统筹推进金融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多措并举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变性强的“基础模型+特色识别点”监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体系:本质、风险与法律监管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网络融资行业的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于平台法律定位不明确,易引发信用违约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善,行业规范化发展任重道远;易从普惠金融异化为非法的民间借贷、诈骗、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违法行为这几个方面.针对上述法律风险,本文在借鉴域外有益做法的同时,结合我国的经济大环境,提出了多元化网络融资平台,明确监管部门职责;规定具体的网络融资准入、业务运作和退出机制的法律风险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的产生.网上银行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也存在着新的风险和使银行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阐明了网上银行的概念和特点,从网上银行的历史发展追根溯源,分析了网上银行的风险及监管,并拟对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