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测度了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更多地体现了政府指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主板市场的配置效率最低,创业板的配置效率最高,中小板的配置效率居中;在市场竞价条件下,仅中小板市场发挥了基础配置作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配置效率尚未显现。因此,只有在强化市场监管独立性的同时,大力推进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完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风险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多层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效率,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建立并没有在实践中提高风险配置的效率;中国的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市场收益率并无显著的差别,但是他们的风险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的现象说明了中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运行是无效率的。上证主板市场波动率的变动会引起其它市场波动率的变动,市场联动性地位的不平衡为投资者个体优化风险配置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分别对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与主板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中小企业板走势受主板市场引导,且长期附属于深证主板市场。而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则可以独立于主板市场,进而为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而推出创业板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对刚推出的创业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立我国二板市场的必要性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证券市场由潜在证券供给向现实供给转化;增加上市公司的竞争性;二板市场可成为主板市场的预备市场。二板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影响到相关法律的调整;使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得以真正实现;加快了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在占有大量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存在主板市场定位不当、中小板市场边界模糊、创新板市场亟待完善,“新三板”任重道远、区域产权市场功能削弱、市场“转板”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主板市场重新洗牌、强化中小板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板、扩容“新三板”、完善区域产权市场、建立“转板”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铭 《深交所》2005,(12):17-17
针对直接融资比例偏低、中小企业板发展速度缓慢以及国内企业大量海外上市导致内地股市边缘化等问题,参加第四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的证监会老领导刘鸿儒、周道炯、陈耀先纷纷表示,希望国内资本市场能够做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的三个“不偏废”。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三板组合而成的多层次市场结构。不妨把资本市场体系与教育体系相比——主板是大学,中小板和创业板是中学,即将推出的国际板是留学研究生院和博士后流动站。想通了这个道理,对四者的关系问题就豁然开朗了。主板市场:上证和深证主板主板市场是股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8.
冯小树 《深交所》2008,(3):13-15
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有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以及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应与现有的市场有所区别。资本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的资本市场必须结合其服务对象即  相似文献   

9.
佘巍 《时代金融》2014,(6X):166-168
介绍了我国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情况,并运用Jefrey-Wurgler模型对这三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参数为负数,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参数为正数。而且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小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又高于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情况,并运用Jefrey-Wurgler模型对这三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参数为负数,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参数为正数。而且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小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又高于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新三板在我国自成立以来就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转板制度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三板的健康发展。打通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转板路径,在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架起互通的桥梁对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是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25日,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块正式运营,这意味着我国多元化资本市场的格局正逐步形成。推出中小企业板块一方面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投资人投资中小企业的需求,是金融资源和资本市场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当然也为今后中小企业上市开通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创新与实施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完整的证券市场制度不仅包括发行、上市和交易制度,还应包括退市制度.通过退市制度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是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因此,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研究.今年5月,中小企业板的顺利推出,迈出了创业板市场分步建设的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雏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市场实际、同时又与国际接轨的退市制度使资本市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小企业板块乃至整个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27日,一个值得中国资本市场纪念并铭记的日子——六年前的这一天,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了设立中小企业板的重大决策。由此,一个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市场板块应运而生,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春天。六年来。中小企业板坚持从严监管,深化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探索有效的监管制度,为创业板平稳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ETF上市对中小企业板市场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中小企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对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后,以Amivest比率衡量的中小企业板价格指数(中小板P指数)的流动性是增加的;以GK波动值衡量的中小板P指数的波动性是减小的:市场效率系数法与暂时性价格变动效果分析结果均显示: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后,中小板P指数定价的有效性得到提升。综合来看,引入ETF交易后,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整体质量变好。  相似文献   

16.
非公开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的两种形态——公开与非公开资本市场的特征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得出以主板市场为主体的公开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较大障碍,而多层次非公开资本市场则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并提出了加快非公开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荣 《南方金融》2000,(11):30-32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的主板市场而言,是主要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募集资金提供服务的,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方面不同于主板市场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8.
证监会、商务部及外管局在内的多个部委就国际板推出的法律问题已达成共识,国际板的推出只剩下技术测试和时机问题了.设立国际板,允许境外公司到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设立国际板,接纳境外优质企业到上交所上市,允许优质红筹企业回归,将是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国际板,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建成开放式的证券市场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汇丰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渣打银行等境外知名企业及中移动、中海油、中国电信、百度等红筹企业对在国际板上市态度积极;我国今年6月重新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8月份启动的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为国际板的推出创造条件;上交所有可能先推出跨境ETF作为国际板的前奏,为国际板积累风险控制和跨境结算的经验.推出国际板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大势所趋,我国资本市场的下一场重头戏即将登场.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证券市场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并不是由于发达国家投资率更高,而是在于发达国家有更高的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提升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发展的一个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底,首批28家企业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启航。创业板市场弥补了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体系中间层次的缺失,形成了由我国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场外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