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利维坦模型是分析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关系的理论起点,但现实财政分权实践与该理论中的分权假设有很大差异。转移支付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力来源,这极大地削弱了财政分权的效应,容易造成政府间的"串谋"、"公共池"不良竞争、财政幻觉和财政依赖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政府规模膨胀的重要因素。在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结果都不支持利维坦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政治经济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本文在我国的政府治理体制背景下,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失衡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地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激励来自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绩效考核,而不是享受公共物品的当地居民的评价,所以财政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官员对任期内经济增长作用不十分显著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本文以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这两项基本公共服务为例,基于1995-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的效应,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本文在我国的政府治理体制背景下,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失衡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地主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激励来自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绩效考核,而不是享受公共物品的当地居民的评价,所以财政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官员对任期内经济增长作用不十分显著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本文以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这两项基本公共服务为例,基于1995-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的效应,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赋予了地方政府特有的财政与政治双重激励,致使地方政府政绩导向偏离,政绩考核扭曲,深陷政绩困局。化解地方政府政绩困局,必须立足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内在关联,推进公共预算制度改革和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从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选取地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度作为政府环境治理的代理指标,利用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垂直治理体制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自身并不是导致中国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的原因,适度的财政支出分权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水平,财政收入分权和中央向下转移支付的对环境治理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了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变量间的交互效应后发现,转移支付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但过度分权降低了转移支付效率,造成环境治理投入偏低。  相似文献   

7.
只有分权才能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承担着为公民提供关系密切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而分权对地方政公共物品提供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应将财政分权与地方性公共物品提供纳入法制化轨道,在行政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社区治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改变理论界以往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综合的配套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同时考虑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中国式分权视角,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现象进行解释.理论分析表明,在由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相互嵌入构成的中国式分权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政绩,具有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动机.利用2000年~ 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式分权下的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为了实现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中国需要对现行财税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机制进行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9.
基于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中国式分权体制,建立一个中央与地方及地方政府间的博弈竞争模型,考察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强调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重视财政激励,令地方政府过分偏向基础设施投入而忽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禀赋条件好的地区其地方政府更“重基础设施、轻环境治理”,禀赋条件差的地区其地方政府反而会相对减少基础设施投入,而更重环境公共物品投入;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公共物品提供存在策略性互补行为时,溢出效应的上升将使两个地方政府的环境公共物品供给增加,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公共物品提供存在策略性替代行为时,溢出效应的上升将使两个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公共物品供给出现“骑跷跷板”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世界范围内府际关系的变迁表明,近年来府际关系出现了地方分权与自治、府际合作与多中心治理的趋同倾向。造成这种趋同倾向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民主政治改革进程中民众参与政府治理的需要以及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我国处于同样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实行地方分权具有必然趋势。而财政分权是地方分权的核心,实行财政分权具有必要性,但同时也具有条件性。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取向应该是制度化的财政分权,适度下放税权,同时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分权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和绩效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经济领域两个热门的改革话题,但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存不存在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呢?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对深化我国的财政分权和推进我国的绩效管理又有何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呢?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研究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并从这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推进我国绩效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3—2016年全国87个重点城市的数据,通过DEA-Tobit、面板门槛回归等方法,深入探究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赶超行为以及环境治理效率三者关系,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影响不同:三、四线等经济欠发达城市群的地方政府赶超行为能够为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带来正向影响,但一线及新一线等经济发达城市群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却不利于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效率的非线性影响主要分布于行政级别较低、经济发展落后区域。上述区域的财政分权只有达到或者超过门槛值时,地方政府赶超行为才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3—2016年全国87个重点城市的数据,通过DEA-Tobit、面板门槛回归等方法,深入探究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赶超行为以及环境治理效率三者关系,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影响不同:三、四线等经济欠发达城市群的地方政府赶超行为能够为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带来正向影响,但一线及新一线等经济发达城市群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却不利于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效率的非线性影响主要分布于行政级别较低、经济发展落后区域。上述区域的财政分权只有达到或者超过门槛值时,地方政府赶超行为才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建立了财政分权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我国30个省市义务教育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的提供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提高财政分权度总体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提供效率,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财政分权对我国公共义务教育产生了“性别效应”。我国在维持现有“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出体制的基础上,应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开拓县级财政收入源泉、规范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等措施来降低财政分权对部分省份义务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经济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因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达到拐点。  相似文献   

16.
财政分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而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诸多学者试图从财政分权的角度来透析中国经济发展,但其基本上都是单纯从GDP的增长率来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文章跳出单纯GDP考察指标的视角,以包容性增长的视角对中国的财政分权作用进行再衡量.采用SPSS的相关分析进行考量,发现中国的财政分权无益于促进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并进行了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考核指标构建.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2009年全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应用多种方差分析方法及Tukey检验等相关后续检验方法,将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分权度相结合分析其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财政支出结构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交互项对维持性支出比重和社会性支出比重的线性相关值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度对维持性支出比重有显著影响,对社会性支出比重和经济性支出比重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比重有显著影响,对经济性支出比重没有显著影响。各地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时要综合权衡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995—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构造了财政分权、教育发展及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模型。综合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存在跨区差异,即财政分权对东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同时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中国层级教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本文提出针对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特征,政府应该给予不同的财政政策来解决现存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层级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与卫生公共品供给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机理.对1995-200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进行面板3SLS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财政分权度越高,且卫生公共品的供给总量和人均卫生决算费用也会增多,但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将降低;市场化程度与财政分权度和卫生公共品供给正相关;竞争程度越激烈的地区卫生公共品的供给越少.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策略互动行为究竟是"逐顶竞争"还是"逐底竞争"?基于我国29个省(市)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意味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呈现出"逐底竞争"特点。(2)引入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交互项的研究表明,环境分权对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意味着环境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逐底竞争"被弱化,"逐顶竞争"被加强。(3)考虑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表明环境分权改革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