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柏莉 《珠江经济》2007,188(4):18-20
长三角的迅速崛起引发了“珠三角失去竞争力了吗”与“长三角与珠三角孰优孰劣”的热点探讨,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与竞争一度成为区域经济的热门话题。事实上,中国三大经济圈的相互博弈发展,绝不是两败俱伤的竞争贬损,也不是缺乏互动激励机制的简单合作,而是由“竞争”走向“竞合”,即竞争与合作相生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正> 长三角与珠三角正在形成中国的两个最大的都市圈,但这两个都市圈类型很不一样。 一、长三角都市圈是城市功能互补的都市圈 长三角经济圈以上海为核心,囊括江苏、浙江的14个城市,是我国区位竞争力最高的经济圈,目前正处在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阶段,未来10年内将可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区和新型制造业基地。长三角都市圈以  相似文献   

3.
“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这曾经是上个世纪后半期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由于,珠江三角洲得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因此,珠三角的经济活力被最早焕发出来,并北上影响到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各个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浦东开发的进展,长三角的经济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再加之长三角地区经济融台的势头优于珠三角地区,因此,长三角地区顶替了原来由珠三角占据的位置,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搂来,长三角提出了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口号,区域之间的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大到产业在各地域的分配,小到交通卡的互联互通,长三角再度显示出先行一步的气势和风范。然而,珠三角地区也不甘心“慢半拍”,通过CEPA的整合,原来的珠三角将以更大的包容性将包括香港在内的区域整合进来,形成大珠三角的概念,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功能也加快了融台的速度。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谁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人们拭目以待。由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近三分之一,所以,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全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两个地区有什么样的作为。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竞争,并不是着眼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角逐,而是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关系如同是赛场上一个队内的两个队友:竞争并共同前进着,其目的是带动整个队伍的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4.
CEPA推动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启动了珠三角与港澳新一轮的经济互动;而大珠三角新一轮的互动将是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因为CEPA的核心是内地对香港的服务业打开了大门;这种在CEPA平台上珠三角与港澳在服务市场方面的互动与合作,其发展前景应该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经济互动的最终结果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香港与广州将成为大珠三角两个不同经济循环体系的服务枢纽。  相似文献   

5.
渤海三角经济圈的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经济区于1986年成立,经济聚合一直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实践上进展较?A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该区域聚合与合作的条件日臻成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以后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区域或现代化高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经历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的带动下,渤海经济圈即渤海三角的一体化整合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7年杭州市与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指标对比和首位度分析,从杭州在长三角16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提高杭州城市竞争力需关注的问题和长三角经济发展对杭州的启示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杭州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不断提升杭州的城市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构成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目前面临着外资调整布局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升温两个有利时机。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必须以区域内三大重点经济板块为依托。在融入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刘兴景 《宁波通讯》2012,(16):21-21
总部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东南沿海诸多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杭州、苏州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等城市都非常重视,宁波也把总部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什么当前总部经济会成为一个热点?其理由有三:(1)总部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服务于生产环节的研发、营销等功能却显得滞后,其发展迎来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全球性生产组织网络体系得以持续强化,商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跨国跨境交易和流动的加工贸易,日益成为融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密切内地与台港澳经贸关系,为打造珠三角、长三角等世界  相似文献   

10.
魏浩  张二震 《开放导报》2003,(11):31-33
目前,深圳面临着金融中心转移、吸引外资能力下降的严峻挑战,香港面临着内地经济全面开放、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严峻挑战,珠三角也面临着日益崛起的长三角的严峻挑战.对于处于同一地区的深圳、香港和珠三角来说,要保持经济发展,突破挑战,就要有新的目标,新的手段.现实的选择就是:港深一体化,构筑大香港,使大香港成为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龙头,各地区之间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走出困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提升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该文以长三角二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城市间与竞争力影响因素间互动作用的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采用“多维乘数法则”对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对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竞争力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级城市群竞争力协同增强,进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又见民工荒!不仅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面临着招工难,连内地企业也开始面临用工荒,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减少。有媒体调查称,留守儿童成为农民工外出减少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子女牵挂的问题,这些确实是农民工外出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4,(33):13-14
【香港《信报》】从各种迹象来看,当前大陆的宏观调控触动了很多地方政府和大企业的利益,引起反弹是意料中事,其中以沿海省份,特别是长三角经济区受打击最大,原因是南方的珠三角向来是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和国外融资渠道多,内地的紧缩政策影响不大,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窗口”,华南经济区可以说基本不受当前的宏调影响;相反,在长三角的上海却受到宏调的直接冲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对比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对海西产业结构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西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相对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业结构分量都为负贡献,可以将这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海岸线长、深水港湾多、有条件建设大型深水港和大型临港工业的海西地区.  相似文献   

15.
如果放在几年前,谁都不会想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下游的东北,在世界金融危机袭来、珠三角和长三角遭遇严重冲击时,能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2009年初,东北的潜力显现出来。此时,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形势十分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并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以中心城市形成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区,都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构成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目前面临着外资调整布局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升温两个有利时机。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必须以区域内三大重点经济板块为依托。在融入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板块之间要创新具体合作模式,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最大化提升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的外源型经济比较发达,其中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3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27.27%,珠三角人均外贸出121与利用外资均要比长三角地区高出许多。经济体制改革最早,市场经济程度最高的地区,长期的富民政策使得居民人均存款水平普遍高于长三角。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到近期,已然出现了各地区依靠自身优势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局面。虽然西部地区随着“大开发”突显繁忙,但仍抵不住京津唐、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地区的光芒。其中,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之间的竞争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0.
庞金华 《港口经济》2009,(12):46-50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进程,环渤海区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之后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我们看到,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呈现出由极化向泛化发展的趋势,充分体现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寻求资源要素整合、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然而,多年来阻碍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