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水平井准确入靶和确保水平井在目标砂体中钻进是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钻前地质分析进行层面地质建模和属性模型,并将设计轨迹和实钻轨迹投影到地质模型中,直观的反映轨迹在目标砂体的位置,根据模型刻画的目标砂体的构造情况、砂体的展布、厚度及钻头在砂体中的位置,对轨迹进行调整,保证轨迹在目标砂体中钻进。该方法在准东地区多口水平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准东地区多口水平井实际导向为例,详细介绍下层面模型和属性模型建立的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GMS实现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场地环境调查和地下水评价等工作的常用辅助手段,如何快速、高效地建立能直接应用于指导场地环境调查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在工作应用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将从三维地质模型定义与概念出发,分析在实际建模时数据收集整合、模型建立手段、常见构造设计、建模交互分析等内容,为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数据的数据量比较庞大、数据种类繁多且比较分散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数据库的概念。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地质管理的现状出发,介绍了综合地质数据库及勘探工程三维建模技术,利用三维地质模型,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建立了综合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LD区块位于**盆地中央坳陷东南坡,具有砂体结构复杂、纵向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和剩余油分布不明确等特点。利用地质建模软件,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然后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区块储量、压力、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5.
薄层稠油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是薄层稠油开发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孤岛油田渤89块馆上段3-4砂组三维地质模型,针对薄层稠油油藏的描述关键,精细刻画了储层展布及微构造、隔夹层分布等地质特征,为数值模拟研究和油藏工程研究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地质依据,指导了开发方案调整和新井部署设计,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井勘查时地质的复杂性和水量预测时的不确定因素,将三维地质应用于水井勘查及水量预测,更加体现出三维地质模型技术仿真、直观、高效的特点,实现了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的目的,对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及各行业建设过程时应用三维地质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歧南凹陷K50区块储层分布及物性变化较大,地层非均质性强的现状,采用克里金插值与序贯高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和精细油藏描述,建立了构造、岩相和储层物性模型,并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区块进行了储量计算和油气有利聚集区的预测。研究认为该区块动用程度低、滚动勘探开发潜力大,若对有利区进行合理的开发方案部署与实施,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开展了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研究,包括储层精细成像处理技术、三维相干体处理技术、地震特征参数提取及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港中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研究对地震资料再处理,建立构造和储层模型,针对港中油田低阻油藏和水淹特征,进行测井二次解释,滩坝砂体开展内部构型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深化了老油田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路线,为重建井网结构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南合作区内储层河流相砂体具有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等特点,给井位部署带来严峻的挑战。高精度三维地震在平面储层识别与预测上体现出较大优势,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通过三维地震最小泊松比预测储层在开发1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区块北部遇到困难。2018年重新处理解释和反演以及持续深化地震多属性研究,提出了平均泊松比、时间厚度与瞬时振幅等地震多属性综合评价储层的方法。经过近3年的井位部署应用实践,储层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开发效果明显,完钻井静态I+II类井比例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系统建立了三维仿真框架,建立了三维空间属性模型和非空间属性模型,分别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并建立了Hardy-Cross迭代模型和离散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优化通风网络模型。并以C#语言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复杂断块油藏不仅具有较多的断层,其断块也相对较小,断裂系统比较复杂,给人们正确认识油水层分布状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油田的开发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并重视对地质基础的相关研究,通过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实现对剩余油的深入开发以及充分利用。本文将选取王家岗油田王102断块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希望对地质建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80年LJ油田南区投入开发,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发现该油藏构造复杂,局部构造不落实,特别是断层分布错综复杂,低级序断层落实程度差.受该油藏复杂构造的影响,动态注采对应差、注水效果不理想的矛盾日渐突出,油田提早进入产量递减期.本文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开发动态等资料,在精细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应用相干体技术、地震属性提取技术等多方位地判识不同序级断层的存在和发育特征,进一步落实了构造形态和地层接触关系,建立了精细静态模型,为寻找剩余油富集区,指导油田下步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推动认识深化,随蓿数字化油藏描述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油藏描述技术的普遍运用胜采厂渐渐地对油藏认识有了新的提升。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地质所技术人员创新地质剖析模式,依据数字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建模数模一体化,深入剖析坨七块沙二8—10单元构造特征与储层物性,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全力打造可视化数字油藏,力争实现2015年建模数模主力区块的全覆盖,增加地质储量,确保采油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崔家寨矿采空区分布杂乱、无规律,多层位采空区叠合。在三维地震施工中,针对地质任务和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体,其施工方法的采用和地震资料采集中最佳因素的选取,地震资料数据处理中分步骤目标的确定、参数的优化及特别强调的步骤、监控,成果处理资料的分析、解释工作中各种地质现象的波组特征及各种情况下采空区的不同波组特征特点等均进行了阐述,并对照井巷资料的实际揭露情况进行了对比效果的分析。期望能对今后开展类似地区、面对类似地质问题开展三维地震工作有所帮助,也期待今后对待类似的地质问题能从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Navisworks软件是一款应用广泛的主流BIM软件,支持项目相关方整合、分享和详细审阅三维设计模型,具有强大的多专业协同设计、施工进度及工艺模拟、三维大场景展示和碰撞检查等众多实用且成熟的功能。在进行BIM模型碰撞检查时,往往需要按照碰撞点属性将所有碰撞点进行分组和快速查看等操作。文章基于Navisworks API,通过二次开发,研究更方便地进行碰撞检查结果的后处理功能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一种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通过三维建模功能建立各零部件的三维模型以及装配体模型,通过SolidWorks Motion插件进行运动仿真,验证其可靠性,然后通过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其应力、位移等。  相似文献   

18.
自苏里格南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上千平方公里地震采集、处理与解释,并钻探、压裂和生产几百口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解释和分析.为了将这些理解整合到三维模型中,形成系统化的地质认识,从2017年底开始开展了完整的地质综合分析工作,包括地质分层重新审查,测井沉积相解释更新,沉积相图手绘及数字化和岩石物理截止值分析.在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页岩气工业的蓬勃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储层钻遇率的地质导向技术已逐渐成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的目的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具有耙窗较小、构造复杂等特点,给地质导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此,在进行川南页岩气生产水平井A井地质导向工作时,首先,钻前详细分析区域地质情况,邻井测井响应特征,进行钻井地质设计、地层对比和建立地质模型,制定相应的入靶控制方案和水平段控制方案,并在实钻过程中结合岩性特征、气测、钻时等录井参数进行实时调整,是保证水平段长度、安全高效钻进,提高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的关键。该井水平段钻遇优质页岩储层1620m,优质储层钻遇率达95.3%,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CAXA实体设计的自定义参数化零件功能构造三维模型并定义相关变量,通过CAXA实体设计提供的与Excel表格的动态链接,由预建在Excel环境下的表格数据驱动三维模型,实现蝶阀产品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