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西省万载地处赣西北边陲,辖16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48万,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全县有近一半的乡镇坐落于山区、半山区,有4万余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及地质灾害区,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面临着耕作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五大难题”,生命财产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的保障。从今年开始,我们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的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解决移民搬迁1万人。今年已经实现移民搬迁1118人,解决了两处山体裂缝地质灾害区的灾民全部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2.
今年,江西省永丰县将地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400名贫困群众纳入了移民扶贫工程。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好事做好,永丰县在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宝贵经验的同时,积极创新移民举措,既改善了深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既让久居深山的贫困户搬得出,又让他们稳得住、富得起。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安福县是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之一,辖19个乡(镇)、253个行政村、38万人口。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安福贫困落后的面貌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居住在深山区、库淹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其贫困程度尤为严重。为了更好地扎实推进移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让贫困群众从恶劣的环境中走出来,更快地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现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陈晓平 《老区建设》2008,(19):41-42
江西省万载地处赣西北边陲,辖16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48万,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全县有近一半的乡镇坐落于山区、半山区,有4万余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及地质灾害区,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面临着耕作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五大难题”,生命财产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的保障。从今年开始,我们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的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解决移民搬迁1万人。今年已经实现移民搬迁1118人,解决了两处山体裂缝地质灾害区的灾民全部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5.
黄振根 《老区建设》2008,(17):53-55
享有“全斟生态示范县、全国面包之乡”称号的资溪县位于江西省的东部,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福建光泽县毗邻,令县总面积为12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人,山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森林衢盖率达87.6,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全县有3764户,15309人住在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6.
万安县集库区、山区为一体,库区和深山区人口9.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2%。库区深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短腿”。推进移民扶贫,变“短腿”为“平腿”,促进库内与库外、山内与山外互动协调发展,是库区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一、推进移民扶贫,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002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对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了全面调查。据统计,全省有25万人生活在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等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要就地稳定解决25万困难群众的温…  相似文献   

7.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辖10个县(市、区),180个乡(镇)、街办,国地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省定贫困村87个,按照全国2300元的扶贫标准统计,至2012年底,全市农村仍有贫困人口38.5万人,并且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面临着"耕作难,行路难,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娶妻难"等六大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困难,近年来,宜春市围绕"整  相似文献   

8.
九江市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已有3062万在册贫困人口相继解决了温饱,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本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任务。但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影响,九江市一些特困地区确实是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这些地方的群众大多数生活在“六无四缺”即无路、无水、无电、无学校、无医院、无村部,缺田、缺粮、缺钱、缺资源的深山区、库区等特困区域,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一、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及实施移民扶贫的必要性1、深山:①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探索扶贫移民开发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各级党政和扶贫移民开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安福县坚持“主攻项目、决战四区,差异发展、打造强县”的发展战略,将移民搬迁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发展园区经济结合起来,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打造一批有规模、有特色、设施齐全的移民新村。通过“内聚外迁”的办法.将生活在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向生产生活就医就业就学条件较好的园区、城区和集镇集聚。自实施移民扶贫政策以来,  相似文献   

10.
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移民扶贫有利于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这部分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为他们提供了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医疗、市场、信息、交通等资源的均等机遇和条件;有利于原居住地的生态资源保护,真正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贫困群众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遂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他们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全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困面貌明显改善。但由于诸多原因,贫困状况依然存在,扶贫任务仍很繁重,而且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落后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地脱贫的成本相当高,为使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该县充分抓住了移民扶贫这一历史机遇,举全县之力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移民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积极探索移民扶贫的新途径,顺利推进了移民扶贫试点工作。2003年,该县已实际完成异地搬迁647户,…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吉安老区的扶贫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8亿元,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00多个,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808元提高到1197元,年均增长10%;贫困人口由39.8万人减少到29.7万人,贫困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培训贫困劳动力6.3万人次,资助4800名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农函大学习,95%的贫困劳力都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移民扶贫有利于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这部分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为他们提供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医疗市场信息、交通等资源的均等机遇和条件,有利于原居住地的生态资源保护,真正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贫困群众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余年的扶贫开发,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扶贫成效举世瞩目。但是,在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多数属于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居住在生活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远山、高山、石山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扶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多年扶贫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迁移扶贫,通过多种迁移途径让其寻觅新的生活乐土。本文结合十堰市的实际,就迁移扶贫的一般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以供参考。十堰市有340万人口,按行政区划在鄂西北边睡,按山系走向为秦巴余脉,属西部贫困地区之列,其贫困状况有…  相似文献   

15.
涂民 《老区建设》2007,(11):38-39
江西省横峰县境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全县国土总面积655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场、办事处),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多。有近2万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贫阽1人口的生存发展问题,从2004年起,县委、县政府根据深山库区群众的迫切要求,按照“群众自愿,国家扶持,部门支持,社会帮助”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四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100余万元,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9个,对54个自然村(居住点)的1446户6000人实施移民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16.
陕南大移民     
在陕西,饱受自然灾害之威胁的地区主要在陕南。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汉中、商洛,几乎每两三年就要经受一次洪涝地质灾害的侵袭。把身处偏远山区、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生活贫困的279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彻底搬迁出来并安置好,这  相似文献   

17.
近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将从明年开始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让一些农村居民从贫困山区搬出,彻底远离地质灾害。据介绍,这两项工程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和39.2万,其规模将远超过三峡移民的150万人。  相似文献   

18.
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全省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库区、湖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流、物流、信息流不畅,生产落后、生活困难,行路难、上学难、治病难、增收难、娶妻难、住房差等问题十分突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要就地解决这些贫困人口面临的诸多问题,成本极高,难度极大。因此,江西自2003年开始采取搬迁移民,异地有土安置扶贫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十年来,先后搬迁贫困人口50多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韦明芳 《老区建设》2008,(11):48-4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西省环江县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山区的贫困居民迁入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实行易地安置扶贫。经过20年的努力,该县安置本县贫困群众1454户6887人,接收了都安、东兰、大化三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1.25万户近6万人,成为广西最大的易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使6万多生活在“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大石山区贫困人口下山安居,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划区扶贫”的提出伊克昭盟是内蒙古自治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贫困地区之一。八个旗市均属贫困旗市。其中列人国家重点扶持的有五个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列人自治区重点扶持的有三个旗市(达拉特旗、鄂托克旗、东胜市),全盟138个乡镇、苏木,12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5万人,占总人口的11.8%。1986年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大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经过扶持,生产得到发展,生活有了提高。随着伊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一部分基础较好的贫困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但是由于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