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劳动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要素,其配置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劳动要素配置的过程。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包括劳动力总量提升、结构优化以及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改善。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及劳动力总量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总体上而言,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在不断提升;而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出现了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报酬份额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与局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予以解决,以不断提升劳动要素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变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又反过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联立方程,运用2001~2011年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内生性,结果发现:资本、劳动和市场因素将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因素、宏观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起到决定作用,劳动力与资本供给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此外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型是相互作用的,可以通过产业和劳动力的聚集与分散效应,实现劳动力市场完善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初级化阶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国内学者利用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的模型分析了熟练劳动力紧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作用。文章基于这一模型的分析指出熟练劳动力瓶颈的形成将会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时分析了熟练劳动力紧缺的主要原因年口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台湾地区地理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了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之后,传统经济以劳动力密集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丧失竞争力,在国际间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情形下,资本的效率和技术的创新才是推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两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引发劳动力收入的差距,进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而且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影响各国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结构,这是形成劳动力国际流动方向的最重要的成因。因此,研究国际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必须研究国际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这对于分析当前的国际劳动力流动现状和将来的趋势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乡结构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论述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人们更多地注意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忽视社会结构(即城乡结构)的调整,这是不全面的。我国农业结构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城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乡居民民收入差距的悬殊性。要实现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必须消除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理顺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开放城市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进城提供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功能性短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中国内地部分地区仍存在大量剩余闲置劳动力;而另一方面,开始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工荒"出现向内地蔓延的征兆,部分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也开始上涨。那么,我国的劳动力是否短缺呢?本文仅从劳动力市场功能不完善这一原因出发,解释劳动力功能性短缺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民工荒"产生和持续出现的缘由更多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诸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等的演变和调整相关。这正是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必然反映。今后,我们应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积极发掘现有"人口红利",横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纵向实现产业的垂直升级,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真正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国家实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利用1997—2008年各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度量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近10年中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产业内技术效率的提高,但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也不可忽视;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有效的,而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理想;各区域内部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呈现分化的趋势。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发展进程和水平.分析发现,万州区与涪陵区在产业结构上都存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其吸纳劳动力的比重不一致的现象,其中,涪陵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弱,而万州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要弱于涪陵区.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改善就业结构,充分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本质上是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贵州因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弹性小,劳动力需求少于供给而呈单向流出.劳动力长期流出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贵州应按比较优势原则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大就业弹性,扩大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具有非均衡的特征,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观察财政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复杂现实背景下用于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劳动报酬和产业结构影响的CGE模型,模拟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科技投入指标分步骤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形下各产业劳动报酬、增加值、就业等经济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财政科技投入对劳动报酬占比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住宿和餐饮等需要升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影响尤其明显。同时发现,科技投入对于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作用,就业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因素也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而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深入探索无锡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无锡市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产业优化,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6.
加快贵州产业结构调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升级,还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服务业需求、创造第三产业岗位等路径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采用2006—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和存量密度的提高均对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服务业需求效应和岗位创造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存在区域、时间和城市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在2013年后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的影响比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更大。应继续大力扶持和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尤其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积极推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人力资本提升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矛盾现象并存于现实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直接解释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应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伴随的制度障碍、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来系统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