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农”     
<正>习近平:2017年"三农"工作要继续为全局作贡献。习近平同志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他强调,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  相似文献   

2.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根据当地实际,走对路子,找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结合点。"全国人大代表、潜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的春天已然到来。"我们要让消费者感受中国农业的清新之风"——柳传志的一句美言,大有做好农业的决心和气势。不仅如此,房地产的两位大佬潘石屹和任志强也来"凑热闹":一个是卖苹果,另一个是卖小米。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部署,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坚持质量引领,夯实乡村产业基础。黑龙江省牢记总书记关于"黑龙江是中华大粮仓,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嘱托,实施"藏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和经管理念被广泛运用到农业领域,成为培养"新农人"、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催化剂"。而玩转这些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的,当属活跃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龙头企业。如今,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以信息化技术为"利器",将农业产业上下游各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推动  相似文献   

6.
正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江苏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生产空间布局,让农业功能区"优"起来;突出有机肥、生物农药替代,让农业投入品"减"下来;突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让生态环境"美"起来;突出种养结合,让生态循环链"建"起来;突出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让农业资源"养"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可谓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东风",但是要把"东风"化成良机,还需要在多方面抓住机遇。各地要立足当前农业合作基础,充分利用和挖掘合作潜力,强化"大农业"海外投资的力度,在重点领域和方向取得突破。与能源、铁路、矿产等"高富帅"产业相比,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多重挑战。国务院日前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不仅提出了农业"走出去"的优势领域和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1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样开篇,并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确定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满足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  相似文献   

9.
<正>实现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的"双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五个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农业发展要顺应国内食品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把重点放在压减低端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上。由常态发展向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变。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必须推动现代农业由常态发展向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变。由过于依靠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部分人还固守着"乡土中国"的土地本位理念,认为"乡村就是乡土;农民就是种庄稼;农业就是搞粮食,管农业的就是负责粮食增产和查耕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无地就造反";另一方面,部分人以"城市中国"思维配置土地,认为"土地配置保城市""发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月12日,江苏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2016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突出表现为"两稳八快速"。"两稳"——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粮食生产灾害之年保持稳定,总产693亿斤。"菜篮子"产品规模扩大,供给充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6元,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经》2014,(6):1-1
<正>当前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定位,必须立足"新常态",才能把握农村发展的新方向,更好地建设现代农业。那么,什么是农业"新常态"?该如何把握理解农业"新常态"?如何立足农业"新常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所谓农业"新常态",其重要内涵即"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增长点"。农业新常态与传统农业的常态比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中国已走出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境,产品过剩交替出现。实践一再证明,中国农业有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保险就是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按理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应该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险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农业保险的"保农"作用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农业保险"保农"作用发挥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本身还存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有媒体发表文章称,"三农"发展搭上"互联网+"的信息化"高铁",需从三方面着手:一要加速"硬件"配置,实现"互联网+农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提速。把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同时利用电商企业等社会资本,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催生各具特色的"淘宝村"遍地开花。二要加快"软件"升级,实现"互联网+农业"。设立专项补贴撬动社会投资,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  相似文献   

15.
<正>水果等"大农业"影响并改变了一个县甚至几个县,而在桂林,除了大农业,还有因地制宜的"小农业",这些小农业,虽然不如大农业一样轰轰烈烈,却以独特的方式谱写小村神话。渡河村:"广西第一园艺村"的前世今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平乐县沙子镇治平村委渡河村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渡河自然村位于平乐、阳朔、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嘉善县立足"双示范"建设,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创新"党管村办、机械强农"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迭代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机械强农,筑牢村级组织"主心骨"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嘉善县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牵引,将为民服务融入基层党建全过程,探索构建党建引领推动机械强农的新型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职责,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全面开发农业农村人才资源,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广西"三农"工作大发展。完善评价机制,为充分使用、激励、开发人才打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本就源于自然,"生态"可谓是其既有之魂,生态农业的勃兴,是农业的必然归宿。"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家"或"栖息地"。农业的"家"就在于"生态"。生态农业将农业置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中,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回归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农业,必然对于一切自然生物持有"敬畏"之心,具有天然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人类自身对于人类生命存在、生命尊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端、供应端、销售端"三端"数字化发展,以农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探索出了数字农业可复制可推广的"阳西模式"。2020年,阳西县作为广东省唯一县区受邀在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交流阳西数字农业经验模式;阳西县"短视频矩阵"先试先行打造"网红"数字农业荣获广东十大最具潜力农业农村改革案例。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啃硬骨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无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央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更多考虑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三权分置"就是当前的制度创新。具体来说,也就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中国正在践行和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而这种土地制度安排也凸显出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