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红 《玩具世界》2023,(6):150-152
基于用户体验要素设计一款短视频App,首先要确立该短视频App的产品定位与用户定位;其次依据先前的定位挖掘用户需求,设计产品的功能与内容;接着进行交互设计,对信息架构加以呈现;然后进行界面设计与信息设计,并通过线框图对其进行展示;最后对视觉效果进行呈现。结果表明,基于用户体验要素的短视频App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全面考虑不同的组成要素,从而设计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张舒琦 《玩具世界》2024,(1):187-189
文章为提升用户体验,深入研究染缬文化体验App的交互设计方法,旨在于创造一款能引发心流体验的染缬文化App。通过分析用户获得心流的三个关键要素:明确的目标设定、技能与挑战的平衡,以及准确及时的反馈,进一步细化为六个具体的交互设计策略,并基于这些策略构建染缬文化体验App交互设计模型框架,以激发用户的心流体验。最后,将心流理论实际应用于“缬”App的设计中,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验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非遗竹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用户体验理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创新性发展路径,提出了非遗竹编的App设计策略并进行了设计实践,以期增强大众对于非遗竹编的关注度,促进非遗竹编的现代化传承与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将服务设计的理念融入到App的开发与设计流程当中。满足用户追求快捷性、自主性和多样性服务的自服务系统,要求设计师注重用户体验,对交互方式进行简化和优化,减少非必要的操作步骤和功能,把精力分配在关键环节上,突出主要功能,通过简单的操作掌握使用方法。把使用产品中积累的负面体验降到最低,提升交互质量和用户体验质量,达到App使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刘昭  康逢月 《玩具世界》2024,(2):185-188
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减退以及社会化程度的降低使其成为大数据时代中信息处理的“弱势群体”。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适老化设计成为设计领域绕不开的课题。文章以适老化文娱App“天乐老年”为例证,从感官体验、记忆特征与情感需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适老化界面设计如何做到基于老年用户特征与需求实现用户体验的优化,从而使老年人健康参与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6.
手工花边在19世纪末期由西方传入我国,这项古老的西方手工艺与我国传统的刺绣编结技艺融合并得以继续发展。本文以临淄的手工花边业发展为研究对象,论述临淄手工花边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得以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刺绣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在服装中的装饰应用可以分为服装制作之前和制成之后。无论在哪个过程中,其都会对面料的外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针对面料进行了重新的装饰,而这种重新的"装饰"属于现代面料再造设计的一种形式。同时在伴随着服装的发展过程中,其种类已不再是最初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刺绣,越来越多的形式增加到其中。本文试图从刺绣在面料再造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并总结其装饰形式,感受其在服饰中的装饰魅力。  相似文献   

8.
刺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除了平常最耳熟能详的"四大名绣"之外,还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工艺同样精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手工艺也逐渐被人们遗弃。本文将从色彩,纹样,工艺三方面分析苗绣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精神。并就通过自己在黔东南施洞地区的实地考察发现苗绣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对苗绣的传承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走进上海淮海中路的"上下"店铺,不禁被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空间所折服:这些拥有六角形肌理的白色织物,就像是竹编、刺绣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科技社会中的倒影,它与用于地板、墙面的自然纯朴的木料和石材,营造出一个梦的氛围。行走其中犹如在云端漫步。细看店中器物,如博物馆展品般精致典雅,又切实地能为日常生活中使用。"上下"是一个创立于2008年的就像是竹编刺绣等中国传统手艺在走进上海淮海中路的"上下"店铺  相似文献   

10.
也许有一天,App和Web会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户体验最大化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用户体验逐渐被人们重视,产品创新设计离不开用户研究。而用户研究又涉及多学科及市场营销等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用户体验逐渐被人们重视,产品创新设计离不开用户研究。而用户研究又涉及多学科及市场营销等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虹 《玩具世界》2023,(6):142-146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稳定、全覆盖的网络带来了智能生活的改变。文章基于联觉角度,从互动设计的内涵出发,对儿童绘本中的互动形式进行研究探讨,结合相关案例介绍了基于视听觉体验、视触觉体验及视嗅觉体验的儿童绘本互动形式,展示了5G技术优势背景下信息呈现的虚拟性、及时性、互动性特点,体现了技术与设计、设计与人、人与环境和谐一体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刺绣的历史源远流长。侗族宽厚柔和的民族性格和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侗族刺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对两个民族刺绣图案的对比研究,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刺绣,传统手工刺绣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传统手工刺绣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传统手工刺绣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促进传统手工刺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底洁 《IT经理世界》2015,(8):53-54,52
拼车是个老话题,天天用车正在尝试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让用户拼出效率、拼出新意。拼车对于私家车主来说是个老话题,但是如何拼出激情和新意正是天天用车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拼车应用的核心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需求方与供给方的匹配。”天天用车创始人CEO翟光龙认为,传统的拼车在匹配效率和匹配时间上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天天用车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进入这个传统领域,给用户带来了不一样的拼车体验。新的游戏规则在天天用车的App上对车主和用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车主每次只允许搭乘一位乘客,乘客  相似文献   

17.
编结手工艺形态多样,内涵深厚,蕴含着古老传统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通过分析编结手工艺的材质、技法,以及将编结手工艺独特的设计语言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方法,展现了其既提高现代服饰的自身价值,又拓宽编结手工艺发展的新天地的意义,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服装设计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刺绣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从古至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将这一项传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文章从刺绣的装饰效果和运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对于设计师来说,只有将设计元素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才是当前设计工作的重点,发展中的刺绣元素必定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比重逐年上升,养老服务与养老质量受到广泛关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将信息科技与老年人健康监测结合能够提供顺应时代的养老解决方案。文章从用户分析角度出发,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在明确App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功能明确、操作简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监测App,以协助老年人和看护家属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游戏化的移动端交互设计研究,重在思想,强调设计。在课程实践和交互设计探索过程中,注重夯实专业设计的基础,积极引导学生注重用户需求,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将游戏化手段移植到移动端交互设计中来,创作出具有游戏化体验的移动端产品,增强交互的参与感和趣味性,以此提升用户粘性。通过优化交互设计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化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