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光绪25年(1899)为支付甲午战后赔款及新军军饷,清政府派遣刚毅南巡江南、广东筹措资金.在刚毅南巡江南过程中,清理田赋是其政策的重要一环.此时苏南地区征收田赋的附加费同正额赋税比率可以达到0.53∶1,附加费主要来自“浮收”与“短折”.士绅通常可以免除“浮收”,还可以通过“注荒”转移赋税负担.编制“版串”的方案有可能解决士绅规避赋税负担的问题,但没有为刚毅所采用,转而以提高总征收比例的方式达到了增加税收的目的.刚毅的清赋政策没有缓解苏南赋税负担中的不公平,反而凸显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地方社会的困境,以田赋为主导的地方经费结构已经无力应对甲午战后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一 府县吏典在经济事务中的巨大危害 黄梨洲云:“盖吏胥之害天下,不可枚举,而大要有四:其一,今之吏胥,以徒隶为之,所谓皇皇求利者,而当可以为利之处,则亦何所不至,创为文网以济其私”。吏以求利为最大目的,而国家经济事务直接与“利”有关,自然是吏典们干预的主要对象。 所谓经济事务,当以征派赋役为主,吏书由此得利亦最厚。洪武初朱元璋建立粮长制度,就是因为“郡县吏每遇征收赋税,辄侵渔于民”,现在设粮长督其乡之赋税,是“以良民治良民,必无侵渔之患矣”当然这达不到除弊的目的。吏典在赋役征派上作文章,有多种途径。比如造册。赋役之征派依据土地及人口册籍,已见前述,吏书可任意涂改,从而改变征派之额。永乐初福建巡按张翥上书,说“近在外诸司每阅四月造册,各遣人进缴。然仓场、库务、水马驿、织染、军器局衙门额设官吏二人,或一人有故,一人进册,所管钱粮造作,委之吏胥,欺诈百出”。洪熙间又有浙江参议戴同吉上言,说嘉兴、湖州、海宁等地的闲吏、粮长之类,“有征其税丝粮草、侵用不纳官者;有假造作横敛无度者”。  相似文献   

3.
刘文汇同志的《“太半之赋”辨析》一文,对“太半之赋”征收的时间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若干观点及对一些史籍的摘引和理解,是可以商榷的。 一“太半之赋”征收的时间 刘文认为秦收“太半之赋”是始于二世皇帝胡亥之时,它的主要依据是《淮南子·兵略训》的一段记载:“二世皇帝,……兴万乘之驾,作阿房之宫,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其实,这则资料只记述了秦二世曾有“收太半之赋”之举,却未说明此举是他始为。“收太半之赋”是秦政府推行暴政的一种税收政策,秦二世时有,秦始皇时未必就无,如《淮南子·兵略训》把“作阿房之宫”和“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并举,视它为秦二世暴政的表现之一,但建阿房宫却不是始于秦二世,而是秦始皇肇端。《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后,台湾满目疮痍,百废待举。1886年6月(清光绪十二年五月),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不久,就向朝廷上《请丈量田亩清查赋税疏》,正式提出在台湾实行丈田清赋的主张。为什么刘铭传一到任就急于抓丈田清赋呢?其指导思想有二:首先,他从台湾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出发。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遥遥相望,相距百余海里,为我国东南大陆之海上屏障。因此,当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远东时,台湾便成为它们首先进攻的目标。从十六世纪末起,美丽的宝岛几经劫难,特别是1874年、1884年,日本与法国两次野蛮入侵,使人们记忆犹新。作为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刘铭传意识到形势的紧迫和自己身负的重担。他曾经上书朝廷,尖锐地指出当时危急的形势和对付  相似文献   

5.
清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贸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康熙廿二年(1683),清王朝统一了台湾。廿三年九月,康熙帝解除了“海禁”宣布“开海贸易”。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通商贸易,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康熙廿三年至咸丰十年台湾对外开放的一百七十七年间,台湾与大陆的通商贸易,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逐步发展阶段。从康熙廿三年开放海禁至雍正三年台南三郊的成立,是台湾同大陆贸易发展的第一阶段。 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实肥饶之区”,盛产粮食与蔗糖。清代统一台湾之后,清政府与郑氏政权隔海对峙的局势消失了;随着战乱的消除,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台湾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海禁解除之后,闽粤两省沿海的人民(其中以福建的漳泉地区为主流)纷至沓来,成为开发台湾、发展台湾社会生  相似文献   

6.
    
广州常用方言词中,有个“重”字,音仲。此字口头使用上有三类相近的词义:一是“再”,二是“还”,三是“更加”。广州话这样使用“重”,是普通话所没有的。但在古汉语中却较常见。《管子》:“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通之。”这里的“重”正是再三之意。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朱熹注:“重,直用反;能,叶,奴代反。重,再也,非轻重之重。”音义注释  相似文献   

7.
清代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是中国的晚开发地区,清代前期,台湾各地特别是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土地赋税关系大多处于无政府状态,民间土地开垦与政府赋税征收的相互脱节现象相当普遍.清代中期以来,政府虽然采取许多措施,试图加强对于民间土地开发与赋税征收的控制,但是始终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民间在土地开发、交易和登籍纳税等方面所采用的家族行为,在清代台湾土地赋税关系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赋税转嫁,是指赋税缴纳者将其所缴的赋税,通过交易行为或其它手段,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瑞典的著名财政专家麦治认为,财政学的内容完全是讨论赋税转嫁问题。形容赋税转嫁理论,对于制定合理的赋税政策和实现所得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赋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有效经济成长目标为前提,而不能只顾目前财政上的收入。因为赋税的课征,将影响一国经济持续与均衡的成长,故至少对每一赋税,以及整个赋税体系  相似文献   

9.
史界对唐前期赋税的研究多集中于租庸户税、地税等主要税收上,而对于在岭南及蕃胡内附州实行的轻税制则极少注意,甚至多有误解。轻税是唐前期赋税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理解轻税,就不可能全面了解租庸调制,也不可能正确理解唐前期的赋税体系。有鉴于此,笔者草就此篇小文,力图对唐前期轻税的性质、内容做一较为详细的探讨。 唐前期有两种轻税,其一为客户之税,二为内附者之税。客户之轻税始于开元中,持续时间很短。《旧唐书》卷一〇五《宇文融传》云: 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这种轻税的数量及用途,《唐会要》卷八五“逃户”门记载云: 岁终,得客户钱百万,一时进入宫中。 “客户钱”即客户的轻税钱,它作为羡余被纳入宫中支用,后来又被用来补充常平仓本钱。这种轻税是宇文融括户后对客户的暂行税法,在财政上的意义不大。本文所讨论的是第二种轻税,即蕃胡夷獠内附者的轻税。  相似文献   

10.
    
字书无“鈪”字,“鈪”属广东方言字之一。音额.查古籍上有所谓“扼臂”,即手镯,古代男女同用,后惟女饰有之.《太平广记》卷十九《张云容》条载:“今有金扼臂,君可持往近县易衣服……”。又《南唐近事》载:“饯酒一钟,赠之金扼腕,曰:‘郎君他日富贵,慎勿相忘。’”按:金扼臂、金扼腕即金臂镯、金圈子,粤语统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明代王府庄田与清代更名田存有前后相继的关系,并影响到州县的赋税演变,需要前后贯通加以考察。以湖北黄陂县为例,明代潞藩和楚藩在该县拥有庄田,入清以后均相应转化为更名田,但二者对州县赋税演变产生的影响不同。具体言之,潞藩庄田并纳国赋与王租,黄陂县以"改派"、"分摊"的措施加以应对,改变了县际及县内的赋税派征,并为清代的更名田改革完全继承;楚藩庄田仅纳王租,其租谷田地征收本色,入清以后折征谷价,且在更名田改革过程中出现重赋问题,黄陂县则以"均摊"的方式实现均赋,亦调整了县内的赋税派征。以州县层级为视域,探讨王府庄田与更名田的实践过程及其引起的赋税演变,不失为深化明清赋役制度史研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漕粮被称为“天庾正供”、“朝庭血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至关重大的,因而历来“不蠲不赦”。然而在清代乾隆时期,漕粮的控制明显放宽,较为引人注意。以下试从蠲漕、截漕与平粜、白粮改征三个方面分述。 所谓蠲漕,是指对有漕八省额漕的普免。为了保证京师供馈,普免实际上是逐年免征的,故普免又称轮免。乾隆时漕粮普免分三次进行,道光《钦定户部漕运全书》卷三载:  相似文献   

13.
十月十八日下午三点,96年中国拍卖会上最重的一槌即将落下.北京昆仑饭店二层能容纳五百人的大厅里座无虚席,连甬道上也挤满了人.人们等待着嘉德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推出第182号拍品——国画大师傅抱石的长幅巨制——《丽人行》.《丽人行》取唐代杜甫诗意,表现杨贵妃一家外出巡游的奢华场面.傅抱石先生以泼墨写意的浓荫为背景,烘托出三个空间,描绘工组共37个人物,将久远的历史画面以浓郁的笔墨,艳丽的色彩和作者独特的理解加以凝固.徐悲鸿先生为之题跋:“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张大千先生称之为:“开千年未有之奇”.这是中国近现代书画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令所有的收藏者梦寐以求.拍卖开始了,起价350万.“380万”,“400万”,……,“800万”,……,“900万”…….场上竞争者频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商周刊》2011,(5):73-73
民众痛恨税赋,古今中外皆如此。清初的康熙爷深谙赋税之弊,所以在康乾盛世之初,便在国家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些政策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而国家能够在没有提高税率的前提下,扩大税基,使得国本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15.
汉朝曾经设立算赋和口赋的名目,向平民征收人头税,它们是平民的主要封建义务,其负担的轻重,征收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平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算赋?《汉书》卷1《高帝纪》:“(四年)八月,初为算赋。”注,如淳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八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什么是口赋?《汉书》卷7《昭帝纪》:“(元凤四年春正月丁亥),毋收四年、五年口赋。”注,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 我国的历史学家一谈到汉朝的赋税制度时,无不引用如淳的注解,异口同声地这样说。但是,如淳的注解是有问题的,只要我们认真钻研  相似文献   

16.
一、比较优势的变迁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综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李嘉图的“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取其轻”的思想,它建立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指出两国在参于国际贸易中,即使一国的产品在劳动生产率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仍有其比较优势,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且在两国之间进行交换,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而要素禀赋理论则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集中在两国供给条件的差异上分析,提出形成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将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确实解释国际贸易与国际…  相似文献   

17.
先秦、秦 汉从银盛fh竹iS《。、、j=法》、《!●:々》等卜二麓沦及战I玉}时圳的芝H父于“人半之赋”的若干川题……………………………………..汉代瑚税及冀有关问越……………………………………………··丑谈《禹负》制定旧赋等级的¨地………………………………··∽贽论两税法甲心……………………………………………………………………………一旧晋诸侯四分之-一制考略……………………………………………………………………..魏蕾隋唐五 代-.四口期奢侈性消赀的让套杉州…………·.…-盥、宋对海南的经营及黎旅引一会经济的发强魏…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作为一项全国统一的新税种,它一出台就引起了海内外投资者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地产界引起了较大震动。一些开发商担心赋税过重,增加地产投资风险。减少了回报率;部分地方政府亦担心开征土地增值税,实行“高门槛”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一) 度支使是唐代中央政府的财政长官。《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掌财赋者,世有人焉。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由是有……度支盐铁转运使……。”度支、盐铁、转运三使,有时一人兼领,有时二人分领:一人为度支使(或称“判度支”),另一人为盐铁、转运使。  相似文献   

20.
清代田赋,继承了明代旧制,各省赋额以明万历年间定额为准。但是四川省雍正年间所定赋额却远比明代定额为低,这是清代田赋史上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清初川省人口大减以至政府如何招徕,从土地开垦以至土地如何清丈,从这两方面的内在联系探索川省赋额特轻的原因,然后对轻赋政策的实效作进一步的分析。文中错误之处,希阅者不吝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