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蜡丁,是目前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黄颡鱼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所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底栖群居生活,易饲养,冬夏季不需专门的越冬和度夏措施。池养时经驯食,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由于套养数量有限,产量较低,黄颡鱼正由搭配养殖品种上升为主养品种。但其苗种培育技术还不成熟,成活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2.
<正>黄颡鱼又名黄辣丁,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农村利用稻田推广黄颡鱼养殖有优越广阔的前景。1、稻田的选择:要求进排水方便,水资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性强,交通方便,面积一般为8-10亩一块。  相似文献   

3.
<正> 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是一种热带中小型鱼类,约有100多种。该鱼原产非洲,后来传播到中美洲、南美洲和东亚、南亚,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如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还能直接吞食人工饲料。由于其食性广、饵料要求低、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鱼病少,也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现介绍的优质雄性化罗非鱼(奥尼鱼)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夏德全院士1983年从美国引入的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  相似文献   

4.
<正>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优质鱼类,农村利用稻田推广黄颡鱼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 1、稻田的选择: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性强,交通方便,便于进出物质,面积一般为8—10亩一块。  相似文献   

5.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属鲶形目,尝科,黄颡鱼属。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  相似文献   

6.
正浮游藻类是一群营自氧型生活的植物。通常体型微小,绝大多数肉眼看不到,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是水域中的生产者。浮游藻类种类多、数量大,绝大多数藻类是鲢、鳙等鱼类的主要天然饵料,又是浮游动物和大多数底栖动物的主要食物,在他们产量高的水域,鱼产量常较高。但有一些少数藻类对鱼类有害,大量繁殖会造成鱼类的大批死亡。现介绍一下对鱼类有害的藻类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俗称尖嘴鱼。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兼食部分着生藻类,4~6月份为其繁殖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产区主要经济鱼类。2000年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外来物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姑、黄腊丁等,属底栖性鱼类,耐低氧,喜欢集群和在弱光条件下摄食与活动,杂食性,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本文以国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本人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为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体中,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在国内外市场均十分受欢迎。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20℃以上的初夏时,黄颡鱼会筑巢产卵,卵极具粘性,而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注射催产药物,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适应能力强,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达到生物除杂的目的。二是黄颡鱼摄食  相似文献   

11.
<正>黄颡鱼苗开口后,早期主要以池塘水生动物或底栖动物为饵料,生长到一定规格后,池塘生物饵料已不适口,饵料数量也达不到黄颡鱼正常摄食需求量。因此,补充饵  相似文献   

12.
一、养殖场地选择黄颡鱼属于底栖性鱼类,白天喜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所以网箱养殖黄颡鱼的水域,最好选择水库、湖泊上游河流入口处,透明度1m以上,溶氧5mg/L以上,pH值7—8,有机物耗氧量小于10mg/L,氨氮低于0.02mg/L,总氮不超过0.5mg/L,亚硝酸盐在0.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正>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就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混养  相似文献   

14.
<正>鱼类生活在水中,疾病很难被及时发现,生产中经常要出现死鱼才发现疾病,此时进行治疗已难控制,常造成很大损失。笋壳鱼属于底栖性鱼类,喜夜间摄食和活动,比其它鱼类管理难度更大,因  相似文献   

15.
<正>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流域水系,并能在内陆水域形成自然种群。它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底栖性鱼类。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就进行了它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研  相似文献   

16.
由于河蟹养殖规格逐年扩大,养殖效益总体趋势必然下降;鲌鱼养殖在许多地方也相继开展,随着养殖面积、产量的扩大,市场价格也将逐渐下降。根据河蟹和鲌鱼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均需要较好养殖水质条件,实施两者放在同一池塘中养殖并不矛盾;河蟹爬行为主,以底层环境生存为主,摄食附着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沉性人工饲料,摄食时间以夜间为主;鲌鱼属上层鱼类,摄食水体中适口野杂鱼和人工投喂的浮性膨化饲料,摄食时间以白天为主。因此,开展河蟹和鲌鱼综合生态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综合养殖优势,进一步提高特种水产养殖效益。鲌…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养鱼的稻田里合理追施化肥,既可使水稻增产,又能培养水体中的饵料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以供鱼类摄食,施用化肥的数量与种类要合理,应本着"量少次多"的原则。通常每亩施尿素4~5kg或硫酸铵5~7kg,施过磷酸钙3~5kg。因氨水对鱼类有杀伤力,一般不作稻田养鱼的追肥施用,追施化肥时排浅田水,使鱼集中到鱼沟和鱼溜中,然后  相似文献   

18.
鮟鱇鱼又名哈蟆鱼、海蛤巴和老头鱼,分布地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沿海海域均有出产,主要有黄鮟鱇和黑鮟鱇品种。它为中型底栖鱼类,身形怪异,体形短粗,头大口宽牙齿尖锐,生有背鳍、胸鳍、臂鳍和尾鳍,体裸无鳞,皮肤光滑,在头周缘及体侧均有大小分枝状皮质突起,有时肚皮鼓起,嘴则咬牙切齿,凶相毕露,样子丑陋,“卖相”难看,曾被视为无甚经济价值的低贱下脚鱼。过去人们由于“不识货”,故少吃这种鱼,所以渔民捕到它时大都作为下贱鱼处理,甚至还把它弃掉。  相似文献   

19.
<正>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类,临界低温为1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从养殖性能看,该鱼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体长5厘米的鱼种适当稀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0克,5—6月份繁殖的鱼苗,一般在当年能养成商品鱼。淡水白鲳,食性杂、易饲养,其消化系统发达,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食料,又摄食水草、蔬菜  相似文献   

20.
<正>养鱼池塘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繁殖浮游生物、藻类、底栖动物等,增加鲢、鳙、鲮、鲤、鲫等的天然食料;施肥后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碎屑大量增加,也为这些鱼类提供了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