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晓菲  姜凌 《新金融》2009,(1):40-42
美国金融危机对现有美国投资银行制度造成了沉重打击。本文从美国投资银行制度的特征出发,深入分析了美国投资银行制度此次严重危机的原因,认为流动性支撑的不足、高风险的杠杆经营、银行治理缺乏透明度与外部监管的双重匮乏,以及不合理的薪酬制度等五个因素是导致此次危机的关键因素。在吸取美国投资银行重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制度未来发展道路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剖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缺陷,找出2008年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的深刻原因。分析结果显示,融资模式的缺陷、过度依赖高风险业务是美国投资银行危机的内因,而外部监管漏洞放任了投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投资银行危机的重要外因。投资银行危机促使美国主要独立投资银行转型为全能银行经营模式,这是美国银行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危机仅仅是投资银行转型的诱因,全能银行经营模式的相对优势是美国独立投资银行转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综合化经营特征明显。投资银行的业务变迁主要受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理念的变化、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美国投资银行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增强了投资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但是,业务变迁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积累却成为危机爆发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从业务角度看,在金融危机进程中,美国投资银行的经纪业务部门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都是盈利的,但是在衍生金融交易类业务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损失,这直接导致了美国投资银行危机的形成.投资银行对衍生金融交易的内部风险管理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对衍生金融交易的监管缺失、基础金融产品的市场走势发生不利变化构成了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形成的完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投资银行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模式的缺陷、金融创新的过度和市场监管的缺失是引发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这给中国证券公司敲响了警钟,证券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打好创新基础,严把基础资产的质量关;监管部门须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消除产生金融风险的制度根源,加强监管机构间的紧密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的风险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同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次贷危机"的发生由房贷银行放贷、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包装加工、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对冲基金"炒作"四步构成,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疏忽、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积极汲取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改善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美国投资银行制度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风险是投资银行风险系统中的第一层次风险,也是破坏性最大的风险。它主要是由于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等制度性因素的不合理所导致的风险。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美国投资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组织结构两个制度层面上进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投资银行当前存在的制度缺陷,对其制度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康颐  王俊 《时代金融》2013,(18):133+135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完善我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对于完善我国投资银行业制度、降低金融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为出发点,结合美国的投资银行监管模式的成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投资银行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重创了世界各大经济体,虽然各国都迅速地采取了相应的救市措施,"用直升机大把撒钱",但是世界金融市场上的许多银行,其中大多数是投资银行,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回顾此次金融危机,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投资银行监管的失控或不力,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本文从投资银行的特点入手,分析加强对投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由于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各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次级房屋贷款市场迅速膨胀。通过房贷-评级-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的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的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此外,监管机构对于高杠杆率和负债与资产错配的金融机构监管明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由于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各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次级房屋贷款市场迅速膨胀。通过房贷-评级-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的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的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此外,监管机构对于高杠杆率和负债与资产错配的金融机构监管明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使美国对其监管理念和监管体系进行反思.<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是美国在危机后进行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的立法尝试.新设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防范系统性风险、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金融衍生品监管、终结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状况等立法内容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革新.我国应适度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优质内核,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教材,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现状、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管制的放松,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传统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交叉融合的现象,投资银行业务有望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要面临道德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用风险等,因此,需要设立防火墙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风险内控体系,优化外部监管操作,来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次级贷款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应对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国内金融稳定的角度,从进一步完善银行产权制度和监管制度,推进银行风险自解制度和风险自律等方面,提出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次贷危机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次探讨,揭示了投资银行进行冒进式创新、高杠杆融资以及自身大量投资次贷产品的内在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在委托—代理制度下,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约束激励机制的不合理、风险管理的漏洞以及公司文化的缺位,使投资银行追逐短期利益,漠视系统性风险,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次贷危机在优化股权结构、改革薪酬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以及重塑公司文化等方面对未来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次贷危机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次探讨,揭示了投资银行进行冒进式创新、高杠杆融资以及自身大量投资次贷产品的内在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在委托一代理制度下,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约束激励机制的不合理、风险管理的漏洞以及公司文化的缺位使投资银行追逐短期利益,漠视系统性风险,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开不了金融机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次贷危机在优化股权结构、改革薪酬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以及重塑公司文化等方面对未来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开启了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序幕,美国作为本次危机的发源国,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需求更为迫切。本文结合当代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构造多维变量对金融监管独立性、市场监管力度和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等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较为严重的监管重复和监管冲突,监管目标的不一致性和监管措施的差异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增加,这一研究结果对我国进行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金融基础制度的安排,无论是国际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框架,还是监管制度、会计标准和评级体系,却未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恢复投资人信心,提升金融市场效率,亟需重构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