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法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乎公司的存亡。公司未经清算不得终止已经成为公司制度的重要原则。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清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和补充,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第七十条同现行法规完全一致,将法人的清算义务人界定为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决策机构成员,而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中规定是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是全体股东,股份公司的清算义务人是董事和控股股东,有别于此一般规定。考虑到公司法是特别法,在《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废止前,仍应当继续按照《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认定公司清算义务人,同时考虑到清算义务人的义务来源等,有限公司一律采全体股东作为清算义务人欠妥,而应给中小股东举证其未参与经营管理,而不可能完成清算义务的机会,不应一律认定其为清算义务人。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存在很多公司解散后,不选任或不及时选任清算人进行清算的情形,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在我国《公司法》中有相关法律救济的规定,但还很不完善。本针对其中的缺陷。从明确清算责任主体,建立公司解散登记制度,确立利害关系人指定清算人的诉权,以及严格清算主体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建立较为全面的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特别清算是介于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之间的一种特别程序。作为非破产清算程序,特别清算与普通清算的根本区别在于特别清算受到法院和债权人更多的监督和控制。为了更好地保护在特别清算案件中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兼顾当事人自治与清算秩序的维护,促进清算的公平与效率,我国应当在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特别清算制度重新进行周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最高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对公司解散后强制清算人的选任作了扩张性解释,明确规定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清算事务所等社会自治组织可以作为清算组成员。本文就社会自治组织如何作为公共干预公司清算程序的主要力量,论述了这些社会组织在公私兼顾的经济法视角下的性质以及它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针对公司进行公共干预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公司清算是为了保护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而在公司终止时对公司财产予以管理的一种程序,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称新公司法)第181条第四项可谓是对公司被动解散的规定,并较之前明确将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形纳入了解散的原因,同时对该种解散如何清算的相关事宜作了相应的规定。尽管如此,此类清算的效果与法律预期的保护债权人的目标相差较远。文章试通过分析其发展历程、清算难以进行的原因来对其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健全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清算是公司法人消灭的一种法律制度和必经程序(除合并、分立外)。实践中存在大量不诚信的公司,需强制清算使其退出市场,但实务中,法院对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的受理采取不同态度,公司强制清算存在立法缺陷,只有通过完善强制清算的立法,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债权人、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周俊平  韩兰荣 《新智慧》2007,(12):39-41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发生解散、撤销、破产以及其他情形,依法中止纳税义务的,还应当依法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公司法》及《破产法》等有关规定,税收被列入第二优先清偿顺序。但清算顺序中所说的“税收”仅指企业清算以前形成的欠税。纳税人在进行清算的过程中同样也涉及有关税收问题,属“新生”税收,并且是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清算中必须支付的费用,属“优先拨付”的范畴。一般来说,内资企业清算时涉及以下税收: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看现行联行清算体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建立适合中央银行联行清算工作实际和发展方向的组织管理体制,完善联行清算制度,采取修订完善《票据法》、制订《支付清算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建立联行清算的内控机制的考核评价标准、加强计算机内部稽核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基石,它不但是公司存在的前提,也是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基础。我国《公司法》也规定了相应制度,但随着公司制度的发展,它们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借鉴国外有关规定,修改我国《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往往被当事人利用为恶意逃废债务的工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首先明确公司营业执照只是公司经营资格的证明,而不是公司法人资格的证明。吊销营业执照不导致公司终止,只是引起公司清算。公司清算义务人对公司清算程序的启动负有义务,当其不履行清算义务时,债权人除可以要求进行强制清算外,还可以请求清算义务人承担侵权责任。清算义务人的侵权责任具有实现特定司法政策的功能,处于辅助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新增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成为我国公司法律修改史上的一大突破。该制度具体体现在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主要包括其主体资格及前置程序这两个部分。不同国家或地区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有不同的规定,学者们对该制度也有不同的立法建议。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优化我国的公司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股东诉讼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身份为救济其股东权利而提起的诉讼,该项制度在保护股东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公司法》的修订第一次将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借鉴到我国的公司法中。本文从"国美案"的视角出发,对《公司法》第152条进行深刻反思与规范重构,以期达到对该法条构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公司法》在目前经济发展中显示出的不完备性,提出了修改建议: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我国公司法实施距今已有10年,其推进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自不待言。面对今天的经济生活,公司法观念上的陈旧、技术上的落后、手段上的非市场化等特点已日益明显,并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制度改革,必须做出重大修改。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现行"公司法"中董事忠实义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董事的忠实义务的内容做出分析,主要从自我交易禁止义务、篡夺公司机会禁止义务、竞业禁止义务三个方面来谈。虽然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引入了关于董事忠实义务的规定,但依然存在疏漏,亟需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人公司这一特殊的公司形式.我国公司法也明确承认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但相关规定还很不完善.本文从一人公司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规制及法理分析,最后着重介绍了我国有关一人公司的立法现状,并结合世界主要国家的立法经验,对如何完善一人公司制度提出了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这些修改和完善有利于公司的设立和发展、鼓励投资及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但对虚假出资的规定,尤其是关于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公司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有鉴于此,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我国关于完善虚假出资民事责任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关于此问题的立法修改和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首创于美国,特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其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作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从开始时仅在海外上市公司中试点,到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作出了明确规定,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层面最终得以肯定。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使该制度更加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人公司这一特殊的公司形式。我国公司法也明确承认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但相关规定还很不完善。本文从一人公司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规制及法理分析,最后着重介绍了我国有关一人公司的立法现状,并结合世界主要国家的立法经验,对如何完善一人公司制度提出了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