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A执业准则体系对财务报表重大错误风险进行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明确审计范围和内容,合理估量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拟定总体应对措施,有效运用获取重大错误风险审计相关信息的方法,设计认定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注意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以审计风险准则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差,独立审计准则部分项目已不适应要求。因此,须尽快出台有关审计风险准则,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我国起草审计风险准则的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袁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审计风险准则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对注册会计师许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审计风险准则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差,独立审计准则部分项目已不适应要求。因此,须尽快出台有关审计风险准则,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我国起草审计风险准则的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审计风险准则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对注册会计师许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指2003年10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确定的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本文深入研究了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过程以了解审计风险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分析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框架并尝试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以促进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前不久发布了《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包括《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独立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风险准则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审计风险准则针对的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审计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等四个项目。同时,中注协发布了6个审计准则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修订)》、《审计工作底稿(修订)》、《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修订)》、《与治理层的沟通(修订)》、《计划审计工作(修订)》和《比较信息》。  相似文献   

7.
李侠 《商业会计》2004,(11):6-6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前不久发布了《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包括《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独立  相似文献   

8.
牟彩艳 《商业会计》2008,(11):29-30
我国新审计准则(2006)强调了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重大的异常情况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和职业怀疑.有效分配审计资源,从而提高审计的有效性。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将促使注册会计师接受更多的风险识别、管理和行业方面的专业学习、专业培训,从而提高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国乃至西方国家都频繁爆发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丑闻,严重危及了经济环境的秩序及其健康发展,而与其紧密相关的审计职业也同样面临着信用甚至生存的危机。由于管理层在这些舞弊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将重点逐渐转移到管理层舞弊。特别是在美国爆发安然事件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 A A S B)于2003年10月发布了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在准则中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并且将原先的审计风险模型变为:审计风险=重大错…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日执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旨在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本文对销售与收款循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书怀 《商业时代》2008,(3):76-76,56
审计理念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从宏观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其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并将其与重大错报风险(RMM)联系起来,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新审计准则体现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审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注协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中,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其中核心概念就是审计风险。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角度,对审计风险概念体系进行梳理。目前有专家将国内外的审计风险的定义划分为“意见不当论”和“损失可能论”两类,并通过概念体系内在逻辑的分析,得出“意见不当论”要优于“损失可能论”。还有专家认为,审计风险本身具有广泛的涵义,将审计风险概念划分为三个层次,未能觉察的重大错报的风险,是最狭义的审计风险; 发表了一个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是狭  相似文献   

13.
刘奕含 《商业会计》2021,(18):51-55
2017年7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对旧准则进行了很多方面的修改和完善。新收入准则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方式、确认时间影响较大。针对近年来收入舞弊案件频发,如何识别新收入准则下房地产企业收入相关重大错报风险,并合理应对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已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重点。文章以H公司2018年年报为依托,从与收入相关报表项目与财务指标分析新收入准则对企业的影响。从注册会计师角度识别新收入准则下H公司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与收入相关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以所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依据,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收入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4.
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要求。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本文介绍几种常用审计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志海 《商业会计》2006,(11):21-22
财政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要求。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本文介绍几种常用审计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越来越大,国际审计准则和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先后修订了原审计风险准则以应对该情况。本文论述了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过程,指出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在讨论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关系,及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客户风险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用重大错报风险取代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经营风险与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是既有联系足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经营风险比重大错报风险范围广。审计人员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助于识别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但并非所有的经营风险都与财务报表相关,审计人员只需关注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经营风险.没有责任识剐或评估对财务报表没有影响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8.
审计计划阶段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豪 《商业会计》2008,(10):44-45
审计计划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新审计准则对审计计划工作作了科学详尽的规定,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突出了审计风险的概念。强调了重大错报风险。对风险的控制首先应该从审计计划开始,并且是审计计划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风险控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风险导向审计的引入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制度基础审计局限性,国际大型事务所很早就开始探索并在审计实践中逐步引入新的审计方法即风险导向审计,国际会计准则几经修改后正式推出。我国业界和理论界也积极关注并热谈:我们是否也要适时引进以及如何形成适应我国情况审计准则。作为行业监管者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借鉴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基本原则和必要基本程序后,于2004年10月11日已印发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0号和“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的征求意见稿,我很认真进行了学习。本文缝合审计模式演进和我国审计现状及审计环境,对我国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实施的相关条件谈几点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频频出现管理舞弊案例,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审计准则制定机构AICPA、IAASB和我国财政部等相继发布新审计准则,引入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概念。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重点为管理舞弊,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单位负责人造成的违法性失真。注册会计师及相关机构,应从重视管理舞弊环境,探究识别管理舞弊的红旗标志,强调职业精神,扩大识别舞弊风险的范围,扩展发现错误或舞弊迹象等方面入手,全面关注管理舞弊问题,大力提高对管理舞弊审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