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校助学贷款自1999年实行以来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一方面促进了教育公平,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因大学生借贷不还而引发的高校助学贷款信用危机.本文从高校助学贷款信用危机的现状和原因出发,从多角度分析了高校助学贷款中信用危机的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罗宁 《中国市场》2015,(11):139-140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的重要依靠。它在现实运行过程中优势明显,但机制仍然存在缺陷和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优势和现存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桂丽 《北方经贸》2006,(2):75-77
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贷款的发放与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与大学生双方心理特征、高校行为及社会信用环境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制约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助学贷款开办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近年在发放助学贷款时,由于部分借款学生失信严重,造成银行自身效益难以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完善大学生征信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强化大学生信用意识,是促进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聂娜 《中国市场》2010,(31):140-142
为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健康运行,防范和化解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从贷款者、借款者及外部信用环境等方面剖析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违约因素,可以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的有效偿还机制。在当前金融风暴影响之下关注学生就业,促进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与解决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渐突,其主要表现是:拖欠助学贷款,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就业时随意毁约,捏造“辉煌历史”等。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和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层面的,也有学校内部问题;既有学生主观层面,也有客观因素。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应注重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注重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以真正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新一代诚信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诚信教育与助学贷款分离、诚信教育诸多错位、助学贷款办理信用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助学贷款政策的正确执行。要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观念,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相似文献   

8.
高校助学贷款是扶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目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发放的助学贷款出现不还的问题时,缺少惩罚手段,从而加大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增加了助学贷款的运行难度。应加速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治制度,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度;建立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进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帮助性质和高校在贷款操作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高等学校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应实践和完善的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论述,以期对国家助学贷款这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两种贷款方式,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异同的分析,明确二者在学生资助体系中的地位及关系,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选择贷款方式上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这一政策的推行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由于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贷款,商业银行能否按时收回贷款取决于借款人的信用和偿债能力等。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存在哪些风险,并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将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政府、银行、学校、学生四个参与主体的关系,提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银行贷款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等措施,来规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赵海鹰 《中国市场》2008,(52):196-19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总体来看比较缓慢,由于还贷违约状况严重,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大面积停办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办法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存在的施贷方对贷款方缺乏有效的约束、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风险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一套严密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等防范助学贷款风险的策略,对提高我国的助学贷款的还款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有助于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益民政策.为保证这项助政策顺利实施.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模式,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本文对现阶段助学贷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于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贷款学生之间的博弈关系,提出努力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构建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推进建立助学贷款的失信惩罚机制是促进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深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重构深圳市国家助贷款政策的建议,并对政策营销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我国助学贷款的一项重要构成,在贫困大学生的求学之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现状与还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的对策,对贷款的顺利回收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和东红 《商场现代化》2009,(31):107-109
国家助学贷款属于信用贷款,是保证低收入大学生能够上得起学的主要举措之一,只有从国家、社会、银行和学校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立法监管和诚信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减少失信的人格风险,商业银行减少信贷风险,从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消息,199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上海一些高校出现了大学生手持"助学贷款"外出旅游现象.随着助学贷款范围和条件的放宽,这种拿助学贷款去旅游,甚至购买手机用于"扮酷"的现象,在其他地区高校中也有发现.另据有关调查,当前在基层一些金融部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将助学贷款"变通"处理的情况.对于这种助学贷款被挤占挪用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不好的苗头,应引起注意,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