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内河量大面广的老旧船舶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系统仍不成熟的现象,为解决在航船舶各设备和系统之间数据采集效率低、实时性差、数据集成困难的问题,在分析船舶航行过程信息组织形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航船舶数据采集网关,以内河船舶航行过程中机舱运行设备数据为采集对象,并将该网关集成到长江智慧航运系统中,实现船端系统设备与云端...  相似文献   

2.
AIS是应用于船-岸和船-船的海事安全导航和通信的重要技术,在我国沿海港口引航机构已开始普及应用,是实现数字化引航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目前长江下游的电子航道图已设计完成,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开发引航员助航系统,利用船载AIS设备,实现电子航道图显示与控制、船舶动态显示、碰撞及超速预警、船岸通信等助航功能,该系统的实现将有助于提升长江引航服务能力,增加安全监控手段,减少引航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经过四年多的开发与扩充,世界海事工业数据库日前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开通联网,现已开始对船厂、航运公司和船舶贸易机构服务。世界海事工业数据库共包括五个子库:国际新船价格数据库(每月维护)、国内新船完工数据库、国内主要船舶数据库、国外船东数据库和国内船东数据库(每年维护)。  相似文献   

4.
内河船舶避碰技术中的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关键应用,它在船舶航行和避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了解AIS自动避碰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内河船舶避碰技术中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首先,AIS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能够探测目标并提供实时的船舶信息,帮助船舶及时了解周围环境,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其次,AIS在海上搜寻和救助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船舶位置和状态信息,协助救援行动。在船舶自动避碰系统中,AIS可通过获取避碰信息,实现船舶的避让行动。因此,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可以提升船舶的避碰认知能力,改进海事通信功能,并为避让行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信息传输中信号的特点,并讨论了宽带传输的实现、通信设备的配置、同步脉冲和触发脉冲的形式等问题,给出了提高系统性能的某些较优且实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船舶设备的监测和远程智能维护,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船端设备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故障诊断、维修决策进行研究,设计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从而减少设备运行过程带来的故障不确定性、完善辅助设备从备品到采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设备维修保养的辅助决策和视情维护建议,提高船舶设备的使用周期,降低远程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车栽设备依据接牧到的信息,根据动车组构造速度、制动性能计算出控制曲线,对动车组是否遵守信号(速度)指令进行实际运行速度的监控。动车组的控刺信号、状态监测信息、故障诊断记录信息是基于现场总线的实时通信网络传输的,可以说通信网络是列车信息流的大动脉。本文主要阐述动车组车载故障信息传输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通信技术在数字智能化变电站中的应用特点,详细分析变电站通信过程中使用的光纤传输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和电力调度交换技术,对通信技术在数字智能化变电站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手机广告的兴起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3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使手机已由一种单纯传输信号的通信设备变成一种传播符号、信息与内容的新型媒介。手机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具有针对性强、信息抵达率高,交互性强、能与用户形成有效沟通,有效性强、信息覆盖范围广大、智能化强、能大大提高广告主的经济效益等优势和特点。手机广告呈现出产业化、广告与信息服务相结合、定制方式逐渐取代群发、Push方式、表现力越来越强、由手机广告引发的实现闭环销售五大方面的发展趋势。手机广告将发展成为横跨通信、IT、贸易、金融、物流行业的庞大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违约情况回顾 企业经营概况 江苏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天船舶”或“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2011年8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002608,主营机动船舶、非机动船舶的制造销售和船舶贸易业务,主要产品为支线集装箱和干散货运输船、驳船、内河船、多用途船、海洋工程辅助作业平台等,包括700~2000TEU集装箱船、30000DWT以下多用途船、30000DWT以下重吊船和100000DWT以下散货船.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从信息自动提取、信息整合、物品局域联网、局部系统的智能服务与管控等向全网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我国仓储业自2003年底开始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以来,企业仓储物联网技术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局限于智能仓储管理与自动化作业层面,目前仓储业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有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堆码垛技术、智能信息管理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仓储业应用的逐步深入,射频识别技术在仓储业的应用将快速发展,感知技术集成应用将成为一个潮流,无线网络与通信技术将得到应用,无人搬运车与智能机器人将融入仓储物联网,仓储物联网将出现互通互联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网络通信组网通常包括骨干层和接入层模式,骨干层采用光纤传输等基础传输线路,接入层采用EPON、Wlan、WiMax、3/4G通信技术传输信息,采集数据,承载电力业务,实现电网实时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3.
船型开发(优化)坚持高起点:上海船厂选取3万吨重吊船作为多用途船优化研究课题,该型船的优化内容中,起点比较高的有甲板设备和船舶主机。该船配置的大型重吊起重设备、多层液压启闭和吊离式相结合的舱盖系统,必须要对船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优化。该船的主机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智能型无凸轮轴、共轨喷射、环保型柴油机,该船配置这样先进的智能型主机,给机舱动力装置和自动化设备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研发难度。  相似文献   

14.
船用环保设备按其不同的使用对象和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大致可分成三个层次:用于远洋出口船舶、高科技船舶和高附加值船舶的环保设备,列为第一层次;用于国内海运和军用船舶的环保设备,可列为第二层次;用于内河船舶的环保设备,可列为第三层次。对于第一层次的环保设备,其创新应着重于不断跟上国际同类设备技术发展步伐,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耿青波 《市场周刊》2020,(16):0164-0164
智能建筑系统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建筑智能化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对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船舶配套设备生产体系,产品涵盖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自动化、通讯导航和舾装等领域,国内企业可以提供内河船、近海船和远洋船绝大部分的配套设备,在部分海工配套设备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制造基础.但是总体来看,我国船舶配套产品在技术含量、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设备领域.其中,动力定位系统的研发基础较弱,缺乏典型的自主化产品;钻井系统尚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国外高端设备相比差距略大;主机设备基本被国外所垄断.总体来看,国产设备装船率较低,我国建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本土化装备率在低位徘徊,有些设备甚至不足1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集群通信系统沿专网与公网方向发展演进的技术趋势,结合公安调度需求研究了基于5G切片的警务集群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终端层、标准及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组网架构方面,通过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切片传输控制信号,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传输业务内容,并提出集群业务软件中通信调度业务逻辑、综合业务适配和维护管理软件的模块组成,对其应用的协同算法、时延保证、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建议。基于多智能体控制模型提出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ple 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之间状态同步协调算法,为警务集群系统在5G技术体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商》2016,(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生产生活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基于物联网所设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为住宅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家居环境,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结合网络通信技术和音视频处理技术,具有信号传输和远程监控的功能,让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9.
智能电网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形成新型电网,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电能损耗等优点.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涉及诸多领域,而物联网技术是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基础.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层、通信层的基础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渗透与融合,将给未来电网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建设包含电网设备感知、网络通信、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四个层次的智能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完整的智能电网运营管理体系,物联网信息支撑体系应通过对电网基础信息分层分级的集成与整合,达到信息的纵向贯通与横向集成,为智能电网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报文含有本船GPS位置信息,利用该信息可以获得船舶相对雷达的位置.探讨了基于AIS信息的岸基对海雷达标校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误差计算流程.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该方法计算的系统误差与常用"船舶+GPS"标校方法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