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常冠林 《秘书》2011,(9):27-27
陈战胜先生在《中国各朝代官吏任用方式掇谈》(《秘书》2011年第5期)一文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官吏任用方式,使我们对历代官吏任用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然而,文中却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制。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补充说明,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官吏任用方式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官吏考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据《书·舜典》中记载:“二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注曰“文帝命群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暗者退之。”意思是说,对官更政绩的考察每三年进行一次,连续考察三次以后,有政绩的官吏给予提拔升迁,没有政绩的官吏予以罢免辞退。可见,早在五帝之一的虞舜时期,我国巳形成了比较明确完整的官吏考绩制度。 到了宋代,官吏考绩制度更为具体完整。宋代的官吏考绩,亦称“磨勘”。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置磨勘…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宋代的监察制度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中完成的.它完成了由谏官对皇帝的劝谏到对官吏的绝对监督的职责转变,也完善了只对官吏的监督到对监督官员的监督程序.宋代的监察制度在经过不断变革的基础上逐渐地完善,使宋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监察网,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本文综述多位学者的研究,对宋代中央监察制度进行了评论. 一、对宋代中央监察制度的形成进行研究 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时间问题上,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在贾玉英先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一书中有详细地介绍.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一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说出现于战国时期,一说出现于秦朝时期,一说出现于秦汉时期.而中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制度是由御史制度、谏官制度与封驳制度三大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审计考核,最早可溯源到夏禹时代的“会计”。据《史记·夏本纪》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史籍记载,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会诸候于茅山,乃大会计。这里的“会计”,乃是定期会集诸候,对其贡赋征收进行考核。此为后世上计制度之端倪。《周礼》更明确记载了定期考核官吏的制度:大宰以八法治官府,其“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相似文献   

5.
元代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凡职官铨叙之典,吏员调补之格,勋封爵邑之制,考课殿最之法,悉以任之。”(《元史·百官一》)元政府对地方官以五事考课为升降,其中三事关系到官吏的经济政绩,这就是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均(《元史·选举二》)。对于掌管钱粮官吏的考核,实行增羡者迁赏,亏  相似文献   

6.
明清考核官吏中的兼职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核官吏来兼职进行审计,渊源于远古的上计制度,一直贯穿着中国的封建社会,直至明清时期。 明朝对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考满按时间长短称三年为初考,六年为再考,九年为通考,只要具备其一,即可升转。各衙门属官考满,堂上官出与考语,送都察院并吏部复考。如原来考语得当,续出考语不嫌雷同;不当,听复考从公考核。考满后按称职,平常或不称职三等定其升降,降黜者较少,迁升者较多。 考满中对官吏在经济上的考核是主要内容,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审计立法概况我国审计源远流长。西周初年设有宰夫负责"考其出入而定刑赏","凡官府都鄙群吏之财用,受贰法于职岁",这个"贰法"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法定审计标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定有《上计律》。辛亥革命后,1912年北京政府设有中央审计法...  相似文献   

8.
一、中美内部控制发展状况概述(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早在西周时,便有统治者为防止官吏贪污盗窃、弄虚作假,制定了分工控制和交互考核的措施,实行职务、职权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例如:将出纳工作分设为职内、职岁、职币三位职官,分别掌管岁入、岁出、余财分项会计籍书,即全部财物的收入、支出和结余事项。其作用正如朱熹所说的"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西汉时期出现了上计制度,地方  相似文献   

9.
脱胎于春秋战国时期上计制度的中国军事审计,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发展到唐朝中叶,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形成了以专职审计机构——比部为核心,以御史台和勾检官为补充,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军事审计体系。这一时期,军事审计活  相似文献   

10.
开篇首先说明一下,为什么把秦朝审计和汉朝审计放在一块来加以叙述呢?一是由于秦汉都实行监察审计合一的制度,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在由御史大夫主司监察的同时,也兼行审计职权;二是汉承秦制,秦汉都实行财审分立的审计制度,审计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由御史大夫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秦汉时代系指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亡,约计历经440多年,包括秦、西汉和东汉,也称先秦和两汉时代。一、秦代审计。指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间的审计。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据《史记&;#183;夏本纪》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说明我国从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开始,就已建立了贡赋制度。商代实行的“井田制”,是力役形式的贡赋制度。西周实行的“九赋之制”,即九种税赋,既包括田赋,又包括人头税、商税、货税,说明此时的税赋制度已经比较完备。春秋战国时,齐国实行的“按田而税”、晋国实行的“以田出军赋”、鲁国实行的按耕地面积征收地、秦国实行的按田亩面积征收租税等,都是以土地为对象而征收的田赋。  相似文献   

12.
一、知地取胜,择地生财商场如战场,经商者如指挥千军万马之将帅,智慧的将帅往往会占据有利的地形,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大谋略家的范蠡,更是深谙此道。他以战略家的眼光,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是理想的货物贸易之地。遂选陶地为营销点,果然,十九年间他三致千金,成为世贾,“陶朱公”的美称也由此而饮誉古今,留名青史。《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实行了移民政策,当时许多人贿赂官吏,不愿搬迁,要求留在原地,唯独富商卓氏要求迁往较远的“纹山之下”,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产…  相似文献   

13.
中美内部控制发展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美内部控制发展状况概述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早在西周时,便有统治者为防止官吏贪污盗窃、弄虚作假,制定了分工控制和交互考核的措施,实行职务、职权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例如:将出纳工作分设为职内、职岁、职币三位职官,分别掌管岁入、岁出、余财分项会计籍书,即全部财物的收入、支出和结余事项。其作用正如朱熹所说的“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西汉时期出现了上计制度,地方须将其户口、垦田、钱财、谷物等情况编册上报,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城邑建设违制散考侯强我国城邑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竹书纪年》、《史记》载,奴隶社会夏代就开始营都建邑。商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邑建设逐渐发展起来。历史进入周代曾出现两次城邑建设高潮:一在西周开国之初;一在春秋战国之际。就两次高潮在我国城...  相似文献   

15.
张雪 《中国房地产》2012,(17):41-43
一、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历史变迁我国的土地及定着物登记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大禹时代就有"平水土、划九州"之说;周朝的"井田制"、秦朝的"商鞅变法"、汉朝的"屯田制"、明朝的"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制度"及清朝的"地丁合一,排丁入亩制度"等等,都是我国早期进行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法令和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分定田产,缴纳税赋所用。而我国历史上真正完整的第一部房地产权属登记(不动产)法规则是北洋政府时期1927年颁发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其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的对象为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管辖区建立起度量衡制度,系统的单位制开始形成;同时,各诸侯国之间军事上的对立,造成度量衡的混乱,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战国后期,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盛。超越诸侯国界的贸易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统一的度量衡。迫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又逐步接近起来。度量衡从混乱到趋向统一,是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 下面我们向读者介绍的“左关三量器’  相似文献   

17.
<正>物上请求权,又称物权请求权,该制度是大陆法系民法特有的对物权进行保护的制度,是物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瑞士民法典,对物上请求权有明确的规定,日本民法典虽仅规定了占有之诉制度,但经判例的解释也构筑起了物上请求权制度。我国民法有着明显的大陆法传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即1929-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制订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确立了物上请求权制度。1949年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私人土地所有权不复存在。而这个时期,我国法学界接受了前苏联法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是私有制下的特有现象,在建立土地社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分期缴纳制改为认缴制,使得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偿债能力呈反向变动,导致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成为公司法上的新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观点,主张在公司偿债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时,股东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视为届满,该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将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与相关制度进行适用比较,明确其特殊性与司法适用条件,分析其请求权法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请求权主体、适用条件、清偿范围三个层面探讨该制度的构建,以达到在认缴制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9.
营造库平制     
营造库平制是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和库平两为基础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志》为本,横累百黍为百尺,纵累百黍为营造尺。康熙五十二年(1713)御制《律吕正义》,以黄钟累黍之制,  相似文献   

20.
一边 《陕西审计》1995,(6):47-47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就制定了官吏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上说的“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致仕”即交还权力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