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运用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有序概率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财政支出规模对提高个人创业概率的作用不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量的扩张并不能有效提高个人创业的概率;能够能降低创业者资金约束和提高个体创业失败后风险承担能力的财政支出,可以显著提高个人的创业概率;财政支出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与对总体创业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要提升财政支出政策的创业激励效应,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将是首要的选项,而且应该加大对“机会型”创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基本保障财政支出本身是消费需求,还可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十二五”期间,通过增加划拨国有资产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多渠道筹资,可以逐步将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基本保障财政支出的差距填补80%左右。即使按照国际平均效果来计算,新增基本保障支出拉动的消费也可以基本弥补可能的出口增速下降导致的GDP减少。为了尽可能提高拉动效果,“十二五”期间应以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最低生活和老年生活等五项基本保障为重点内容,实行“全覆盖、保基本、缩差距、易转续”的建设方针。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的歧视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丽红 《现代财经》2002,22(5):24-27
西方国家在反倾销立法中,通常把社会主义国家和曾经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反倾销问题上,对这类国家采取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使这些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我国便是其中受损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拟就西方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倾销的歧视以及与中国经济利益有重大关系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1994-2001年财政支出状况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建立财政支出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4——2001年财政支出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为建立我国公共财政评价监督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财政支出的追踪问效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08,(2):102-106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政府采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与财税、金融手段并列提出,显示政府采购在国家宏观经济生活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从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手段上升为国家实现宏观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公共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国家悖论”与转轨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悖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学派国家学说的分岐的焦点。“国家悖论”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在我国,承认“国家悖论”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诺斯悖论”现象说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具有局限性,对它的批判需要追溯到方法论本身,即揭示个人主义方法论在进行制度分析时的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国家二重性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阐明了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之间本质与表象的关系,对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指出国家能否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公共性与阶级性的一致程度。“诺斯悖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矛盾,而不是什么悖论。国家二重性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和细化,对认识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欧洲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 《经济纵横》2007,(1):43-44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国家改革构想,即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以市场机制激活福利机制和劳动力市场。欧洲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的改革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孙光慧 《经济管理》2006,(11):88-93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和协整方法验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转轨国家的情形,测量了19个转轨国家和中国实际汇率升值与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关性,也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这些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基本的结论是;转轨国家实际汇率的运动基本上都经历了贬值-升值-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当自主创新被纳入国家战略时,这不仅标志着企业高水准的竞争拉开帷幕,更昭示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质的转变。“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要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实现赶超。唯一的选择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学派的“国家悖论”学说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学派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悖论”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作为特殊的经济主体与其他各经济集团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新制度学派“国家悖论”的研究,对我国政府转换职能、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核电提出的“三和文化”,就是他们的企业文化理念。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国家核电提出的“三和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探讨,意在从新的角度正确认识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考察和归纳了农民农田水利上访的两种类型:以个体为主的“纠纷延伸型”上访和以群体为主的“干旱求援型”上访。接着,作者对农民农田水利上访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民的国家观念是农民针对农田水利问题上访的心理文化机制,而由政权“悬浮”和市场“困局”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农田水利恶化是上访发生的结构性因素。最后,作者针对目前学界的农民上访研究进行了扩展性讨论,认为农民上访研究应该适时地从“抽象”的上访研究向“具体”的、类型化的上访研究转化。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研究》2006,(10):I0001-I0004,F0003
“十五”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正确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安徽实际相结合,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谦明 《时代经贸》2011,(24):247-247,249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外语中,“统计”一词与“国家”一词来自同一词源。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最初,统计只是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随着统计实践和统计科学的发展,统计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个人、集体和社会,还是国家、部门和事业、企业、公司及科研机构,都离不开统计数据资料。个人要进行学习、工作和家政管理,  相似文献   

16.
金乐琴 《经贸实践》2008,(10):59-6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复杂的变迁过程.其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通过6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具体体现。在战略目标上,从十二大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国崛起这个命题,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哲学上的诠释,孟子所谓“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公孙丑上》)我理解,这里的“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霸权主义”,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所谓的“仁”,则是国家制度,而“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现实国力。也就是说,大国崛起应具备实力和制度这两个要素。这好  相似文献   

18.
《商周刊》2011,(20):81-81
随着“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十二五”首个国家发展战略,青岛的中小企业迎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融资难、融资渠道匮乏”却一直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孙沛东 《开放时代》2012,(4):92-113
西方学界主要从社会、市场和文化三个维度,阐释市场化条件下时尚的产生和传播机制,本研究引入国家新变量,从民众的日常着装入手,着重探讨“文革”期间广东民众着装时尚的类型,总体性社会中国家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个体着装时尚的影响,以及非市场化条件下时尚的产生与传播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在时尚建构中的作用显著,它型塑了合法性时尚,并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一整套政治化的日常着装秩序。它遵从权力和资源的垄断逻辑,力图借助特殊的着装制度将普通民众的思想彻底革命化,其产生和传播的背景是列宁式政党、军队和国家政权。总体主义的社会控制系统、密不透风的国家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三者共同造就了“文革”着装时尚。  相似文献   

20.
蔡玉平 《时代经贸》2010,(12):268-268,F0003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制度设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高等教育公平理论,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外溢性”特点,以在校大学生为借款主体,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性银行和高等院校三方紧密合作,高效率地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专业的业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在运行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其制度设计包括借款条件、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