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兴家     
《光彩》1997,(9)
历史上朱元璋从一个行乞僧投军到建朝称帝,前后用了历年的时间,身经百战,历尽艰辛。朱称帝伊始,大兴土木,加固修葺南京城,认为夺得江山不易,只有金城汤池,方可保子孙万年。对此,深明大节的马皇后却不以为然。她对朱元璋说:天下没有不破的城,唯有德者居之,训导子孙,以德化民,方是万里不破的城。朱皇帝连连点头称是。与此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想为子利、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怕工匠偷工减料,每日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  相似文献   

2.
吴洪刚 《商界》2007,(5):64-64
1399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变”用武力推翻了朱允文。英明神武的明代开国皇帝,终于没能如愿地掌控其生后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前面的皇帝们是在以能否传承自己的“基因”来选择后人。  相似文献   

3.
赵润田  檀梅 《商业文化》2007,(17):18-22,24-28
浙江的海宁是中国的经编之都。 海宁的马桥对经编最有话语权。 比之马桥,究竟还有什么敢称是“经编之都”?这还不太好说,反正在中国,这个城或那个城大多是“城”里面的人冲外面喊出来的。同样,海宁人也在喊:马桥是中国的经编之都,  相似文献   

4.
官民海上贸易的斗争 蒙元帝国崩溃之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得早,帝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建文帝,这引起了驻守北方燕京的朱棣的强烈不满,朱棣对抗蒙元残部,拥兵自重,借口建文帝身旁有奸臣,要“清君侧”,发起“靖难之役”。朱棣攻下南京后,却没有发现建文帝的下落,虽然传说建文帝是死于宫中大火,但朱棣不相信,先是派人在全国各地察访,又根据有传说日建文帝是“蹈海而去”,同时因为觉得自己获得皇帝宝座可能不能使其它国家心服,  相似文献   

5.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说,中国的新总理像一只飞向太阳的大鸟,但到了1998年下半年,翅膀已经被烤焦了。随后,朱基总理在接见外国客人时肯定地回答:“我的翅膀还在。”在美国人看来,朱基的理想正在给他自己出难题,因为太阳意味着光明,值得追求,但太阳的...  相似文献   

6.
朱伯玉 《商业研究》2003,(19):150-152
“买卖不破租赁”是指祖赁关系成立后,出租人又将出租物转卖给第三人,而原已存在的祖赁关系仍对买受人有效。该原则的适用需具备法定条件,须存在有效的租赁合同;须租赁物已交付并为承租人现实占有;须出租人将租赁物所有权让与第三人。同时,该原则不独对于标的物之所有权取得人有适用,对于地上权、典权之取得人亦有适用。“设定物权”不破“租赁”为该原则衍生的子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社会的几百个皇帝里,明太祖朱元瘴算不上最有名气,也不是最恶的一个。他在位的三十年里,干了不少好事,废苛政,均赋役.兴水利,行屯田,革官制……。这些百姓有口皆碑,然而,必须看到他在登基不久便刮起的文字狱,确也严刑重罚了许多好人。 据说明太祖非常忌讳别人写殊,为什么呢?因为“殊”可分解成“歹”与“朱”两字。“歹”历来都解释为坏、歹毒,阴险狠毒,为非作歹,而“朱”正是他朱元璋的朱。于是太祖下诏,文字中一律不得用殊,倘遇特殊二字只好写作“特苏”。 这是中学语文老师讲的故事,估计己无凭可考,权作野史来…  相似文献   

8.
笑一笑     
《光彩》2002,(12)
小兔子的故事故事一小兔子到店里去买胡萝卜,他问老板:有胡萝卜吗?老板说:没有。第二天,小兔子去问老板:有胡萝卜吗?老板有点生气地说:没有。第三天,小兔子又去问:有胡萝卜吗?老板火了,他说:你再问这句话,我就用钳子把你的牙全撬了。第四天,小兔子又去了,他问老板:有钳子吗?老板说:没有。小兔子又问:那有胡萝卜吗?故事二小兔子到店里去买胡萝卜,他问老板:有胡萝卜吗?老板说:没有。第二天,小兔子又去问老板:有胡萝卜吗?老板有点生气地说:没有。第三天,小兔子又去问:有胡萝卜吗?老板火了,他说:你再问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张杰 《中国报业》2012,(3):50-52
近来有两种醒目现象:一是传统媒体纷纷进军全媒体,二是传统媒体纷纷到新浪、腾讯开微博。这好比自家大兴土木建屋千间,却又到邻家打地铺睡午觉。 要么“邻家午睡”不对,要么“建屋千间”不对……  相似文献   

10.
王冉 《商界》2006,(7):89-89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我认识一个人,已婚有子。他在外面有了外遇,某日被老婆发现.要和他理论。他平静地说:“你看咱们上有老下有小.吵起来不好.不如明天出去谈.下午四点,北京饭店大堂.。”  相似文献   

11.
《淮南子·道应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6,(25):I0014-I0015
长治久安胜过快速制胜 记者:在石家庄市场上板城被人称为是“不倒翁”,尽管历经了多个品牌冲击,依然长治久安。有人说板城的酒质稳定,有人说板城有文化,有的则说板城财务比较健康。我想,在白酒行业长治久安的经验可能要比快速制胜的秘诀更吸引人。  相似文献   

13.
8级义士学融合技能的方法如下: 先到汝南城的私塾找NPC对话,获得一封信;再到谯城的打铁店去找打铁师父对话,即可学义士的融合。但是每学一次要3个玄铁石。美女透视技能学习方法如下: 在汝南赌场前,有位“赌中之圣”,与他交谈后,会要你到汝南和谯城的赌场取东西,两样东西都拿到时再回去找他,就能学到透视了。辩士的窃听技能学法: 在谯城的客栈内,跟一个穿黑衣的大内密探讲话,他会要求你到谯城和汝南城收集情报,并给你一块情报  相似文献   

14.
清代史家赵翼将明代因表笺文字触犯朱元璋忌讳而获罪致死,称为“表笺之祸”。“表笺之祸”为前代所无,乃朱元璋以文字杀人之一大“发明”。朱元璋专横跋扈,疑忌重重,喜怒无常,在处理国内君臣关系与邻国朝鲜的关系中,屡兴“表笺之祸”,给国内君臣关系与中朝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莹  吕少峰 《广告大观》2007,(5S):55-56
名人广告,并非今天才有之。《战国策》说: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采访刘权辉的时候,记者感触最深的是他的个人魅力,他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令人折服。谈起企业发展思路时,他的观点总是非常独特,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哲人;说到企业管理时,他沉稳自信、胸有成竹,像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说到理想抱负时,他激情澎湃,崇高的使命感令人感动。他说他一直在为实现一个梦想而奋斗,这个梦想就是振兴中华陶瓷,因为中国的英文译名就是瓷器,陶瓷是中国的象征,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李毅 《中国市场》2006,(10):48-50
清癯的面容,有神的双眼.再加上一副金丝眼镜。说他像个文人吧.眼神中又透出了一股子精明:猜他是个商人吧,却多了一种忧郁、儒雅的气质:说他是个普通人吧.他可谓大名远扬.在京城地产界叱咤风云:说他是个成功人士吧.他却能用果汁泡馒头充一顿饭.还能拎着鞋子光脚逛公园——他不是别人.正是地产界的精英.北京妙杰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总经理卢晓彤。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9,(4):39-39
阅读:《东方早报》不久前登周虎城的文章说,自从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以来,就一直在风口浪尖上。赞扬阿勒泰有勇气者有之,批评阿勒泰作秀者亦有之。从这些立论的基础来看,都有站得住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明陆灼《艾子后语》中有个寓言:有一天,艾子带着名叫通和执的两名弟子到郊外游玩。天很热,于是艾子派执去到农民家要些浆水解渴。农舍旁有位老爷子正在看书。执上前施礼后说明来意。老爷子随手指书中的“真”字问道:这念什么?执回答:这字念“真”啊!老爷子气道:枉为读书人,连这都不认识,我这儿没水!。执莫名其妙,狼狈地回到师父那里报告了情况。艾子说:执真是个地本脑瓜,太不通达。通,这回你去吧!通见到老爷子,老爷子照旧把那一真”指给他看,通回答:这是“直八”二字。于是老爷子转嗔为喜,送给他许多家酿的美酒。艾子喝…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30-3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