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快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即在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和市场要多渠道投入,应用财政补贴机制、利用利益诱导机制和农税减免机制等,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成为减轻农民负担、制约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面临的主要困境与原因,并在结合当前我国政府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供给不足、结构失调、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需要从资金筹措、决策机制、公共产品管理以及供给主体激励约束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4.
杨焕玲  孙志亮 《科技和产业》2009,9(11):65-67,10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而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基于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本文分析得出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调、区域差异等现实性的发展问题,进而提出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供给、合理安排资金供给方向、缩小地区间供给差异、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和加强供给资金监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一方面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又供给“过剩”。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奖金投入严重不足,不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等。因此,必须改革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从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依据,通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的对比分析,探讨在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既要有财政保障,又要有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融资机制来筹集资金,这两方面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长效供给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闰丙金 《特区经济》2007,(2):147-148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原因在于体制外的资金筹集方式、供给责任的缺失、政府职能的缺位、缺乏第三方参与的有效机制。应当明确各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改变投入格局,创新筹资模式,变革供给体制,提高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农民共同需要的具有全部或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来说普遍缺乏,而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乡财政困难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只有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才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笔者拟通过分析县乡财政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提出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老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在于有效供给优质优量的农村公共产品.政府应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体制、结构、责任、总量等方面的现状,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邓凯  吴平 《特区经济》2010,(8):219-220
城乡统筹改革背景下,村级公共品的供给关系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区的村级公共品供给机制也在不断改善,其中,成都试验区作为领头羊率先在融资渠道和民主机制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本文基于对成都试验区部分有代表性村庄和小城镇投资有限公司的调查,剖析这种新型供给机制,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以适应村级公共品供给中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责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新轩  武琼 《乡镇经济》2009,25(2):54-58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免征农业税的实行,学界再次关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并围绕它展开争论。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阐述,分析了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缺失。认为在构建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政府首先要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畅通的需求表达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稳定的投入机制和健全的监督机制等,其次在制度的执行上,要根据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并结合公共产品外溢特点和受益范围,在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的基础上,实践中央、地方、农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3.
村庄直选背景下的标尺竞争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慧  孟令杰 《南方经济》2015,33(5):1-14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的民主直选制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全部村级数据,我们使用三种不同的指标度量农村公共品投资,在控制了地区虚拟变量、村庄规模、收入水平、村长特征等因素之后,研究发现竞选压力所形成的标尺竞争是影响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机制,在缺乏对村长是否尽职的充分信息时,临近地区成为衡量本地村长绩效的标尺,因此相邻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对本地的公共品供给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我们还发现当控制了标尺竞争之后,村长的特征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村长能力本身并不影响公共品供给,而是村庄直选使得选举出来的村长更加向村民负责。  相似文献   

14.
史明瑛  朱德开 《特区经济》2008,(11):177-17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调查分析合肥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实和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和建立持续增长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怀礼 《乡镇经济》2009,25(1):28-32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紧缺的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如何增加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的重要实践和理论问题。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文章认为,增加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的关键是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这种制度创新,包括供给制度的创新、供给主体的创新、供给渠道及公共财政供给效率评价模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农村建设的框架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改革与调整。目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建立有效的公共决策配置机制,完善不合理的供给结构,调整诱致性供给和强制性供给的格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熵的角度出发,依据最小熵原理,通过自组织功能和供给系统的外界环境,以正熵流或负熵流流向供给系统,致使强制性供给制度和诱致性供给制度都不能有效地阻止系统的熵增。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强制性供给制度和诱致性供给制度充分结合,优势互补,从而逐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制度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官永彬 《乡镇经济》2008,24(1):46-50
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体制在以后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了延续和继承,使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而摆脱困境的帕累托最优选择是根据农民的需求意愿或偏好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文章在公共物品需求偏好显示扭曲机理及相关机制设计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的民主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严重短缺和失衡的状况,影响了农村社会公平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供给体制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机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