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年以来,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往往以为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是责任和义务。实际上,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论文系统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贡献,并提出了企业如何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阶段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综合运用Mark社会责任动力模型、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根本动力来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应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体系,指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误区,提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颖  沈刚  王铮 《经济》2011,(10):6-8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跨国公司普遍建立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把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积极追求,  相似文献   

4.
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民生问题,是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主题,基于生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当今经济社会需要。文章首先概述了生态安全,然后探讨了生态安全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层次模型,通过生态安全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因素分析,以生态安全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最后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位一体"模式、"三维一体"模式和"三生共赢"模式,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促进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生活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日渐被广大企业管理层所重视,他们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影响到企业的营销战略理念.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营销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时,企业该树立起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林业企业有其特殊的社会责任需承担.而作为和生态环境联系最紧密的特殊社会组织之一,其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王金晶 《时代经贸》2014,(6):366-367
在当今全球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履行好社会责任不但使企业和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而且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运用大量的文献研究着重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推进社会责任的措施,从而得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新理念:从社会责任到社会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争相研究的课题,原因就在于,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但同时又面临生态环境污染、员工利益受损、城乡差距扩大和社会秩序失范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定义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商业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行为边界和价值规范。虽然不同学者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和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不容置疑的是,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而且是在一定伦理规范下运营的责任承担主体。因此,企业必须正视企业社会责任时代的企业应该主张什么样的管理理念、战略、结构和方法,以使企业能够抵御风险、提升能力和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同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社会责任嵌入于组织层面完善管理实践已成为当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管理观点动态地和整合地审视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社会责任如何融入到管理实践中进行探讨,构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与其战略适应模式的共同演化模型,并从战略价值创造、战略类型选择、战略导向转变以及战略过程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对策及相关建议。这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研究是一个极为有益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项战略发展目标.作为经济最基本元素,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实践、当代企业社会责任(CSR)诉求的驱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战略管理思想和方法,从绩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看.以可持续平衡计分卡为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管理整合框架整合竞争战略管理、可持续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和报告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工具,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环境和社会等三方面可持续的绩效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认知基本还停留在股东利益最大化、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很多的企业缺乏广泛的社会利益和发展的责任考虑,如何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的商业目标及产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如何评价并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理论界与产业界都在努力从国际视角关注这一热点问题并努力提升理念和改善企业行为。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应不是把它当作负担来承担,而应是把它当作一种利益来追求,应从经济增长的产业社会生态、企业战略型社会责任、法律规定的社会责任、社会正义与公平等方面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已经被确定为我国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但是,如何将这一崭新的科学发展观转换成可操作的管理模式,进而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实际行动,仍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其中,在某区域内评价和检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故在分析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诸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静态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总水平的综合评估方法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怎样确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伦理现是学术界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利益观的人际伦理观和环境伦理观的深入分析,揭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演变过程,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Sustainable debt has become the key issue in rating of private as well as sovereign debtors. The problem of how to estimate sustainable debt has also been at the center of the debate over the Asian 1997–1998 financial crisis. If the external value of the currency depends on the external debt of a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estimate the creditworthiness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studies credit risk and sustainable debt in the context of a dynamic model. For a dynamic growth model with an additional equ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debt, we demonstrate of how to compute sustainable debt and creditworthiness. The model is estimated by employing time series data for the core countries of the Euro-area. The computations show that the Euro-area has large external assets. Using time series methods, the sustainability of external debt (assets) is estimated for those core countries of the Euro-area. Those estimations show that the Euro will be a stable currency in the long-run.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创业导向以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提出“绿色创业导向-绿色组织认同-绿色创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框架,以203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绿色创业导向作为一种兼顾环保和经济的战略决策模式,对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②绿色组织认同与绿色创新是企业实施绿色创业导向、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在绿色创业导向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绿色组织认同、绿色创新在绿色创业导向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的农业必然是可持续农业,如何促使常规农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本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及其建立方式。  相似文献   

16.
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内涵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文亮  冯军政 《技术经济》2006,25(11):70-73115
动态市场竞争案件下。持续创新是竞争优势持久性的唯一来源,持续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持续发展的稳定性。通过对持续创新及持续创新能力的评述,从创新理论、能力理论综合的角度研究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相关问题。从市场导向的角度出发,提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概念,讨论持续创新能力的结构,并分析持续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最后探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赢得政府支持是中国成功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前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可持续金融行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通过督促金融机构注重环境问题来规避由环境危机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运用金融手段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制度特征,决定了政府的支持是在中国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关键.而政府的目标决定了其有动力和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选择可持续金融.  相似文献   

18.
The unsustainability of the present trajctories of technical change in sectors such as transport and agriculture is widely recognized. It is far from clear, however, how a transition to more sustainable modes of development may be achieved.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that fulful important user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and price are most often not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Ideas of what might be more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exist, but the long development times, uncertainty about market demand and social gains, and the need for change at different levels in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infastructure and the wider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provide a great barrier.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potential of more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and modes of development may be exploited.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how technical change is locked into dominant 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present a perspective, called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on how to expedite a transition into a new regime. The perspective consists of the creation and/or management of nichesfor promising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9.
建设可持续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城市的重要特征,城市文化的生态平衡是城市生态平衡的精神内容。基于文化生态平衡对可持续城市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重新界定了城市设计的内涵,并从城市整体定位设计和具体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可持续城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以简单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简单生态经济系统数学模型。以动态模拟为研究手段,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的目标直接影响着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方式;使人类发展与多物种共存相统一,综合评估生态功能,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