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 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选择了三个县(市)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近年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已有139个县(市、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数达到4176万人之多,参合率达80.4%。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近来,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最重要的举措是开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10月,我国政府做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明确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2003年下半年开展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已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21.7%,达到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试点县(市),  相似文献   

3.
汤莲 《当代经济》2010,(10):12-14
"农民头上三把刀,养老、教育和医疗",其中医疗更被称为"小康路上第一难".在诸暨市6895户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了30%以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旧是萦绕在农民头上的梦魇,也是政府心中沉甸甸的一块石头,农民期盼,政府亟需出台相关政策解决这一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原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本文分析了诸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总结了前一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对取得成绩予以充分肯定,指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企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合农民需求的农民医疗保障路子.  相似文献   

4.
安春 《时代经贸》2009,(7):77-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组织,农民自愿参与,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的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以下简称新农合档案)工作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居民基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中央明确提出要逐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明确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河北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合作医疗基础较好的迁安、曲周、枣强3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6年试点县市)进一步扩大为36个,参合农民人数达到1170.40万人,参合率为79%。截至2006年6月底,享受报销农民165.81万人次,费用报销金额累计13167.36万元,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25%,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因…  相似文献   

7.
陈丽娟 《新经济》2014,(14):111-111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逐步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由政府组织和农民参加、集体与个人共同筹资,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互助保障制度。目前,由于新农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风险,难免会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基金流失的主要原因,重点探讨财务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傅丽芬 《经济导刊》2007,(10):84-85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3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降低农民的大病医疗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对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行实地调查,在试点实践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制度功能定位,政府的作用的强化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度供给和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定量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目前保障能力低下主要体现在筹资水平低、补偿水平低和农民受益面小等三个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及时调整补偿方案;建立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多教生活在农村,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加上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传统合作医疗开始出现大面积滑坡,大部分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疾病经济负担日益沉重,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1.
尚颖 《经济论坛》2008,(10):123-125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设想。2003年1月,《关于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筹资标准、基金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经济论坛》2007,(10):40-4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村居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首先保证的是对农村居民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目标是减少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为了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和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中国自200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尝试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武汉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困难,自筹资金,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林素红 《发展研究》2006,(10):92-9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福建省已在部分县(市、区)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一、两年的探索和实际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县(市、区)已基本成型。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过程巾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实施了已近七年,在七年间,随着政府资助力度的逐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如何使用好这么庞大的资金,使老百性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惠是政府各部门一直在研究的问题。而乡镇卫生院作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且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中间力量,在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宝丰县乡镇卫生院近几年的医疗数据为依据,对乡镇卫生院在新农合制度下如何健康发展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李茂  杨洲  邢明军 《经济论坛》2007,(23):124-127
截止2007年6月,河北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139个,覆盖面达到80.81%.4176万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0%.  相似文献   

16.
既然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那么就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有“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进化的过程.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部分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应运而生的就是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即开始提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强调农民自愿性的一项制度,采取多方筹资(个人、集体和政府等)的形式,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相似文献   

17.
曹全 《新经济》2015,(11):5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这一制度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本文从农民个人筹资、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农民大规模流动三方面描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加大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的解决办法,从而减轻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压力,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的普及,医药价格上涨等原因,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疾病成为农民致贫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农村人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2002,中共中央在过去旧的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开始进行试点。到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推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何特点,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一、医疗 姚村实行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与以前的合作医疗有很大不同。第一,筹资水平较高,每人每年为100元。第二,政府拿大头,农民拿小头。市、区、街镇三级政府财政投入占70%,农民个人出资30%。第三,以保“大病”(住院)为主,一次住院费用保锖限额最高达到5万元,提高了整体保障水平,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新发  孙明 《经济师》2012,(4):46-4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作为我国探索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从2003年中央开始在全国试点推广,已经经历了9年的历程。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原则指导下,地方如何进一步探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是当前全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医疗保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郴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取得有益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分析,探索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具体措施,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