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多而快地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即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我国对外商来华投资所给予的优惠措施最集中的体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上,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国长期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全局性不利影响也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涉外税收的超国民待遇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多而快地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即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我国对外商来华投资所给予的优惠措施最集中的体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上,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其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国长期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全局性不利影响也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局限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外资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这些政策在吸引外资流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了地区差距、产业导向不明显,以及当投资国实行税收抵免时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失效,这种失效导致了我国国民财富的流失。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同样吸引了跨国公司的关注.两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引入外资的技术含量,我国外资政策应从以FDI优惠政策为主向扩大开放转变;投资重点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制定符合WTO规则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以所得税减免为主体的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调整外资政策,实现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水平、减少税负不公等负面影响,是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看,对外商投资企业从全面优惠到行业优惠的政策调整,既考虑到了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的作用,又兼顾到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解决我国利用外资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是现阶段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惠政策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东道国的政治性因素会使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改变,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会加强审查和限制外来投资的主体,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式、投资区域的选择和投资产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两税合并"虽然对外资企业的引进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法定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饶让抵免条款会将"两税合并"对外商投资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其最终效果是既不会造成外资的撤资,也不会阻碍外资的涌入,中国对外商投资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正逐步复苏,其哈尔科夫州优惠政策到位,政府观念解放,决策高效,基础设施齐 备,资源丰富,技术雄厚,投资环境优越,投资回报率高,对外资极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地区间竞争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放松Barros和Cabral的假定,在跨国公司的决策集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的情况下,建立动态的博弈模型对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通过优惠政策竞争FDI的福利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就一国整体福利而言,地区间吸引FDI的恶性竞争使引进FDI的成本过大,将导致福利损失。针对我国FDI的流向、中西部和东部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提出逐步取消东部地区外资的优惠政策,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外资优惠政策将是我国整体福利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资"超国民待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投资理论和实践表明,国民待遇是不低于东道国投资者的待遇,不应排斥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实施某些优惠待遇,优惠待遇与国民待遇可以是相容的,给予外资一定优惠待遇即超国民待遇并没有违反WTO原则。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投资环境还不完善,仍需要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并有必要进一步审视我国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本土创投和外资创投在2003年出现了两重天的局面,外资创投机构几乎包揽了所有大宗投资案例,而本土机构的身影却极少出现。究其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退出渠道的缺位严重束缚了本土创投机构施展拳脚。 概念束缚 首先是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无法界定。Venture?Capital翻译成中文,衍生出五个概念: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2.
涉外税收制度建立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企业在我国享受低于内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市场,为中国20多年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取消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是“两税合一”后,为了继续吸引外资,持续稳定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应继续重视和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机制的建设,构建“两税合并”后新的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公正公平执法,强化征管平台硬件和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业(上海)》2004,(2):37-37,47,48
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外资创投在中国全面出击,投资项目涉及诸多领域,从IC制造到互联网,从应用软件到传统产业,都受到了外资创投不同程度的关注。从全年的投资总量来看,外资创投更是以占总量近80%的投资金额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14.
与马来西亚相比,我国的投资环境尚不完善,对外国投资者缺乏吸引力。表现在管理体制与国际经济相脱节;对利用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的重要性至今重视不移;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办事效率低,法制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劳动力素质不高且劳动力不能自由、合理地流动,基础设施差,尤其是电力、通讯、内外交通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没有向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适当开放国内市场。而在以上诸方面,马来西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重新认识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过高的国民储蓄率和独特的外资利用模式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的实施,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回报率偏高和人民币预期升值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通过贸易项目大量流入,以及外资企业利润汇出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我国A股市场的外资准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进入中国金融证券市场的门户已完全打开,本分析了我国A股市场的资金状况,对外资进入A股市场作一个理论上的博弈分析,在政府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的条件下,允许外资进入我国A股市场可能是双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基础发生变化,优化投资结构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当前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的出路。为实现投资结构优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对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税收优惠从过去的直接优惠为主转变为以间接优惠为主;按照我国产业政策要求,重新设计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层次分明的税收优惠政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VC笑看2004年     
沉寂了2年多的中国创业投资.在2003年下半年似乎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外资创业投资基金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步伐.投资额度.投资项目创近年来之最。而且,据有关数据显示.外资创业投资基金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00%以上(含100%)的占80%。与播种和收获颇丰的外资创业投资基金相比,2003年本土创业投资的春  相似文献   

19.
税收优惠在整体投资环境中的作用有限,但税收优惠影响外资流向、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行为。不过税收优惠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表明,税收优惠的效益不大。我国税收优惠目标应从增加外资总量转变为提高外资质量;从过于注重税收优惠改为完善国内整体投资环境;重视与外资税收优惠相关的国际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我国外资利用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坚决贯彻执行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我国外资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讲,当前我国外资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进一步吸收和利用外资。本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这些问题,针对我国如何进一步利用好外资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